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勇 《前线》2014,(4):92-94
“历史上的北京城布局严谨,中轴明显,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在世界城市中独树帜……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建设,北京成为一个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月25Et在北京考察调研时作出的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2.
《前线》2002,(9)
经过几年的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日见崛起,颇具规模,正在成为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一面旗帜。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在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的,是具有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业、文化娱乐和商务办公等现代化多功能的商务中心区。其规划范围是西起东大桥路、东至西大望路、北起朝阳路、南至通惠河约4平方公里的区域。该区域具有发展CBD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区域位于首都古城以东,在建筑容积率及建筑高度上可以不受古都风貌保护的限制。该区域集中了全市70%的涉外资源,先后建设的第一二…  相似文献   

3.
叶远强  汪亮 《前线》2009,(10):44-45
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和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以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为标志,北京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古都风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管理体制等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城市发展进入了建设管理集约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加快首都经济现代化进程沈宝昌市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围绕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部署了四项重要任务,第一项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首都经济现代化进程,并提出了:以信息化为先导,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城市化为载体,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市场化为取向,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国际化为目标,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具体举措。这“四个化”,高度概括了首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对首都经济概念的深化和细化,为我市今后的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加快首都经济现代化进程,实施好…  相似文献   

5.
郑珺 《北京党史》2008,(3):31-33
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国际化大都市。作为一个人口超过1000万、经济发展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特大城市,具备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北京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2003年“非典”突发事件表明,当时北京市的应急指挥系统还不能满足市政府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孙久文 《前线》2023,(4):57-60
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是跨地域的,以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紧密联系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区域。都市圈核心部分,是由辐射带动功能强大的超大城市或者特大城市担纲;都市圈空间范围,是由以交通线为纽带的辐射区域构成;都市圈联系通道,是由经济联系所形成的产业链条构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框架下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初步形成了由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组成的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未来,可以从推进空间一体化、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消费中心城市和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共建共享等方面入手,推动首都都市圈建设取得更多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党建》2005,(5)
人文化把西安建成一座博物馆城市保护千年古都独特的神韵和风貌。古都西安是世界上文化内涵丰富、文化遗存叠压最厚重、古代城池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不同的文化遗产要按其性质和特点划定区域,制定不同的保护办法,以期永续利用,使古城成为世世代代西安人、中国人乃至人类追思的凭借与感情的寄托。对西周丰镐城、秦阿房宫、西汉长安城、唐代大明宫等大遗址及历代王陵实行严格保护。抓紧制定西安古城(唐皇城)复兴计划,加快老城区行政外迁,通过减房、减车、减人口的方法为逐步恢复和再现古都风貌创造条件。加强历史考证,准确历史…  相似文献   

8.
10月1日上午10时,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阅兵展示了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展示了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  相似文献   

9.
《前线》2016,(3)
正东城区始终坚持"文化强区"发展战略,积极落实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文化特色和优势,保护好古都风貌这张"金名片",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全区由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变,努力实现"城在文中,以文化城"。以高水平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推进东城区公共文化供给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和协同化发展,按照首善标准加快"首都文化中心区"的推进步伐,努力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区"。  相似文献   

10.
话说回族     
小荷 《共产党人》2004,(1):49-49,51
“塞上江南、西夏古都、回族风貌”,这是塞上古城银川市的三大特色。无论你来自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哪一个国家,都会被这里浓郁的回族风情所吸引。  相似文献   

11.
董斌 《北京党史》2014,(4):45-47
正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经过60多年的建设,北京成为一座保有古都风貌的现代化大城市。这期间也经历过几次大的冲击和破坏。一、和平解放使北平古城得以比较完整地保留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多年建都史,地面、地下文物古迹浩若烟海,历史遗存举目皆是。尤其是旧城格局对称严谨,古建筑群气势磅礴,被称之为"举世无匹的杰作"。  相似文献   

12.
郑珺 《北京党史》2010,(1):21-25
<正>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文物保护工作在北京这座世界著名古都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进入新世纪,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北京城的古都风貌  相似文献   

13.
高斌 《前线》2017,(10):80-82
<正>北京市东城区前门街道毗邻天安门广场,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留有大量的文物建筑和历史遗存,是北京古都风貌保护的重要地区。辖区面积1.09平方公里,主要大街8条(含1条步行街),胡同56条,有4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8987户、22163人;常住人口3163户、8981人。辖区有包括共青团中央、首都规划展览馆、铁路博物馆在内的145家社会单位,金融、教育、医疗、餐  相似文献   

14.
《前线》2009,(1):57-58
1978年以来,北京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今,这座历史古都正向着“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的目标坚定前进。  相似文献   

15.
位于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的北京天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要承担着前门地区修缮整治保护工作。为将这里建设成为古都风貌特色鲜明、配套服务完善的历史文化展示区,天街控股集团党委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推动工作发展。经过7年努力,  相似文献   

16.
梅松 《前线》2016,(8):82-82
正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有着50万年人类活动史、3000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众多名胜古迹熠熠生辉,京味文化内涵深邃,对国内外的游客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进入科技与文化、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新时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古都风貌保护、与首都旅游产业等"京味"特色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促进产业结构创新,并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中央明确提出北京市要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示  相似文献   

17.
《前线》2006,(1)
西城区——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她是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是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近60个中央国家部委和总政、总参等部队首脑机关的所在地,集中体现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功能。西城区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和国内知名商业中心。经济规模大、综合实力强、三级税收总量全市第一。区级财政收入居四城区首位,以金融业为支柱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度高、辐射力强。是传统风貌重要旅游地区。历史文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现代文化设施水准高、标志性强、集中体现了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明古都的特色,集中展现了传统与现代和谐交…  相似文献   

18.
杨杰  张昆鹏 《前线》2021,(1):94-96
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为中华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智慧支持、意志激励和精神滋养。拥有70万年人类史、3000多年建城史和860余年建都史的古都北京,置身于错综复杂的国际多元化格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秉承守正创新理念,繁荣发展首都文化成为了历史和时代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07,(10)
在古城北京的历史上,前门大街始终作为一个亮丽的音符,点缀着五朝古都华美的历史乐章。这里一直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古都风貌和老北京历史文化的标志性街区,有"北京名片"之称。其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经久不衰,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20.
姚永玲 《前线》2022,(6):59-61
建设首都都市圈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战略举措和区域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的核心任务。建设首都都市圈,可以使核心城市与外围地区共同构建多中心复合型都市区,缩小地区差距,避免“三区四地”分割的客观制约,强化首都“四个中心”功能,为解决核心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有效方案。以小空间谋大格局,打破现有行政界限构建京津冀协同大构架;以“三圈”推动“一圈”,产城融合渐进式推动京津冀协同;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建设开放式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