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月备忘     
田军 《人民公安》2006,(15):1-1
公安部将严处阻碍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目前,公安部正在对阻碍民警执行职务行为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为制定公安机关预防和处置阻碍民警执行职务行为程序规定做准备。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违法犯罪分子采用暴力或者非暴力方式阻碍民警依法执行职务事件时有发生。据了解,自2001年至200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公安机关基层一线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常遇有执法对象阻碍执行职务甚至是暴力抗法的行为,特别是先期为一般警情时,因诸多不可控原因致使警情演变为阻碍执行职务,甚至暴力抗法、持械对抗、报复民警等妨害公务警情时,有的民警在应对措施和临变处突能力方面显得捉襟见肘,稍有不慎甚至会出现流血受伤。2019年6月10日,某公安派出所接辖区加油站报警称:一名20岁左右的男子持刀将该加油站1名女员工捅伤,接警后民警迅速出警,在发现该男子后,民警多次喝令其放下手中20公分长的水果刀未果后,警方趁其不备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不法分子阻碍民警执行职务案件频频发生,不仅威胁到公安民警的人身安全,也损害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一些案件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削弱了法律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作用,云南省丽江市各级公安机关不断加大了对阻碍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案件的查处力度。据统计,2015年至2016年2月,云南省丽江市公安机关受理查处阻碍民警执行职务案件37件58人,其中行政案件21件,查处违法人员22人,其中行政拘留16人;刑事案件16  相似文献   

4.
论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的正当防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刑法》和《人民警察法》的规定,警察职务行为是警察必须履行的职责,目的是对抗犯罪、打击犯罪以及执行社会管理,但对职务行为中发生的民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未作明确规定。为维护警察自身权益,人民警察在职务行为过程中应当有条件地适用《刑法》对于普通公民正当防卫权的有关规定,同时根据警察身份和职务行为的特殊性,作出相应的限制。不能将正当防卫等同于职务行为,也不能将职务行为定性为正当防卫,应该将其视为一种警察防卫权,以此对警察执行职务中合理的正当防卫行为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伴随着暴力阻碍民警执法案件不断见诸报端,针对民警的"软暴力"阻碍执法行为也屡见不鲜,这类案件的屡屡发生损害了法律尊严,降低了公众安全感,也严重阻碍了法制和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于暴力抗法行为而言,"软暴力"阻碍执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让民警更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民警在处置时往  相似文献   

6.
卢玉华  谢峰 《人民公安》2014,(22):16-18
<正>近年来,公安部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为加强对现场执法活动的监督,各地公安机关逐步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装备,民警在外出执勤、执法时必须佩戴执法记录仪,并保证执法、执勤过程全程摄像、录音。执法记录仪的使用对提高民警证据意识、规范执法行为、维护人民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蓬莱市公安局辛彦君、潘绍军、荆永广三位同志来稿指出:近年来,一线交警在执法时与群众产生矛盾,进而引发群众投诉事件屡屡发生。原因主观方面:一是部分民警对严格执法存在认识上的偏颇,简单地认为严厉查处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工作中一味强调严格执法而忽视了人性化执法、热情服务。二是个别民警工作责任心不强,执法随意。三是部分一线民警不重视业务学习,执法不严谨。四是一线民警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在身心疲惫、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释放的情况下,带着情绪工作而导致言行失控。客观方面:有的群众对民警纠违处罚…  相似文献   

8.
孔大为 《人民公安》2014,(22):10-12
<正>随着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推进,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陆续为一线执法执勤民警配发了现场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的普及为执法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执法流程化、标准化,提高了执法效率,减少了执法随意性,实现了警力的"无增长改善",成为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基层一线民警在接处警、巡逻盘查、侦查抓捕等现场执法活动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增多,现场执法环境日趋复杂,既有消极对抗执法情形,也有极端暴力抗法事件,加之社会公众关注度持续增温,对民警现场执法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提升民警现场遇抗处置能力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违法犯罪分子采用暴力或者非暴力方式阻碍民警依法执行职务事件时有发生。据了解,自2001年至2005年,公安民警在执法中遇到阻碍或遭到暴力袭击,牺牲的有200余人,受伤的达1.4万余人。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执法能力和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然而,一直以来一线民警执法伤亡仍时有发生,一些风险警情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不当,反映出民警现场指挥能力和技战术水准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在公安部等上级部门领导的大力推动下,  相似文献   

12.
善治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程序正义呈现"空心化",地方执法制度体系不健全、部分民警法治意识淡薄和法治知识欠缺是推进警务法治化的重要阻碍。在善治视野下推进警务法治化,要强化民警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加强制度供给,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执法制度及执法效果群众评价机制;完善警务规范,努力实现警务法治化。  相似文献   

13.
正袭警,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依法执法执勤过程中,不法分子及相关人员以暴力、威胁手段阻碍警察执法,对警察造成伤害的行为。近年来,袭警已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并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针对袭警这一社会现象,如何加强执法警察遇袭防控能力职业化建设,需要引起重视。一、警察执法遇袭受害防范行为职业化的意义(一)有利于维护法制的尊严基层民警遇袭事件不仅严重伤害民警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  相似文献   

14.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194-F0004
<正>近三年来,我院法律系认真践行"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的办学理念,主动深入政法工作一线,围绕社会管理创新、信息化建设、公正廉洁执法和执法规范化建设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与一线政法民警以及院内外法学理论研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十多年的基层执法,我耳闻目睹了中国民主法治进步的成果,深刻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的喜悦、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执法公正的期盼。在当前复杂的执法环境下,作为执法一线民警,如何提高执法的公正性和  相似文献   

16.
<正>新发展征程上社会治安形势错综复杂,内外矛盾风险交织,社会公众对安全感和满意度却有了新的更高期待,这一切都使一线民警在现场执法时面临更多新的压力与挑战。近年来,一系列风险警情或突发暴力犯罪事件使现场执法民警付出了鲜血甚至生命的代价。每一次出现民警执法伤亡,都是对警务技战术应用的一次灵魂拷问,  相似文献   

17.
治安警务工作中轻微违法者袭击民警、阻碍执法的现象较为严重,且对民警的身心伤害较大,成为基层警察的一大执法困境。针对福建省袭警现状调查分析和X市2016年袭警概况统计,发现不少基层民警在可能遭受袭警的警务工作环节和遭遇侵害后的现场处置、善后处置等方面的认识均有失偏颇,为此应以突出宣传教育、加强规范化执法为核心探讨解决问题的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公安教育》2011,(6):1-1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党委关于进一步强化执法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公安队伍执法能力的部署要求,切实提高广大公安民警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公安部决定,从2011年4月起,在全国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执法大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全国公安民警特别是执法一线民警具备所在执法岗位必需的法律素质、业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治安环境不容乐观,各类违法犯罪案件层出不穷。民警执法时遭遇暴力抗法、袭击甚至故意报复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暴力恐怖犯罪的手段极其凶残,对一线民警的执法执勤活动和人身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故而,分析公安民警现场处置中的安全要素,探讨公安民警在现场处置中如何安全、顺利地完成执法任务,已成为警察执法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暴力阻碍公安民警执法案件不断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类案件的屡屡发生挑战了法治社会的基本理念、削弱了法律权威、降低了公众安全感、损害了警察形象。究其成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社会性因素和主体性因素两个方面。减少暴力阻碍公安民警执法案件的发生,必须完善社会管理、加强立法保障、提高民警执法能力,厉行法治,确保公权不滥用,私权不逾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