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民族工业、民族名牌日益受到外资和舶来品的冲击。如何认识这个问题.事关民族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大问题。民族名牌面临严峻挑战开放经济对民族名牌产品的发展具有两重性,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它有利于民族名牌与国际产品.尤其是与国际名牌进行比较后.增强了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民族名牌拓阔市场空间.走向世界;有利于为民族名牌的发展提供所必要的资金、技术、信息、物资等条件;有利于民族名牌产品所在企业实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走规模比和国际化经营之路。然而,问题的另一面是.民族工业.尤其…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正处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刻,我们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所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和改革开放以来新崛起的新兴幼稚产业,在开放大潮和外资涌入的巨大冲击下,都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正日益淡化着产品的民族界限与国别特征。那么,如何保护并发展我们的民族工业,《为发展而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一文旁证博引,做了较为客观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民族工业﹄之我见石霞张燕喜随着外资大举涌入中国,民族工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究竟何为民族工业,理论界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可概括为:“放弃论”与“沿用论”。“放弃论”认为,“民族工业”的提法不科学,应改用“本国工业”或...  相似文献   

4.
刘月科 《群众》2009,(12):18-19
《易经》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只有常怀忧患之心,才能永葆清醒的头脑和奋进的心志。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鉴取国内国际治党治国的经验和教训.向全党提出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民族、  相似文献   

5.
面对来势凶猛的外资购并热潮,经济学家称其为我国利用外资的第三次浪潮;政府官员认为是积极引资的新举措;反对购并者则认为是向外方让利、让市场,不利于国有经济及民族工业的发展等等。那么,外资购并的利弊究竟如何?王朋先生的《外资购并:“狼”来了吗?》对此问题作出了精辟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最近,国家商务部起草了《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征求意见稿),充分表明国家对发展民族商业的高度重视。加入WTO后,随着商业领域对外资的全面开放,民族商业日益面临着外资商业的强烈冲击,在此背景下,作为一名商业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我想就如何创造公平竞争,切实扶持民族商业做强做大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半月谈》2004,(12):6-9
自日本八佰伴第一家中国店落户上海浦东以来的短短12年间,“洋超市”在国内零售市场上“跑马圈地”、急速扩张.真可谓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尤其是入世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和外资零售企业本土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零售市场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毋庸置疑.“洋超市”带来了超前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也让国内消费者尝到了诸多甜头!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零售巨头的咄咄逼人之势,使得众多本土零售企业陷入生存危机.也给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一定威胁,6月1日,《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今年年底前我国对外资零售服务业设立的市场准入和资本准入限制将全面放开?这意味着境外资本将对国内零售业掀起新一轮的冲击波。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本土零售企业何去何从?各级主管部门又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7,(1):113-113
2006年12月。商务部发布《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和《原油市场管理办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新办法,我国对外开放国内原油、成品油批发经营权.使外资获得在我国国内批发零售原油、成品油的资格。国内民营油企也获得了更低的准入门槛。新办法规定.民营油企只要具有长期、稳定的供应渠道,并与具有批发资格的企业签订3年以上的相关协议等条件,就可申请具有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新办法的实施,将打破国家统一配置原油资源和中石油、巾石化两大集团集中批发成品油的格局,形成“国有公司、跨国公司、民营企业”三足鼎立之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文件近日已全部获得通过,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口并将登上一个崭新的“竞争平台”。中国承诺“入世”后开放市场并对外国企业和产品实行国民待遇。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就“先天不足”的中国民族工业必然要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这是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现在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是要诊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基本状况,清楚其核心竞争力和缺陷何在,然后再选择用什么去与国际企业“拼”,去和外国产品“搏”,再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赋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谋划用什么合理合法的手段去保护国内幼稚的…  相似文献   

10.
一次主题为“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情操培育”的校园周末沙龙,吸引了不少大学生。 问:请问老师,什么是民族精神? 答:民族精神的定义国内较认可的是张岱年先生在《文化与哲学》一书中指出的,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对策杨绍兰、李贤民/《文化研究》2001,(2).提要: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它一方面使各民族文化在冲突和融合中统一性和共通性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对于以信息接受为主的非英语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与全球网络的互联有可能造成对本国文化的冲击和忽视。本文综述其主要观点并提出了我国抵制“信息殖民”、弘扬中华文化的若干思考。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张建明、李遵清/《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1).提要: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一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  相似文献   

12.
曲向东  吴欣 《新东方》2004,(6):21-22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一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已离不开与跨国公司全球化投资的有机结合,各国企业的产权中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使工业生产的“国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产品的“国籍”也不那么清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也不再沿用民族经济的提法,民族工业的外延已发生了变化。那种排斥外来资本、孤立于他国产业之外的“纯粹”的民族工业概念,已不能准确界定当今社会一个国家的经济边界。 就我国国情而言,外资有两大特色:一是相对于公有经济,它多是私有经济;二是相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从1920年发表《西岸》开始到1931年发表《奇迹》为止.新诗创作历时11年多,留下两本诗集《红烛》和《死水》以及遗诗《真我集》,诗的数量并不为多,但诗的分量却很重。他对新诗的独特创造是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奇迹”。闻一多诗歌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诗歌的内质、诗歌的格局与诗歌的艺术品位上。一、体现在诗歌的内质上,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鲜明的民族文化品格和沉重的历史使命感相统一的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1.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作为诗人深层的精神意识,它一在贯穿于闻一多的整个诗歌创作中。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我国保安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年份,保安行业期盼已久的《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即将出台,这是我国保安业迈向成熟的标志。同时,在我国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对第三产业全面开放的形势下,外资保安也将进入国内市场。保安立法和外资保安行业对我们现有保安公司的冲击之大已经不难想象,所有在经营体制上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模式的保安服务经营将很快结束。许多保安公司面对即将到来的变革充满了危机感。其实大可不必,任  相似文献   

15.
必须看到,外资大规模流入已对民族工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威胁,倘若听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我们的民族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将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16.
陈天会 《政策》2009,(5):38-40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近年来,十堰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努力增强经济“硬实力”的同时,着力提高文化“软实力”,较好地促进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道武当》、《乡试》等一系列影视和戏剧精品的推出,“三城联创”的全面启动以及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十堰的新形象.而且对提升城市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广州日报》和多家文摘报上得知,我国世贸研究会会长薛荣大教授宣称:鉴于我国行将加入世贸组织,“民族工业”的说法已经过时,不符合世贸组织精神,不宜再提。 据报道,薛教授说:“民族工业”的说法在建国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环境下是合适的。现在虽然内涵与过去相比有了变化,但相比较于世贸组织的精神,显然是不合适的。 笔者认为,此种观点值得商榷,不能苟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决不意味着包括民族工业在内的民族经济观念的过时,我们也不能忘记或抛弃自己的民族工业和民族经济。不然“入世”谈判就不会旷日持久了。 当前,…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01,(5):49-50
长期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云南省民委高度重视保护、弘扬、发展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圆满完成了一批被列为国家、省级“八五”、“九五”重点规划出版的图书、丛书的组织、策划。出版工作,主要有《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医药丛书》、《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云南民族古籍丛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史丛书》,大型画册《盛世盛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坛》2009,(4):41-41
李占荣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载文《论“中华民族”入宪》认为,民族是一个基于自然存在的社会历史范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族已经不再专指汉族,而是指当时中国境内所有民族。大陆学者长期专注于文化意义的民族研究,对作为政治民族的“中华民族”的研究甚少。“中华民族”入宪是指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写入宪法,在宪法中确立“中华民族”的政治法律地位。这是中国各民族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法看,“中华民族”入宪对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国际法意义,它从宪法的高度确立了中国是“中华民族”的政治组织形式,表明中华民族的不可分割性.为国家统一提供了理论和宪法支撑。  相似文献   

20.
省外信息     
《今日民族》2013,(6):64-64
三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近日,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职业院校把“授业”与“育人”有效结合,推动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