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27年秋,刘谦初受党中央委托,离别新婚的妻子张文秋到福建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1928年8月在厦门鼓浪屿召开的中共福建一大会上,刘谦初当选为中共福建第一位省委书记。为征集中共福建一大的党史资料,1995年深秋季节,我们赴京采访张文秋老妈妈。张文秋已经92岁高龄。她  相似文献   

2.
王于洁烈士,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闽中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自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七年,他先后担任中共仙游县委组织部长、中共莆田县委书记、中共莆田中心县委书记、中共闽中特委书记、福建工农红军游击队第二支队政委、中共福州中心市委常委、职工部长兼兵运书记、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常委等职务。在崎岖曲折的革命进程中,王于洁先后  相似文献   

3.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到中共福建省委(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漳州诞生八七会议之后,党中央指示福建党的工作"应根据紧急会议的决议来确定自己工作的方向",同时指示中共闽南临委"应立即派最活动分子到各县组织农民暴动……"中共闽南临委就派罗明、罗秋天等到闽西的龙岩、永定、上杭等县  相似文献   

4.
《福建党史月刊》2014,(3):F0003-F0003
正2013年12月31日下午,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与福建东南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海西红色在线——中共福建历史网"网站群开通上线,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逢立左、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梁建平出席仪式并致辞。逄立左主任在讲话中指出,"中共福建历史网"网站群开通上线,是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平台、加强福建地方党史宣传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由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承担的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研究课题《中共福建地方史》,在省委、省府领导和老同志的关怀指导下,课题组人员历经4年的辛勤探索和艰苦劳动,结出了科研硕果.我们盼望早日问世的《中共福建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现在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同时还出版了它的配套成果《中共福建党史人物辞典》,这是一件值得高兴和欣慰的事.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源地之一,是当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党在福建的革命实  相似文献   

6.
1928年8月底,为了传达贯彻党中央的指示,研究福建工作的方针,着重解决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代理书记陈祖康叛变后.福建党组织存在的问题,正式选举产生中共福建省委,福建临时省委在厦门召开了代表会议。这次会议,由于正式成立了中共福建省委.所以也称为中共福建省第一次代表人会。  相似文献   

7.
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旧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西桥镇西桥村振成巷32号(原16号)。 1927年12月4日至5日,中共福建省地方组织的负责同志,根据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和党中央指示,为推动福建革命运动,在漳州召开福建各县党的负责人联席会议。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8.
谢育才是福建重要的党史人物,1931年8月至1941年5月间,他在闽西南整整战斗了10年,担任过福建军区后方政治部主任、福建军区第二军分区政委、福建军区武装动员部部长、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九团政委、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作战分区政委、闽西国共和谈共方总代表、中共闽粤赣省委副书记、中共闽西南分委书记等重要职务。  相似文献   

9.
1928年3月8日,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中共平和临时县委的领导下,平和县农民武装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八七会议所制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在永定和广东饶平、大埔等地农民武装的配合下,高举武装暴动的大旗,一举攻占县城九峰镇,演出了"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点燃了"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  相似文献   

10.
自一九二七年七月党中央派陈明、陈昭礼等回福建恢复和组建党组织,至年底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中共闽南临委的隶属关系几经改变。历来的党史专题研究文章,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九二七年底,陈明向党中央所作的口头报告中曾提到:闽南临委“以前属江苏省指挥,后又改为  相似文献   

11.
写在卷首     
中共福建地方党组织创建至今,已经六十周年了。回首历程,这六十年,是福建无数革命先烈和共产党员,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六十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福建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六十  相似文献   

12.
正林中长(1923-2002),福建平潭人。他学生时代即投身革命,1946年2月由时任中共闽江工委学委书记曾焕乾介绍加入中共地下组织,曾任中共福州黄花岗中学支部负责人、平潭工委委员、福长平工委委员、闽北城市临时工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林中长继续抒写他的人生传奇,先后在平潭、闽侯专区、莆田地区、福州市的渔业和水产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他殚精竭虑,倾尽心血,在福建沿海水产养殖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相似文献   

13.
1992年9月和1995年10月,本文作者两次赴沪访问耄耋之年的郑超麟先生,请他回顾了他与中共福建“一大”的特殊关系。作者将其谈话整理成文后,又进行了查考和订正,现刊登如下,想必对进一步研究中共福建“一大”的历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1928年3月8日,在中共福建省临时委员会的组织策划下,中共平和县委书记朱积垒率福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及其来援的永定、大埔、饶平等县农军共1000多人,攻占平和县城,发动了震撼全省的平和暴动。平和暴动是“全福建暴动的先声”,是“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本文拟对这次暴动的原因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四年初,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是否建立?建立后是否得到中央的批准?我认为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历史文件和叶飞、曾志等许多当年在福州地区活动的老同志都肯定了这一点。本文即根据现有资料,对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建立的前后的情形作一个简单的概述和考证,以就教于对这一问题有所了解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6.
●在中共福建地方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谭震林同志,在红四军首次入闽时就与福建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曾任中共闽粤边委特派员,闽粤赣边区党委副书记、边区纵队副政委等职的朱曼平,在福建长达十余年的革命实践,可以基本归结为是对"三大法宝"的具体运用。这在中共福建地方史上书写了引人注目的一笔,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1928年3月8日,中共平和县委领导的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在广东饶平、大埔和福建永定的部分农军配合下举行武装暴动,攻占了平和县城。福建省临委指出:平和暴动“是福建农民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是土地革命在福建开始的信号”,“是福建总暴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1928年3月8日,在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和中共平和临时县委的领导下,平和县农民武装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八七会议所制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福州是马列主义在福建传播和革命斗争的中心之一。党的思想和组织有一定的基础,进步报刊活动曾掀起过极大的波澜。进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当党中央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士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后,党组织在福州又坚持了十年的斗争,先后度过了中共福建办事处、中共福州市委阶段,中共福州中心市委阶段,以及福州工委阶段,经受了风风雨雨的考验,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革命活动。而报刊活动,仍始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