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一篇名叫《明天就出院》的小说,说某厂有位工人因病住院了,病虽有所减轻,但情绪越来越坏,以至患上了“思想病”。亲友探望,问他何时出院,他说我就死在这儿。原来,他看到同房病友的领导都来探视过,带来了问候和温暖,唯独他的领导一面未露。他感到没面子,在病友前说不起话,再想起自己平时辛辛苦苦的工作,看着别人领导的关心爱护,越想越窝火。后来,他的领导来看望他,安慰他要安心养病,他说,我明天就出院,第二天果真病愈出院了。无论从情绪,还是从生理心理来讲,这都可以说是以情治“病”的一例。  相似文献   

2.
黄辉 《瞭望》2000,(14)
某市召开国有企业脱困经验交流会,一位厂长的发言最简短,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最深刻。他说,他当厂长三年来,三次驳了上级领导的“面子”。第一次,领导对他说,某某企业生产原料枯竭了,你们把它兼并过来吧。第二次,领导对他说,某某企业资产负债率太高了,你们给担保向银行贷点款吧。第三次,领导对他说,某某企业破产了,你们给安置几名工人吧。这三次他对领导的回答是同一句话:“你们可以免我职,但不可以让我做这件事。” 乍一听,这位厂长的发言似乎不是什么经验,可细一想,这是非常独到的经验。据笔者所知,有些国有企业本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照片上的这位老人,长髯齐胸,洒脱清雅。有人猜他是位艺术家,有人说他是个老中医。听到这些,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我是个老兵。”这位神采飘逸的“老兵”,就是原核工业部副部长、现任全国政协委员的李觉将军。去年年底的一天,我们拜访了他。“先念同志这个词题得好!讲得好!”看到李先念同志为本刊的题词:“加强共产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瞭望哨     
《瞭望》1982,(1)
有位领导同志“诉苦”说。他的兼职有十几个,一天几个会,这个会不能终席,又夹着公文包去赶那个会了。这种“大忙人”,使我想起了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 张天翼在同名短篇小说中,刻划了一位名义上为“抗日”奔忙,实则泡在会里,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官僚主义者。这位老兄官瘾十足,到处“争”会。有时未叫他出席,他就说人家是“秘密行动”,甚至要追查“背景”。他整天东奔西跑,口里挂的是:“恨不得要取消睡觉制度”,“希望一天不止二十四小  相似文献   

5.
在宝钢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的宽敞大院里,一辆乌黑闪亮的小轿车尾随着一辆吉普车缓缓驶入。“后面是哪位领导来了?”刚从吉普车上下来的公司领导心里一震,正欲前去迎接,忽见轿车门开,走出个衣着“入时”的青年。公司领导仔细一看,原来是本公司一个工程队的青年工人小周。提起小周,大家都称他“土华侨”。他十分醉心于当“华侨”,学洋派,讲阔气。他对别人说:“干我们建筑行业没意思,太苦也太土,你看华侨回国,一个个多神气!”于是,他热烈追求着华侨生活。这一次,他正是为了显赫一下自己的“华侨气派”,特意到火车站租了一辆小轿车一路兜风到  相似文献   

6.
王乾荣 《民主》2009,(11):50-50
评论家阎纲先生近日于《人民日报》发表《说“研讨”》一文,批评了当前流行的所谓“研讨会”的庸俗之风。他举例说:“某领导(在某人作品研讨会)讲话以后。我在上海报纸的报道里看到,他授予被研讨者‘伟大作家’的光环.第二天查对北京发表的讲话全文.这个光环不见了.”  相似文献   

7.
“船小好调头”,这是当今人们对于中小企业运营机动与操纵灵活的形象比喻。作为一个典型“小船”——北京海淀锅炉厂一分厂舵手的王德来则有着更深一层的体味。他说,他所领导的工厂能够在成千上万的同行中脱颖而出,个中奥秘不在其企业之“船”小巧,而在于争取到宽阔的信息“航域”。他和他的伙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发展新党员会上,一名被批准入党的同志感激地握着党支部书记的手,连连说:“多谢书记!多册书记!”某局一住房困难的职工分到了新房,专门带着礼品到局长家,感谢他的关心、照顾。某人被提拔为基层单位负责人,他当着上级领导的面拍着胸脯说:“感谢领导培养!从今天起,我就是您的人了,您说咋干就咋干!”在五六十年代,人要是取得进步和成绩,他首先想到的是感谢克感谢组织,可现在却是感谢领导个人而不是感谢组织。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实质上,被感谢的领导并不一定政绩突出,达到了众望所归、有口皆碑的程度,而往往是在利用手…  相似文献   

9.
1982年,铁道部第五工程局五处二队分来一位大学毕业生。大家很高兴。可也有人断言,他迟早会走的。的确,往年也来过大学生,后来都“飞”了。果然不出所料,不到半年,他就向队、处递了请调报告。理由和以前那几位大学生的口气一样:环境艰苦、工作艰难、生活艰辛,理想无光。另外还有家庭困难,独子、寡母。有人说,他走定了。然而,队、处领导决心留下他。“是的,这里苦,可也需要。究竟为什么需要你、需要我、需要他?可能是机遇吧!”领导这样对他说。“你父亲曾在这块土地上打过游击,那时更艰难!他问过为什么就需要我吗?”这话,象是  相似文献   

10.
作为领导,要敢于承担过失,承担责任,我们不妨称之为“揽过”,但揽过是有原则的。下属的过失,有的确与领导有关,这样的过必须“揽”。有的和领导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过就不应“揽”。因为,“揽”与“不揽”,目的都得为了分清是非,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纠正错误。如果不分是非地揽过,似乎很“廉虚”,实际上却掩盖了实际责任人的过失,因而不利于汲取教训,纠正错误。领导口头上说“我也有责任”,好揽过的目的在于改过。有的像很勇于揽过,但说过之后也就完了,既不见他从中总结出什么教训,也不见他帮助下级想了些什么改过…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领导”一词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坦宁鲍姆对这个词下的定义,内容最为充实,他把“领导”解释为: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借助交往过程实现人际间的作用。任何领导工作,都是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可以说领导的本质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领导”不等于管理,因为领导与人际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有关,管理与人  相似文献   

12.
话说“组织责任”信亲林在各种不同形式的会议上,少数领导在滔滔不绝他讲话中,凡涉及某些因主管领导和决策者的工作失误直接造成的责任事故或损失时,总是说“这是组织上的责任造成的。”那么,“组织的大任”到底是谁的责任呢?按理说应该是领导群体的责任。既是领导群...  相似文献   

13.
某单位领导上任之初,不是效仿别人先烧“三把火”,而是为各级干部端上“三盆水”。“第一盆水”,让各级干部好好地“洗洗头”。他说,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无论哪一级领导,都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只有当头脑清醒了,才能带领群众奔小康,才能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中明辨是非不转向。“第二益水”,要求各级干部认真仔细地“洗洗手”。他提出为官要廉洁刚正,两袖清风,做到名利不动心,不义之财别伸手。只有“手净”了,才能理直气壮、行事坦荡,把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完成好。“第三盆水”,要大家尽快“洗洗脚”。他要求各级干部,特…  相似文献   

14.
在航空部南方动力机械公司工具厂,有位名叫胡忠的青工。一年前,他是车间有名的“刺头”,经常打架斗殴,上班迟到早退,干活吊儿郎当,因此被扣奖金、罚款。车间领导、班组里的党团员、老工人苦口婆心地同他谈心,教育他上进,收效甚微。提起小胡,不少人说他是“上锈的铁锁——打不开”。  相似文献   

15.
郑异凡 《各界》2014,(4):47-48
斯大林于1953年3月5日去世。关于他的死因迄今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中毒身亡,有的说当年苏共领导“集体无作为”导致死亡。还有一说,在孔策沃别墅抢救和死亡的不是斯大林本人,而是他的替身……种种说法,令人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6.
雁翔 《瞭望》1984,(14)
之一这是个不属于语言学的语言问题。某工厂工程技术人员中有位一九五九年毕业的大学生,一直负责一项主要产品的技术工作。他平时说话少,干事多。厂领导把他的实干精神看成“缺点”,说他“思想落后,不问政治”,不给他评职称,也不给他涨工资。这里固然有那里的领导如何评价人、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但确也是因为“思想落后,不问政治”这几个字含义不清,标准不明。积多年之经验,深知跟“思想落后,不问政治”差不多的,还有什么“思想不开展”、“政治不开展”一类词语。  相似文献   

17.
韩钢 《各界》2011,(4):79-82
华国锋去世后,官方评价有了变化。新华社发表经官方审定的华的生平,有几点同从前大不一样的说法:关于粉碎“四人帮”,不只说“有功”,而称华“提出要解决‘四人帮’的问题,得到了叶剑英、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同和支持”,“起了决定性作用”;关于平反冤假错案,不再说“拖延和阻挠”,而说他“开始复查、平反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18.
有家报纸报道了一个市领导“统一接待群众来访日”活动的见闻。村民张仁发到县里上访——他并未超生,仅因为妻子户口在另一个村,女儿报户口竟然要交1000元钱。于是,他求助于“来访日”。接待他的是县里的一位副书记,副书记立刻指示县信访局局长对此进行核实。很快,张仁发所在的镇政府当即表态:负责解决。怪不得张仁发要连声说:“没想到堵在心里 3年的问题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领导接待群众来访真好。” 笔者在为此拍手称庆的同时,却又不免生出一些疑惑:其一,假如不是碰到领导“统一接待群众来访日”,张仁发的问题会不会再拖…  相似文献   

19.
困难与生机     
黄裳 《瞭望》1985,(38)
开会时遇见一位在出版社作领导工作的朋友,最近退居二线了。谈起出版社的情况,喟然叹曰:“幸亏退下来了,不然真不知道怎么应付眼前这局面。”话虽如此,他对新的领导班子还是非常关心、同情并表示了焦虑的。他说了一大堆“难题”,情况也确实有点严重,好象真的已经到了出版社生死存亡的关头。  相似文献   

20.
在齐钢,只要提起郑焕中,大伙没有不服气的。有人说:“人家是大学生,眼下,虽说搞政工的‘不吃香’,可他还是干得挺欢。”有人说:“当领导的,都象他那样不搞歪门邪道,企业准能办好。”还有人说:“他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咬定青山不放松’。对政治工作老是一股劲。”是探索,也是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这时许多政工干部感叹:“老办法不够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有人自怨自艾:“人家技术干部越老越甜,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