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农村到城市都出现了繁荣的气象。但是也必须看到,从1984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一、制定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的重要性首先,要在法律上确立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总方针。我国经济多次出现大起大伏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是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脱离国情,追求产值和速度。其二是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其三是经济发展忽冷忽热、忽高忽低,存在明显的波动。党和政府提出的持续、稳定、协调“六字”方针是我国四十年的经验总结。所谓持续,是指追求长期性的经济发展和全面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我国宪法第15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可以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国民经济计划就总体来说只能是粗线条的和有弹性的,做到在大的方面管住、管好,在小的方面放开、放活,保证重大比例关系适当,协调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把宏观调节与市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经济活动方面,特别是经济执法方面,发生的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大大损害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国家是单一制国家,而不是联邦制的国家,更不是封建割据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全社会利害基本一致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是各地区、各民族、各阶级以及各个人之间利害冲突、斗争尖锐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都必须实行宪法所规定的原则,即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个原则。过去一个时期,中央过度集中,对地方管得过多、过死,以致削弱、消灭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这当然不行。但是另一方面,地方必须维护国家利益,服从中央领  相似文献   

5.
<正> 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将国民经济宏观调控问题提到新的高度来认识。全会认为,无论是治理整顿期间还是治理整顿任务完成之后,都必须始终坚持长期稳定、持续、协调发展经济的方针;要逐步建立符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理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这是总结我国四十年的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得出的最重要的经验教训。为了保证这一方针的贯彻实施,本文试图对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法律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 经济责任制是我国目前实行的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它正确地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日臻完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展。它一出现,便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 经济责任制是改革国民经济体制的产物。国民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说,是对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法学》1986,(7)
法制建设协调发展是近几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的课题。这一方面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对我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因而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表明,我国的法制建设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落后于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新旧体制交替的过渡时期,探讨如何搞好法制建设的协调发展,以使法制建设真正能够对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保障、促进作用,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一  相似文献   

8.
<正> 廉政建设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哀存亡的重大问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认真研究和探讨检察机关在廉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腐败,促进廉政建设,以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腐败是廉政的大敌,肃贪倡廉是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治化内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继红 《北方法学》2011,5(4):73-7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法治化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正确选择法律体系构建、立法与执法以及司法模式;确定以公平原则、平衡协调原则、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主的基本原则;推进以机构及其职责、规划制定与实施、区域经济合作、政策手段的法律化以及权利义务责任配置等为主的各项法律制度建设,应是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治化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国家综合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区域经济立法也应紧跟经济发展的速度,并不断保障经济的稳定和快速发展。本文介绍了欧美及亚洲国家为实现平衡国家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制定各种区域经济法律制度,并从中发掘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法律保障、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及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法作为法律部门的独立性苏联创立了广泛的经济立法,它全面调整社会主义经济中形成的关系,规定国家经济机关的组织和活动问题.它规定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法律地位(关于国民经济委员会、经济部、国家委员会的规则),国家的社会主义企业和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托拉斯条例、区拖拉机站条例;关于扩大企业经理权限的决议.)管理经济活动的程序规定在关于计划化、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供给、经济合同、国民经济中的信贷、结算和银行监督的规范法令中.为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增强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促进一个地方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是要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形成相互依赖、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经济统一体。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法制协调,而行政契约在法制协调中具有比较优势。故要完善行政契约保障机制,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正>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最基础的产业,对国计民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农业兴则天下兴、农业衰则天下乱",发展农业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一亿多人口而耕地有限的国家尤为重要。如何确立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如何协调农业同其它产业及农业内部各行业间的关系,如何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加强农业法制建设,依法治农,以法兴农是一项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紧急状态下经济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急状态向经济领域延伸 ,就会导致经济的不安全。为此 ,保障经济安全就成为必要。紧急状态下经济安全保障的宏观目标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存权、国民经济运行系统具有的再生再发能力以及社会的基本稳定 ,微观目标是物价安全、货币安全、产权安全和物资供应安全 ;紧急状态下保障经济安全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分权原则、时效原则、比例原则和合法原则等 ,权力措施主要有价格管制、控购措施、税收及相关费用减免措施、动用财政准备金等 ,基本程序主要包括确认和宣告程序、应急程序以及救济程序等。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初期,东欧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大多搬用苏联的传统模式。这个模式有三个特点:一是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二是在经济部门的关系上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三是在经济管理方法上采用行政办法。匈牙利拉科西政府按照这个经济模式实行高指标、高速度、高积累,提出建设“钢铁强国”的口号,强制推行农业合作化,结果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效率低,人民生活多年得不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全国各条战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我们迎来了九十年代第一春,跨进了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关键性一年。 在新的一年里,摆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面前的头等重要任务,就是要把五中全会的精神坚决落实到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审判工作中去,全面开展审判工作,充分发挥审判机关的职能作用,以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保障和促进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顺利进行,为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服务。 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对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担负着重要责任。今年,社会治安形势仍将相当严峻:国内外敌对势力和各种仇视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仍在伺机进行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维护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固定资产投资是扩大社会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大小,效果好坏,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关键。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的是管理水平低,投资效果差,不适应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和四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法学》1989,(2)
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农村或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1984年我国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后出现的严重波动与新的徘徊,如不改变,势必对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本文试就怎样打破徘徊、2000年登上新台阶进行经济法律探讨,供专家、学者和决策者参考。一、取消粮食统购统销制,实行合同定购制,这是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商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