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委杨正午书记在省纪委第五次全会暨全省反腐败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干部切实改变那种靠讲假话骗取信任、骗取荣誉、骗取官职的不正常现象,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警示和惩诫。所谓“荣誉腐败”就是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获得“荣誉”称号,以此作为罩在造假  相似文献   

2.
田湘波 《廉政瞭望》2013,(19):23-23
腐败“小圈子”实质上是“裙带关系”,而“裙带关系”是公私利益冲突中的影响型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还有交易型和“旋转”型)。“裙带”,本指妇女衣饰。到了宋朝,人们把因妻女、姊妹的关系而得到的官职称为“裙带宫”,把相互利用、攀援的姻亲关系称为裙带关系。当然,当下的所谓“裙带关系”早已超出原来亲缘关系的界定,上下级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和战友之间等都可能成为“裙带”的附属。但是,裙带关系中的核心关系是血缘关系和宗法关系。现代官场腐败“小圈子”形成的原因很复杂,但至少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省委杨正午书记在省纪委第五次全会暨全省反腐败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级干部切实改变那种靠讲假话骗取信任、骗取荣誉、骗取官职的不正常现象,使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受到警示和惩诫。所谓“荣誉腐败”就是通过各种造假手段获得“荣誉”称号,以此作为罩在造假者身上的政治光环。“荣誉腐败”的实质就是用钱买荣誉,常见的手段有数据造假、业绩造假、材料造假、证明件造假等。尽管造假手段千变万化,花样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造假必须打通以下关节:首先,要“搞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其好处有三:既可以从这儿了解到“竞争对手”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吏治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根源。”近几年,虽然党中央在反腐败方面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但腐败却不见遏止,并出现了新花样。谋官害命就是近年来腐败出现的新现象。极个别领导干部急于升迁,不惜以暴力手段残害他人性命,以谋取官职。例如广东省阳春市原副市长杨启周策划杀人谋官案、江西省安义县原县委书记陈锦云雇佣杀手的官杀官案、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土地局原局长徐建设谋害上司案、辽宁省抚顺县司法局原副局长暗杀县委书记案等。这类案件虽然是个别现象,但对社会的震动很大,影响极坏…  相似文献   

5.
李学柱 《正气》2000,(1):14-15
用人腐败问题是关系到能否坚持执行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 ,培养高素质的党政干部队伍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班子 ,正确掌握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担负起组织和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历史使命的大事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着重谈一下在现实社会中用人腐败的现象、原因及防治对策。一、用人腐败的现象1.权钱交易 ,买卖官职一些地方买官卖官的现象十分严重 ,肮脏交易愈演愈烈。我省原汾西县委书记郑泽生索贿受贿 ,卖官鬻爵 ,影响极坏 ,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更有官市的“生意精”“双料货” ,又会卖又会买。晋城市某城区原副书…  相似文献   

6.
甘肃的土司     
“土司”是元、明、清时期于我国西北、西南地区设置的由少数民族首领出任并世袭的官职.元、明、清王朝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让其统治当地的少数民族人民,也就是所谓的“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  相似文献   

7.
部分领导干部身陷腐败、责任追究、健康、无序官职竞争四大危机,建立领导干部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危机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建立整体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隐性腐败”是相对于显性腐败而言的。近年来,随着反腐倡廉力度的逐年加大,一些贪官已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转向隐蔽性较强的信息贿赂、期权贿赂等隐性腐败行为。随着官员腐败行为渐渐从“地上”转为“地下”、由直接转为间接、由“现货”转为“期权”,“隐性腐败”便成为时下腐败行为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参与作案,已经成为当前腐败犯罪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夫人腐败”、“子女腐败”、“秘书腐败”外,一些领导干部的司机参与腐败犯罪的现象也格外引人注目。记者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一些专车司机凭借其为领导服务的特殊身份,逐渐分享部分权力资源,开始参与甚至主导某些腐败犯罪,一种新的腐败群体正在滋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跑官要官买官现象时有曝光,一些人为达到升迁的目的,或想方设法和领导套近乎,拉关系;或托人为自己跑门子,吹热风;或公开向组织、向领导要官职、要待遇;或以官论价,不惜重金投入。凡此种种,向我们警示:干部任用上的腐败不可小视。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选拔干部,必须全面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那些背离党的路线的人,那些贪图私利、弄虚作假、跑官要官的人,决不能进入领导班子”。江泽民的话可  相似文献   

11.
夏昕 《新湘评论》2004,(5):36-38
翻阅《现代汉语词典》,“腐败掮客”这个词是不存在的.然而在现实中,“腐败掮客”已从一个新词语蔓延成了一种可怕的社会现象。无论我们将这群活跃在腐败中的“中间人”称做“腐败掮客”,还是叫做“腐败托儿”,抑或“官场媒婆”、“腐败二传手”什么的,他们存在的事实是不争的,而其危害更  相似文献   

12.
翻阅《现代汉语词典》,“腐败掮客”这个词是不存在的,然而在现实中,“腐败掮客”已从一个新词语蔓延成了一种可怕的社会现象。无论我们将这群活跃在腐败中的“中间人”称做“腐败掮客”,还是叫做“腐败托儿”,抑或“官场媒婆”、“腐败二传手”什么的,他们存在的事实是不争的,而其危害更是不可小觑。套用一句名言:“每个腐败分子的背后,必定站着一个甚至多个腐败掮客”,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当我们试着给这群“腐败掮客”画幅像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幅惊人的令人恶心的丑恶嘴脸。画脸:浙江四大“腐败名掮”的丑恶表演说起“腐败掮客”,最为…  相似文献   

13.
贪官之潜伏定律:之一、潜得越久的贪官越难查。一是贪官有经验了,手段更狡诈;二是事隔多年,很多线索也不好查。倒是一些新手贪官更容易栽,或是新近发生的腐败更容易暴露。因此案件突破,往往从新开始。之二、贪官官职越高潜伏期越长,小官的潜伏期则相应较短。官位越高,腐败手法越高明,背景越强大,查处难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一、“色”腐败已到了必须坚决惩治的地步“色”腐败就是权色交易。实践中“色”腐败往往被认为是生活作风问题,实际上,它不仅仅是生活作风问题,它关系到领导干部的道德素养和政治形象,是权力腐败的一种新形式,正给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危害,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一,“色”腐败是干部腐败的重要表现。事实证明,在已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色”腐败是重要诱因,并且在领导干部腐败案件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干部“色”腐败的内容,已由一般的不正当两性关系向娶小妾、包养情妇发展,由境内嫖娼向境外嫖娼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党中央对“高官腐败”不断加大查处力度,但是,当人们把目光集中在“高官腐败”上时,却也不能忽略了发生在农村基层的“小腐败”。农村基层“小腐败”的染指者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职务低,二是有实权。这些不起眼的“小腐败”在不知不觉中蔓延,而且实权越多,案发比例就越高,犯罪金额集腋成裘,腐败的危害也不断升级。在当前各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基层干部的“小腐败”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在农村,“小腐败”直接表现在有职有权的“村官”身上。“村官”勤“捞”致富“村官”虽然没有列入国家公务员编制,是全国…  相似文献   

16.
“微腐败”是指发生在基层单位,普通党员干部可能涉及的违规违纪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公权乱用的行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微腐败”问题,强调“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下,有效防治农村“微腐败”问题,巩固基层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成果,对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和获得感、夯实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腐败治理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日之中国,许多领域都未能幸免于腐败之祸,一顶“最大的腐败”的帽子,就曾分别戴在“吏治腐败”、“执法腐败”、“司法腐败”头上。据新华社消息,辽宁省沈阳市55万市民投票参与评议行风活动,在30个重点部  相似文献   

18.
“窝案”“串案”是当今腐败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也即人们常说的“群体性腐败”。反腐败之所以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原因自然很多、很复杂,然而其中之一,恐怕就是与这个越来越严重的群体性腐败有关。“串案”“窝案”成腐败“风景线”近两年来被揭露的大案要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窝案、串案明显增多,从联成一“窝”、串成一  相似文献   

19.
闻舞 《唯实》1993,(10)
最近听到关于“眼”的议论,令人颇为感慨。某大学校庆,老同学久别重逢,各诉衷肠。大家对他们之中官职最高、担任纪检工作的“老大哥”,十分地敬慕,自然多劝几杯。“老大哥”长叹一声:难哪!干工作,我过去是两眼睁得老大;后来,我是睁只眼闭只眼;如今只好紧闭双目了。真是一句话言惊四座。党风日下,世风日下,固然让人忧心如焚,寝食不安,然而为此消极气馁,也是无济于事的。正如诅咒发誓骂不倒贪官污吏一样。不过平心而论,确实,党风难治,腐败难刹,如同顽症,纪检干部也难办。本来是不合法的,借口搞市场经济,变得“合法”了;本来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期权腐败”愈演愈烈,已成为当下的一个反腐难题.“期权腐败”是一种类似于期货投资的套期式腐败行为,以“期权契约”为本质特征,以追求非生产性利益的“权力寻租”为核心目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笔者认为,新时期有效应对“期权腐败”,不仅需要“刮骨疗毒”般反贪反腐的决心和勇气;而且需要制定、完善具有“热炉效应”般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构建人文的道德机制来约束“权力寻租”,从而弥补法律与制度对“期权腐败”制衡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