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翻开解放战争的史册,当时身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在指挥中原作战中,统观战略全局,既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又从中原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他全部的聪明才智和奇韬雄略,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屡建战功。他和刘伯承、陈毅、粟裕等战友们密切合作,组织指挥了整  相似文献   

2.
高鸣 《党的文献》2002,(3):84-89
史学界通常把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认作解放战争的开端.这种划分值得商榷.解放战争的开端,当以人民解放军三支大军相继挺进中原作为标志更切近实际.从主观上分析,1946年6月中共并未放弃抗战以来一直奉行的团结、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而且继续这种努力至1947年3月.从客观上分析,1946年6月,中共立即发起解放战争的条件也不成熟,到1947年6月,才得以完成由和谈到战争这一战略方针的转换及准备,解放战争的发生便成为历史的必然.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划分,不能以蒋介石集团发起的反共反人民的军事进攻作为主要参照系,而应以中国共产党方针策略思想的转换作为准绳.  相似文献   

3.
最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中的《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一文,是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代中原局起草的党内指示,有着很丰富的政策策略思想,曾对党的新解放区农村工作政策的转变和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关于新解放区农村工作政策前后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即由按照土地法大纲进行土改,平分土地,转变为恢复实行抗日战争中的减租减息政策。有两篇重要文献可以做为这一政策转变的标志,一篇是《毛泽东选集》第4卷中的《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另一篇就是邓小平的《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这一指示形成于1948年6月6日,因此党内称为“六六指示”。  相似文献   

4.
我军从1950年6月下旬结束解放战争至10月下旬开始抗美援朝战争,两场战争之间仅仅间隔4个月.本文拟就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我军在短暂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解放战争向抗美援朝战争战略转变的过程,作一简要论述. 一、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适时结束解放战争提出我军战略转变解放战争进入1950年春,我军解放了除西藏和台(湾)、澎(湖列岛)、金(门)、马(祖)等岛屿外的全部国土.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等已经奉命开始进军西藏,西藏解放指日可待.因此,解放台、澎、金、马等岛屿,全歼据岛负隅顽抗的蒋介石陆海空军60余万残部,就成为我军解放战争后期作战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就在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进入第二年,准备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转变的关键时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宋时轮的“思想问题”,引起华野首长高度重视,以至中央军委提出“应予撤职”的意见。这个引起高层首长重视的“思想问题”究竟是什么?1947年6月,解放战争历时一年,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民解放军开始由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转变。中央对华东、中原战场的部署是“三军配合,两翼牵制”,千里跃进大别山。为此,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摆成“品”字型阵势,互为犄角,配合作战,机动歼敌…  相似文献   

6.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毛泽东为实现用5年左右时间从根本上打败蒋介石的战略目标,指挥刘邓(刘伯承、邓小平)、陈粟(陈毅、粟裕)、陈谢(陈赓、谢富治)三路大军经略中原.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犹如三把钢刀插进国民党统治区的胸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胜利地完成开创中原新解放区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7.
关于全国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公认有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参战部队有东北、华东、中原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大战役是全国性的战略决战。但是,在之后的解放战争胜利发展中,也存在地区性的战略决战。  相似文献   

8.
经过两年的解放战争.到1948年6月底,国民党军的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少到365万人,能够用于第一线的兵力仅有170多万人,分成5个战略集团,被我军分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北、东北五个战场上的少数城市里,处于被分割的孤立状态.蒋介石从1948年8月起,把全面防御改为“重点防御”,并且准备收缩兵力,撤出东北,“确保华中”.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有关论著大都把1947年7月作为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开端。根据现在所能见到的资料,这一提法最早来源于毛泽东在1947年12月党的中央会议期间的谈话。这实际上否定了十二月会议之前有关战略反攻的提法,抹杀了解放战争从战略反攻到战  相似文献   

10.
1948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东北全境和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华北广大地区,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指示各解放区必须把准备足够的干部,当作目前一项迫切的战略任务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闽东游击区位于福建省东部和浙江省东南部交界地区,靠山面海,包括福建省和浙江省的23个县境。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中,叶飞与中共闽东特委其他领导同志审时度势,在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自觉实现从苏区方式到游击区方式的转变,实现从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叶飞领导的特委,带领游击区军民经过浴血坚持和卓绝斗争,取得了三年游击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闽东三年游击战,成为叶飞革命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军事生涯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我军从1950年6月下旬结束解放战争至10月下旬开始抗美援朝战争,两场战争之间仅仅间隔4个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策我军在短暂的时间内,急剧地完成解放战争向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略转变。  相似文献   

13.
1938年冬.中共中央在六届六中全会上确立“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11月6日全会闭幕,9日中央政治局即发党内通知,宣布成立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①为了贯彻落实发展华中的既定方针,对付华中日益复杂严峻的斗争形势,1939年11月,刘少奇率中原局直接进入华中敌后,直到1942年3月迟延安.在华中,他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策略思想具体运用到华中敌后,力挽狂澜于既倒,迅速打开了华中敌后抗战的新局面。观照刘少奇在华中敌后二年多的斗争实践,他…  相似文献   

14.
<正>中原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自古以来乃兵家必争之地。朱德曾说过:"自古谁得中原,谁可得天下。取得东北、华北再取得中原,就得到了全中国。"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中原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曾在此三次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经略中原,粉碎国民党军分区防御体系 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由战略协同发展为战役和战斗的紧密配合,完成了面上的占领,使中原成为解放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国民党军面临线线被切断、点点被包围的不利态势,蒋介石不得不收缩战线,对生命攸关的中原战场实行分区防御,建立了8个绥靖区,同时调集重兵,配置若干机动兵团,与共产党争取中原,巩固长江防线.  相似文献   

16.
1947年5月,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从陕北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在此后的一年中,刘少奇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指挥全国各个战场作战,但他率领中共中央工委创造性地解决了夺取解放战争最终胜利所必需解决的许多关键问题。本文拟对刘少奇在中共中央工委时期的伟大历史功绩,作一论述,以就教于党史界同仁。一、指导建立华北用放区,为战略大决战创造稳固的指挥中心和后方基地1947年初,由于国民党军的大举进攻,解放战争进入艰难时期。党中央考虑到华北地区是连接东北、西北、华东、中原等解放区的核心地区,战争形势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薛庆超 《学习论坛》2006,22(8):26-29
1948年4月25日,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在河南省鲁山县召开的豫陕鄂前委和后委联席会议上作了<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的重要报告,即"鲁山报告".这个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原地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以来的成绩和经验,明确指出了应当注意的各种问题,鲜明地提出了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应当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策略,是实现中原地区党组织历史性转变的重要纲领.  相似文献   

18.
与熊复的接触 我认识熊复是在河南省郑州市. 1948年10月,熊复自中共中央调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宣传部副部长兼新华社中原总分社社长.1949年1月1日,中原局在郑州出版《中原日报》,他又任社长兼郑州市委宣传部部长. 我原任新华社第二野战军随军记者,1948年末坚持大别山斗争胜利后,回到中原局,被分配到《中原日报》任编辑部副主任,但因不参加编委会,与熊复接触不多.  相似文献   

19.
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做出决定,撤销长江局,成立中原局和南方局,东南分局改为东南局,并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11月9日,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刘少奇、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原局委员,刘少奇任书记。“所有长江以北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11月23日,刘少奇与朱理治、李先念等人由延安出发,于1939年1月28日到达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正式成立中原局领导机关。从此,刘少奇直接指导中原地区党的工作和部队工作。刘少奇一到中原,就大力宣传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一…  相似文献   

20.
杜桂剑 《党的文献》2018,(2):99-105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后,为打破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在中原战场形成的僵局,1947年7月到1948年9月,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作出派遣若干纵队南渡长江,以调动国民党军,从而减轻中原战场压力的战略计划。南渡长江计划经历了提出、暂停执行、重新启动、再次暂缓执行、最终放弃的复杂过程。从计划的发展变化过程看,刘伯承、邓小平等对南渡长江计划的意见,各部队领导同志认为粟裕提出的先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尽可能多地把敌军主力消灭在长江以北的方案比较合理并表示赞同,以及粟裕兵团对南渡长江计划的后勤准备出现严重困难等原因,是中共中央暂缓执行南渡长江计划的重要考量。南渡长江计划的暂停到最终放弃,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战争形势进行更为全面的判断和对战局进行具体分析后作出的审慎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