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观点声称,西方文化已经进入了死胡同,资本理性和科技理性已经走向末路.我们要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要回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前孔子”中去寻找出路.然而,当今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事实提醒我们,文化民族主义要想达到民族文化自觉,必须在中西文化相互交流的大背景下,积极引导文化民族主义自觉发展,避免保守和激进,使其与民族文化自觉方向一致,继承民族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并不是狭隘的民族本位的民族主义,它旨在重振民族精神、抵抗西方列强侵略、用公理来反对强权,超越西方帝国主义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路径。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文明的"大同"理想传统,吸收现代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提出依靠民族主义实现复兴,而复兴之后采取世界主义的取向并发扬中国传统文明。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立场和世界主义关怀及其平衡方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
何晓明 《新视野》2007,1(4):63-65
文化民族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既有关联,更有区别。从概念确立的思维坐标分析,文化民族主义只考虑了一维,即如何认识并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而文化保守主义则考虑了两维,既要认识并处理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西方文化)的关系,又要认识并处理古代文化与当下文化的关系。文化民族主义,就是坚持历史形成的传统民族文化价值不容否定、不应忽视、不可取代的社会心理和理论主张;而文化保守主义,则是坚持传统文化变与不变相统一、民族文化的个性与时代文化的共性相统一、文化的返本与开新相统一的社会心理和理论主张。归根结底,文化民族主义以维持现代化的民族文化基础为根本旨归,而文化保守主义则是以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为根本旨归。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思潮是一把"双刃剑",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对其进行有效引领,以发挥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向作用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引领民族主义思潮,要坚持科学性、及时性、针对性和系统性等原则。科学性原则是引领民族主义思潮的前提,及时性原则是引领民族主义思潮的基础,针对性原则是引领民族主义思潮的关键,系统性原则是引领民族主义思潮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民族国家是两种原则和结构的融合:民族与国家,二者之间往往存在张力与冲突。民族主义、自由民族主义和宪法爱国主义提出了各自的民族认同建构理论:民族主义主张在族群传统基础上以政治方式构建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并以此来规避或调和民族与族群冲突。自由民族主义主张以自由价值为基础的文化认同来调和民族与族群冲突。宪法爱国主义试图通过宪法、政治体系、民主程序和政治文化建构一种更为弱化的民族(公民)认同来调和二者冲突。  相似文献   

6.
《理论与当代》2009,(7):54-54
丰子义在5月18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民族主义常常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健康的民族主义可以振兴一个民族,消极的、病态的民族主义则会葬送一个民族。因此,在民族精神建设问题上,不能无原则地强调民族主义,应当坚持和发展有利于民族进步和人类进步的民族主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冲破狭隘的民族视野。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3,(9):34-35
因为国家、祖国和民族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相关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同义词。然而近年来,一些民族国家“民族主义复活”情绪愈演愈烈,以致达到了“狭隘民族主义”的程度,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沟壑就逐渐扩大了。  相似文献   

8.
新疆民族关系的调查显示,新疆民族关系的总体状况体现在新疆各民族基本认识到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本民族认同度较高,但也有与其他民族交往的意愿;能够较客观看待在民族相处中的障碍和偏见。新世纪新阶段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因素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和不平衡,贫困与利益分配问题;民族文化差异中多元化的影响;民族间偏见及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依然存在;社会及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和个人因素。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思想,明确提出:只有在全世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民族的最终融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的思想,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提出了“平等的联合”和共同繁荣的观点;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提出了要尊重民族文化的观点;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提出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观点;从良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出发,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王静  白云芳 《党史文苑》2006,(6):42-43,58
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思想,明确提出只有在全世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民族的最终融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的思想,认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提出了"平等的联合"和共同繁荣的观点;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原理,提出了要尊重民族文化的观点;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提出了"谁也离不开谁"的观点;从良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出发,提出了要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