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起保卫延安,无人不知。问及毛主席用的那幅军用地图哪里来的,却很少有人知晓。杨虎城的秘密手谕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进入巴山,蒋介石委任川军第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拨给军费10万大洋,子弹100万发,很快组成了巴山南麓的“剿共”阵势。巴山北麓,本属杨虎城的十七路  相似文献   

2.
正众所周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一曲气壮山河的爱国主义颂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曲颂歌还有一段序曲。杨虎城联共反蒋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进入巴山地区。蒋介石责令四川各派系军阀"停止内讧,共同剿匪",并委任川军第二十九军军长田颂尧为"川陕边区剿匪督办",拨给军费10万元、子弹100万发……巴山南麓的"剿共"阵势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刘良 《党史文苑》2006,(5):44-50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围剿”部队加紧了对中央苏区的进攻步伐。1934年10月26日,敌人侵占宁都;11月10日,瑞金陷落;11月17日,于都沦入敌手;11月23日,会昌失陷。至此,中央苏区全部陷入敌手,原本红火的革命根据地一片血雨腥风。据史料载,红都瑞金在80天内被惨杀1800多人,宁都县被杀绝的有3800多户,闽西遭杀绝的为4万多户。蒋介石在其“剿匪报告”中亦写道:“剿匪之地,百物荡尽,一望荒凉;  相似文献   

4.
三卷100万字的宏篇巨著《大东北剿匪记》,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30万字的《苏联百万红军出兵东北》,也即将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这两部系列作品是我省驻军32岁的新闻干事刘小艺,用四载业余时间创作的处女作“双胞胎”.1946年春,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建立东北根据地.我军调动30多万主力和地方部队开展气壮山河的剿匪斗争.《大东北剿匪记》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一惊险传奇的特殊战斗,展示了根据地参军、支前、土改和辽沈战役多种场面及东北解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早春二月,革命老区巴中广袤的土地上一片火热景象。六路建设鏖战正酣。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产业发展蒸蒸日上……“打一场扶贫攻坚战和发展翻身仗”,是省委的嘱托,更是400万巴山儿女的心愿和行动。  相似文献   

6.
<正>春节期间,来自重庆市开州区的游客杨童欣踏雪而行,与巴山大峡谷来了一场“亲密接触”。从开州区大进镇出发,一个小时后,杨童欣就来到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的巴山大峡谷景区。“这里独特的V型峡谷景观特别吸引我,还能滑雪、玩雪地摩托车,特别有趣。”坐上高空索道,杨童欣从高空俯视整个巴山大峡谷,皑皑白雪与云海交相辉映,美景尽收眼底。  相似文献   

7.
<正>毛泽东关心战局发展,周恩来和朱德采取声东击西之计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纠集近50万人,组成左、中、右三路大军,采取“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对中央苏区发起第四次“围剿”,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并摧毁中央革命根据地。蒋介石以蔡廷锴任左路军总指挥,向闽西苏区进攻。  相似文献   

8.
金风送爽果满枝,秋醉巴山丹桂香。以通江县城为首府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曾为中国革命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新形势、新阶段,通江县80多万红军传人正倾力实施“四大产业富民、开发资源强县”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县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民国最具戏剧性的刺杀,“斩龙”杨永泰 杨永泰,1912年加入国民党,当选临时众议院议员。1917年,他与滇桂军阀勾结,排挤打击孙中山。1932年,任“剿匪总部”秘书长,“新政学系”重要成员。1935年,转任湖北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0.
追捕匪首王春晖○纪士信(一)夜幕降临在湘南山区。一支17人的小分队,从桂阳出发,直插阴沉沉、雨蒙蒙的崇山峻岭中。那是1949年12月17日,我来不及拂去剿匪战斗的征尘,便带领一支小分队“回师”青桥边,寻踪追捕匪首王春晖。参加湘南剿匪的干部战士,大都知...  相似文献   

11.
从“巴山红叶”王瑛到“雨中的树”李林森,从文建明到王家元,他们诠释的不仅是先进英模的风范,更浓缩和展现了四川当代党员干部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天堑,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并于8月和平解放长沙市。国民党蒋介石在败退我国宝岛——台湾之前,就看中湖南省湘南的嘉禾、兰山、临武三县,有计划有预谋地留下十多万“国民党地下军”,妄图东山再起作内应力量。我所在的部队参加了湘南剿匪战役,采用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两种手段、剿灭以敌交警纵队为骨干的湘南土匪。当时剿匪战斗,那种复杂而激烈的情景,虽已时过五十多年了,但仍回味无穷、激动人心。上篇1 1949年的冬天,解放战 争已进入最后阶段。刚参加衡(阳)宝(庆)战役…  相似文献   

13.
西安事变时的北平殷小未1936年12月12日,爆发了惊震中外的“西安事变”。国民党“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西北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扣押了前往西安督导“围剿”陕北红军的国民党最高统帅蒋介石,实行兵谏。张、杨向全国发表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  相似文献   

14.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09,(10):41-45
从“剿匪司令”到“画竹将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首任军长贺晋年,17岁学打仗,70岁学画竹,一生书写下不少传奇故事。战争年代,贺晋年跟随刘志丹、毛泽东等领导人出生入死。和平年代,邓小平、李先念、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贺晋年创作的“将军竹”上题词留念。  相似文献   

15.
怎样认识和评价全国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从《中国大剿匪纪实》虚构荣昌剿匪情节谈起蓝祯伟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年3月出版、罗国明编著的《中国大剿匪纪实》一书(以下简称罗书)中,有关于四川省荣昌县解放初期剿匪斗争重要情节的一段记载。我是当时荣昌剿匪斗争的...  相似文献   

16.
“山中水中,尽入画中”——巴中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形象广告词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巴山新居”的丰富内涵。4月一个雨后的清晨,记者在南江县红光乡黑池村清静坪聚居点看到,  相似文献   

17.
杨毅 《当代党员》2010,(10):65-66
“老板,武隆到主城要走三个多小时,这羊肉是不是武隆的?” “武隆通高速了,不信你去问?” 6月10日,石桥铺巴山农贸市场,肉摊老板张超平与一名顾客,就羊肉的产地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剿匪斗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地区的土匪人数之众多。活动之猖撅和危害之严重,均堪称中国之最。在东北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东北解放军仅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基本消除了黑土地上的匪患。剿匪斗争的胜利,对于东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全东北地区的解放起了重大作用。抗战胜利后,我党开始实施“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调集2万名干部和10万大军昼夜兼程挺进东北,与原东北抗日联军会合,共同消灭日伪残余,建立各级地方政权,创建东北根据地。国民党也非常重视东北,叫嚣要“控制华北抢占东北”。抗战期间,国民党的主力集中在遥远的西北和西南地区。抗…  相似文献   

19.
《红岩春秋》2013,(1):69-71
杨柳关、石碓关等地红军战斗遗址位于开县三汇口乡、高桥镇等地。 1933年10月,四川军阀刘湘以“剿匪”总司令的身份,组织110个团、约20万人的兵力,兵分6路,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形成弧形包围。10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开县以西的杨柳关、开江城北的永兴场一线,与敌廖雨辰师相遇,经过激战,攻下南坝场。28日,红军先后占领了石碓关(今高桥镇兴安村)、界牌罗家湾、  相似文献   

20.
1931年4月,王明主持中共中央工作,推行“左”倾路线,把张国焘派到鄂、豫、皖根据地。张一到此地就撤销了鄂、豫、皖边区特委,把党政军大权抓到手上。不久,蒋介石亲任鄂、豫、皖剿匪司令,出动30余万人,分左、中、右三路军“围剿”鄂、豫、皖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