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邃 《理论视野》2004,(5):16-18
人权问题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大程度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人权问题本属一个国家的内政,却往往成为引发固际争端的是非因素。在当今世界,围绕人权的斗争和较量比比皆是,以“维护人权”为名行干涉别国主权之实,成为霸权主义的一种时尚。本文侧重从实践意义上,就这个问题谈点“见习”看法。 一、要合理继承人类文明在人权问题上的历史遗产;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要与时俱进地加以发展 “人权”是一个高尚的名词。人权问题是人类社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华人权政策是其人权外交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政策以美国的价值观和人权模式作为衡量中国人权状况的标准,把人权作为处理对华关系的一个准则。近些年来,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美国利用双边和多边关系不断提出所谓的“西藏人权”问题、“政治犯”“良心犯”问题、“妇女人权”问题、“宗教自由”问题、法轮功问题等,谴责中国的人权状况,对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那么,美国对华人权政策是如何产生的?其实质是什么?本文试作一探讨。一、世界格局和东、西矛盾的新变化新特点是美国对华人权政策的时代根源美国人权外…  相似文献   

3.
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权问题的思想李燕奇人权问题是近现代政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今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方面和政治领域争论的热点。某些西方势力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把人权作为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斗争手段。为了驳斥西方资产阶级对我国进行的人权攻击,捍...  相似文献   

4.
韩振峰 《理论视野》2000,(1):17-18,53
邓小平关于国权重于人权思想的提出,是对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深刻揭露,它为我们正确进行国际人权领域的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武器。 人权与国权的关系,是一个极端重要的人权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分析和回答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西方一些国家竭力鼓吹所谓“人权至上”、“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荒谬论调,并借此干涉别国内政和侵犯别国主权。针对西方一些国家宣扬的人权至上观,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1989年10月,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说:“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31页,  相似文献   

5.
正人权是一个很宏伟的人类的一个理想,在实践中是一个不断发展过程,人权建设的发展进步要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把人权的司法保障作为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针的具体措施,把完善人权的司法保障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  相似文献   

6.
人权问题在当代国际政治中占据突出地位,为世人普遍关注。同时人权问题也是一个有很大争议的问题。当前国际人权领域中争论的焦点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十个方面。一、关于人权标准问题西方国家有些人极力主张并大力推行所谓人权的统一标准和模式,声称:“对人权不容许有不同的解释。”这个所谓的统一标准模式就是西方的政治社会制度,亦即政治上搞多党制、议会民主制,经济上搞私有制和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他们认为,只有符合这  相似文献   

7.
人权问题,往往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喜欢侈谈的一个活题。早在粉碎“四人帮”后的一段时间里,有人曾提出“要人权”的口号。甚至有个所谓“中国人权小组”,居然贴出大字报,要求美国总统“关怀”中国的“人权”。时至1986年,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王若望在上海的一次会议上,竟指责我们开展的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是“侵犯人权”。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什么叫人权? 一般来说,“人权”就是指人身自由和所要享受的其它民主权利。“人权”这个口号是300多年前由资产阶级的思想先驱们提出来的。那时,欧洲已萌发了资本主义因素,但整个社会仍处在封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3)
基于国内学者对于马克思人权理论以及普遍人权的研究,对其进行归类研究,分析在马克思人权下普遍人权的发展及其趋势。一是对世界人权思想演变方面,能够归纳出演变的规律,以及当时社会对人权的影响,二是对马克思人权研究国内学者较多地指出对马克思人权观的研究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三是国内对人权普适性问题的探究体现在政府机构的人权言论和一些人权科研机构之中,认识到普遍性人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文明之间只有通过不断沟通与对话,才能克服差异从而形成正统的普适性人权观。  相似文献   

9.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政治、外交和意识形态诸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我国理论 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利用所谓人权 问题作为其向社会主义及发展中国家施加政治压力、干涉别国内政的一个主要手段,不断在人 权...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一度把人权看作是资产阶级的旗号,不屑于谈论人权,甚至讳言人权,因而有人就利用人权问题往我们身上泼脏水,也有人利用人权问题制造混乱,连我们自己许多人在人权问题上也产生了种种误解和错误观念。人权本来是社会主义问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普适性人权基于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肯定了人之所为人的价值,因此得以由国际人权宪章演进并确立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并建立起了诸多参与广泛、影响深远的国际保护机制。然而人权的普适性并非全部,在肯认人权普适性的基础上,应以本国特殊情况坚持人权的特殊性落实和深化普适性的人权。对于普适性的反思表明必须将人权普适性置于时代背景下予以重新审视。其中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即是重新梳理人权普适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审视百年中国人权事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于注重人权的特殊性、而忽视人权普适性的倾向。因此,当务之急,应结合中国转型社会的特点,摆正人权普适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构人权发展之进路。  相似文献   

12.
国际舆论对中美在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访华期间未能在人权问题上取得预期的共识议论纷纷。中美在人权问题上的分歧很大,期望通过一次高级访问就达成共识是不现实的。 中国和美国在人权观念上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中美两国的人权概念不同。中国认为,人权是个综合概念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概念。根据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人人享有言论和信仰自由并免于恐惧和匮乏”的权利的基本原则,中国认为人权内容应包括四个方面,那就是生存权、发展权、政治权和社会文化权。这些权利是相辅相承的,不能偏费任何一种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政治权社会文化权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没有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3.
生存权是举世公认的最基本的人权。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来说,生存权是享有其他人权的首要条件。生存权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人权无从谈起。在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的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保障,所以,争取、维护和促进生存权,便历史地成为中国人民首先要解决的人权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国际关系中各个领域话语权所占的比重也日益增大。但在某些关键领域仍处于弱势地位,尤其在人权观念领域,中国所倡导的人权观念与西方国家主流的人权观念存在重大分歧。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文明历史的国家,而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西方国家人权的解释并不十分赞同,而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人权理念也不甚了解。正是这种分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未能在人权领域取得与其国际地位相平等的国际话语权。如何谋求在人权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在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如何,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民主、进步、文明程度。目前,在我国的刑事诉讼过程中,人权保障问题已引起重视并制定了一些相关法规,但仍不够完善,我们应从法律规定、司法程序、司法监督等方面完善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机制,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上,人权一词的使用越来越多。当人们在谈论人权时,却很少探究人权是一种什么意义上舶权利?它的主体是谁?宪法意义上的权利与人权是什么关系?人权的根本保障是什么?本文试对这些问题做一探讨。 (一) 人权(human rights),顾名思义,就是人的权利,是根源于人的尊严而产生的权利。 人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它的主体必须是全体人类。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规定:“每一个人都有资格享有本宣言  相似文献   

17.
一、《联合回宪章》和《世界人权宣言》 所宣布的人权是一个完整的概念 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如何,具体反映在每个人身上,应该以他们的物质生活、精神面貌、社会风尚、道德水平和法治精神为依据。人权是一个完整概念,决不能仅以某个公约的某项规定来判断一个国家人权状况的好坏,然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例如,中国目前还没有废除死刑,有些国家就说中国没有人权,因而不能撤销对中国的武器禁售令。这是以人权问题为借口,达到其某种政治图谋。 事实上,当联合国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的时候,50个创始会员国在《联合国宪章》序言里就庄严宣告,“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  相似文献   

18.
赵晓光 《理论探讨》2001,3(1):17-18
邓小平人权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新境界 ,把人权运动和人权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高度。邓小平人权理论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强调维护社会主义人权 ;争取全人类的人权 ;维护人权反对霸权。  相似文献   

19.
人权问题,涉及到政治、外交、经济、历史、法律、哲学等诸多领域,错综复杂。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借口人权问题,到处摇唇鼓舌,混淆视听,以售其奸,使人权问题更加扑朔迷离,欺骗和迷惑了许多人。为揭穿资产阶级人权问题上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树立科学的人权观,本文拟就人权问题的几个关系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范继增 《学理论》2010,(9):18-20
1998年5月18日各国的非政府人权组织在韩国民主之都光州欢聚一堂。经过四年的起草,《亚洲人权宪章》终于可以公之于众。尽管这个宪章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它发出了一个拥有多文化、多宗教、多民族的亚洲群体在人权问题上的强有力的呼声,标志了亚洲公民社会的觉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