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沙 《时代风采》2014,(12):9-9
东昇2个亿的资产、几百号职工,每年还亏损上千万的资金,开一个小餐馆,只要经营得当,每年还能赚上几十万,但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呢,关键就是这几百号职工没有去处。“开着这道门,养活这些人。”东昇生产副总经理米艳华道出了东舁—直苦苦坚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5年初冬的一天,广西资源县城大埠街一家小餐馆老板石桂华,与女友举行了婚礼,一对有情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消息传出,成了县城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有人说,35岁的石桂华终于摘掉了金牌“王老五”帽子,是“老天开眼,铁树开花”:更多的人则说,石桂华喜结良缘,是“人行大义有好报”,像他这样义薄云天的男人。应该得到幸福。  相似文献   

3.
茹芸 《工友》2009,(8):56-56
现在,许多人外出到餐馆尤其是小餐馆吃饭,喜欢在饭前用开水烫碗,以为这样就可以杀菌消毒。对餐具来说,高温煮沸确实是最常见的消毒方式,很多病菌能都通过高温消毒的方式杀灭。但是,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效果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作用温度,另一个是作用的时间。肠道传播性疾病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常引起急性腹泻的细菌有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霍乱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等。这些细菌多数要经100℃高温作用1—3分钟或80℃加热10分钟才能死亡,  相似文献   

4.
智敏 《农村青年》2007,(8):22-24
何娟生活在江苏省溧水县永阳镇,有丈夫和孩子,也曾经有份工作。在她看来。不幸始于2005年,那年年初,她因企业效益不好而没了工作;祸不单行,2006年6月,她的丈夫又没了。 她的丈夫在溧水县城管队打工。她说:自从自己没了收入,家里的日子就指望丈夫那点工资。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个“主心骨”突然撇下了她和孩子。 丈夫是被电死的。2006年8月,她开始和“电老大”打官司。2007年4月,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她赢了……  相似文献   

5.
《时代风采》2013,(4):48-48
角儿她是—个京剧演员。她已经四十几岁了,比不上剧团里二十多岁的挑梁的台柱子,扮相不如,声腔也不如。往往给角儿们配戏配个丫头什么的,好像每一出戏里都有她的身影,不过,戏份不重。平时,不用她的时候,给角儿们上上妆,戴冠穿帔。进团时也是二十多岁的年纪啊!在团里干了有二十年了,新来的角儿们都尊重她,叫她“李姐”,她总应承着,  相似文献   

6.
徐琪是浙江省嘉兴市秀州中学的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她20年如一日在讲坛上默默耕耘。长期的辛苦劳作,使她的额头过早地留下一道道皱纹,粉笔屑渐渐地染白了她的两鬓,看上去她比实际年龄显得要苍老些,然而,熟悉她的人,她的同事,她的学生都觉得她充满了青春活力,她...  相似文献   

7.
她,本不该有太多的故事,可在工会主席的岗位上,她的故事一天天多起来;她,本不会有多大的名气,可伴着那些故事,她成了湖北省黄石市家喻户晓的人。她,就是黄石市丝绸厂“留守工会主席”潘兰英。  相似文献   

8.
她,四年间担任了两个“落后村”党支书;她,四年间让两个“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致富村”;她,治理村容,修路修桥,重整领导班子;她,关注民生,随身携带“民情记录本”;她,创办养殖基地、引导扶持“农家乐”旅游,成立蔬菜合作协会;可是她,四年间却没有领过单位一分钱工资;她,就是蔺松婵,一个女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9.
仁心 《农村青年》2014,(8):26-29
10多年前,她喜欢上了一位憨厚、朴实的青年,父母却因为她选定的意中人有个患“颜面萎缩症”的丑弟弟而阻止他们结合。她也很清楚以后会因为给小叔子的治疗付出巨大代价,却依然顶着父母的压力出嫁.婚后,她和丈夫带着小叔子到北京打工求医,为小叔子治病倾尽心力,她对亲人的挚爱感动了医护人员,医院为她的小叔子免除了50万元的手术费用。经过近三十次的手术治疗,小叔子颜面逐渐恢复,如今,她正在为小叔子早日娶妻成家奔波着、她叫文碧华,网友们都称她为“中国好嫂子”——  相似文献   

10.
《时代风采》2014,(11):7-7
她是一位来自怒江州兰坪县的普米族同胞。六岁那年,她失去了父亲,带着只有三岁的妹妹,和还怀有身孕的母亲一起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她明白是什么让她的家庭陷入痛苦深渊:是病魔、是肿瘤!所以她决定要走出大山,去学医,去帮助千千万万和她一样的家庭!  相似文献   

11.
蓝莓之夜     
女孩把钥匙交给开店的男子,她幻想她的男友会回到这个分手的小店,他取回钥匙,四处寻她,然后他们重拾旧爱。虽然她言词激烈(她已知道他昨天和别的女孩在这里吃牛排),但事实上她已经原谅了他。  相似文献   

12.
《工友》2011,(3):29-29
《工友》编辑部:50岁的李阿姨是一名退休人员,退休后她应聘到我公司工作。工作了一年多以后,由于有了新的工作内容,她已不能胜任,于是公司通知她离职,她认为,公司违法辞退了她,要求公司给予经济补偿金,请问,辞退返聘人员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3.
春天的生命     
春天,一位学雕塑的大学生患了血癌。本来她有许多梦想,毕业了,开一间集休闲和创作为一体的雕塑吧。她还曾说过,她要到法国罗浮宫去,看看世界顶级高手创作的作品。可是,她没有机会了。她住进了医院,每天需要大量的金钱维持她的生命。同学们为她组织捐款,利用自己的专长,在城市的繁华地段进行义卖,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等手段筹措她的医药费,但仍是杯水车薪。就在绝望的时候,她收到了一位不知姓名的汇款,整整3万元,这个数目超过了学校和同学们所有努力到的数额。但两者加起来,离手术费用的距离仍很遥远。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她…  相似文献   

14.
一枚硬币     
我们的相识很自然,我的朋友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她是他的雇员。我猜她可能是大学毕业没多久,没什么阅历,才来这打工吧。后来,我们接触久了,我发现她业务非常熟练,有许多案子都是她一手办理的。有一次,我和她开玩笑说:“你业务这么好,可能在这做不了多久,就要自己开事务所了!”她脸上掠过一道阴影,摇摇头,苦笑了一下,说:“我这辈子,恐怕开不  相似文献   

15.
错过     
她和他一直同班,很偶然。直到中学毕业时,他去了北方一所大学;她去了南方的一家合资公司。他们一直通信。一年后的一天,他来信说:想告诉她一件深藏内心多年的事,他说一位女同学爱上了他,他也爱她,最想听的就是她的意见……她收到他的信非常忧伤,整夜未眠。第二天她给他写信,她想告诉他很多年来自己感情,意思也表达得非常明白。写完后她却把那封信撕掉了,而且一边流泪,她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最后在信上她只写了她的老板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台湾人。后来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可是再后来呢?10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他们见面了。…  相似文献   

16.
德军 《农村青年》2010,(9):56-58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因为在温总理面前说真话而引发了全国“讨薪风暴”,她也因此而一夜成名。她就是重庆市云阳县人熊德明。成名之后的熊德明远赴城里打工,然而却并不如意,最后她决定创业,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百余个项目……那么,几年过去了,“什么都不懂”的熊德明的创业经历了哪些曲折?她能成功吗?她的创业之路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7.
许玲子 《工友》2012,(12):13-16
前不久,周照仙收到了她第8份判决书。虽然这次她又赢了,但在她的脸上却丝毫看不到笑容。6年前,周照仙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在工作中被锯刀锯断,致使她再也不能干重体力活,为了向工厂讨要6万多元的工伤补偿费,她经历了多场官司,换了5个律师,支付的费用远远超出了向厂方索取的工伤补偿费,而她至今一分钱也没有拿到。  相似文献   

18.
编织美丽     
周曼 《农村青年》2010,(6):58-59
1968年,年仅17岁的龚君红进了卷烟厂当上一名操作工。不久,她便成了厂里的“名人”,她的出名是因为她有一手编织毛衣的绝活。她所织的毛衣款式新颖、图案丰富,穿在身上特别引人注目。厂里爱美的小姐妹纷纷找到龚君红,要她传授编织技艺。在她手把手地调教下,厂里很多女工都能织出花色各异的毛衣、长裙等。自己的编织技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龚君红的劲头更足了,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编织上,  相似文献   

19.
罗伟 《农村青年》2008,(1):44-45
她是湖北省十堰市的一位妙龄女孩。为了改变家庭的贫困,她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求职受挫之后,她剑走偏锋,学起了墓碑影雕。出师后,她来到重庆,在一家公墓找到了工作,每天与墓碑、遗像和钢钻打交道,并且成为重庆首位墓碑影雕师。  相似文献   

20.
岑大明 《农村青年》2010,(10):24-27
一场怪病使她失去手掌和脚掌,成为“无掌”女孩,宛如安徒生童话里的“美人鱼”。因为自卑,她的心里暗淡无光。这时,一位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的一封封来信点亮了她的心,激励她考上了大学,爱情也在他们的心里滋生了。然而,同样因为自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