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重民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的目标和做出的承诺。  相似文献   

2.
乔树江 《奋斗》2008,(12):27-2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按照这一要求,双城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提出的一个伟大理念。和谐社会无疑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社会文明状态,体现了经济和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江淮》2008,(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表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为我们党的神圣任务和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6.
姜岩 《新长征》2009,(2):24-2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既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又为今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国情、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及十七大精神,从解决重点民生问题入手,加快构建和谐辽宁。使老工业基地的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社会的安全感、安居感和正义感普遍增强。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并且就解决教育、医疗、  相似文献   

10.
《理论与当代》2007,(12):56-58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提出民生“五有”目标是十七大报告的最大亮点,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胡锦涛总书记近日在内蒙古考察时进一步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出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使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过程“成为推动改善民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求实》2009,(Z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为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和突出特点就是对社会建设作出深刻阐述和重要部署,这反映了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任何建设都离不开人才。同样,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加强社会建设,迫切要求我们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人》2008,(1):19-20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礼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民生问题的提出,彰显中国共产党立党  相似文献   

14.
完善社会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只有立足改善民生,才能使中央在教育、就业、医疗、劳动保障、住房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领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真正从政府文件转变为百姓享受得到的实惠。面对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凝聚民心,加大民生宣传力度,营造和谐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执政党对民生的高度关注,表明加强和  相似文献   

18.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战略部署。改善民生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把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把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全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和努力实现的伟大目标。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