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展 《法制与社会》2011,(7):22-23,28
在日益强调关爱并保护未成年人的今天,面对日益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犯罪与刑罚之间似乎出现了矛盾或者不相适应。有些人形式地理解"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内涵,并将其误解为通过减少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以及减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就能达到保护未成年人并且预防犯罪的目的。然而,这种"过度轻刑罚化"的趋势是否契合根治未成年人犯罪的现实需要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面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联合国和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刑罚制度的法律。我国也相继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并探索在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刑罚制度。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完善未成年人刑罚制度,本刊专门组织专题,就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观念与刑罚制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对未成年犯罪人的刑罚适用方面,如何针对其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定罪量刑,一直是司法实务界所思考的问题,如量刑坚持什么原则,在无期徒刑、缓刑的适用方面有何特殊要求,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等等。在此,本刊特组织"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问题研究"专题,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罚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采取有效的司法措施,对于教育挽救未成年犯罪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继2002年2月发布了《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之后,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又对其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  相似文献   

5.
牛伶 《检察风云》2013,(10):72-73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明确提出应对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未成年人的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而事实上,早在七年前,为了避免曾经的刑事处理经历对失足未成年人的求学、求职造成影响,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检察科(以下简称"未检科")就已经在不断地探索"感化、教育、挽救"失足少年的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但由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我国一向秉承"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不起诉制度是针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可塑性,通过法律与社会的综合力量,来达到矫治目的的一种理性选择。对未成年人轻微犯罪非刑罚化处理是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具体体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不起诉制度在执行中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没有专门设置针对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的程序,因而在执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拟就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若干问题进行思考和探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 而且出现了手段成人化、年龄低龄化、犯罪暴力程度加剧等特点。据统计,2004年全国判决生效未成年犯罪人数比2003年增长19.05%。2005年1月至 7月又比2004年同期上升23.96%,已经出现利用计算机网络诈骗、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新犯罪类型,未成年人犯罪的增多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然而,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与成年人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需要受到特殊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对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实行特殊的刑罚原则和特殊的刑罚制度。为此,本刊记者就未成年人刑罚的相关问题专门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中国犯罪学会理事赵宝成。  相似文献   

8.
王玫 《法制与社会》2012,(33):43-44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二百七十五条则明确规定了有条件的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即"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初步在我国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201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对该制度的实施进行细化。意见结合新修订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出建立犯罪人员信息库,完善犯罪人员记录的实施意见,其中也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实践提出要求。经过对未成年犯管教所、社区矫正机构、人民检察院等机构的实地调研,本文尝试提出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激增,成为了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社会问题。本文就如何积极有效的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如何才能更好的应对未成年人犯罪后的刑罚问题,对未成年人用刑又有哪些特殊之处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入,对未成年犯实行“非监禁化和非刑罚化”成为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展趋势,目前对于如何贯彻和实施对未成年人的非监禁处置和非刑罚处罚等问题尚缺乏相应的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十三条规定,过失犯罪、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及犯罪后有明显悔罪表现等情形可以不批准逮捕决定。但这些规定只是针对案件的事实和他们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等实体问题作出的,对于不是案件事实但…  相似文献   

11.
白龙 《法制与社会》2012,(29):69-70
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不论是从思想、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都处在成长阶段,在当前社会变迁和急剧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成年人犯罪大幅上升已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事实.随着未成年人犯罪数量的大幅上升,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日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笔者深入诸城市人民检察院对该市近四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如何发挥检察职能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等作了粗浅的探讨,以期对解决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苏童 《法制与社会》2011,(18):281-282
当今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我国出台了许多措施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未成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需要在适用刑法时候给予特别对待,需要刑事政策给予特殊的规定,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特殊的关注。本文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如何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进行了设想,以使我国刑罚体制更加人性化,在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使公平与正义的理念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确定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年龄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满××周岁。 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把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作为重要事实予以查清。法律文书中要写明未成年被告人出生年、月、日。对于未成年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没有查清,而又关系到应否追究刑事责任和判处何种刑罚的公诉案件,应当退回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相似文献   

14.
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是刑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内地与台湾地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都规定了非刑罚处理方法,但是无论是对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者实施危害行为所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还是对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之未成年人犯罪所规定的非刑罚处罚措施,两岸相关的规定都不尽相同。台湾地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从宽处理规定得比较具体,在刑罚种类和刑罚裁量的适用等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规定,这些特殊规定对大陆刑法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家庭缺失或缺少家庭温暖或是失于管教等多种原因,极易让未成年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年,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话题,而如何正确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次,笔者将带你走进玉林市玉州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检察院"),一起体验检察院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别样"关怀"。  相似文献   

16.
挽救未成年人犯应抓好“四个环节”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检察院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严重,再犯罪现象比较突出,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院除做好犯罪未成年人的免诉帮教工作外,还注重对起诉案件的未成年人犯进行帮教,使对未成年人犯的教育、感...  相似文献   

17.
正如何在检察环节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力度,是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面临的难点,亦是检察工作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本文以某区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情况为研究范本,从中查找不足,并提出可行性对策。一、调查情况分析根据笔者调查,2009年至2013年上半年,杭州市某区人民检察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97件467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内地、香港与台湾地区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都规定了非刑罚处理方法 ,但无论是对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者实施危害行为所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 ,还是对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之未成年人犯罪所规定的非刑罚处罚措施 ,我国现行《刑法》都需要学习和借鉴香港特别行政区刑法和我国台湾地区所谓的“刑法”的经验。完善我国内地未成年人犯罪之非刑罚处理方法立法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调整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二是增设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采取分散式模式,注重对未成年人利益的保护,强调刑罚的宽严结合,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从宽处罚、刑罚和非刑罚处置措施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也存在立法简单、分散和严厉有余而宽和不足的缺憾。我国应当在刑法典中设立有关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专章,明确并适当调整未成年人相对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范围,降低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20.
龙渊 《法制与社会》2012,(15):79-80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伴随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而呈现出类型多样化和低龄化的趋势,花都区人民检察院根据本区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积极与各类学校联合举办"法制进校园"教育活动,与法院之间建立例会制度,同时参与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教育工作,切实让司法部门、学校、家长、社会之间建立起长期协作机制,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