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开林 《桂海论丛》2002,18(6):40-42
领导干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当好表率,是公民道德建设对共产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是新形势下重塑道德新风尚、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需要和重要体现。发挥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带头作用 ,应着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拒腐防变、严以律己 ,接受监督、强化他律 ,践行宗旨、改造世界观 ,开拓创新、当好表率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原因,并从理论上提出搞好公民道德建设应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道德他律与道德自律并重、制订道德建设与公民素质评价体系三方面入手,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建设规律略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而艰巨的社会工程 ,要使这项工程顺利进行 ,需要我们对其建设规律进行探讨和把握。笔者认为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有 :利益激励与心灵启导相结合规律 ,遗产继承与实践创新相结合规律 ,多层性与一元性相结合规律 ,自律性与他律性相结合规律。  相似文献   

4.
杨柳  徐新 《理论月刊》2002,(12):52-54
以人为本,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现实发展,这是由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由公民道德建设实践活动的价值目标决定的,也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理性思考和目标提升。在道德实践中,要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既见“物”又见“人”。  相似文献   

5.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是“以德治国”方针的落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样,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不能奏效的。必须通过诸多因素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才能使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应有的成效。在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对公民道德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传媒在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问题上应做出自觉的、理论性的探讨,并将其付诸实际。  相似文献   

6.
多元价值观下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凸现,探索多元价值观时代下,公民道德建设的新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定位超越了局部的共同体而形成了广阔的公共领域,要在多元社会的价值共识差异基础上形成共同认识.在此基础上,多元价值观下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选择要从人与自然、人自身及人与社会等多种维度来建构.  相似文献   

7.
张宏 《前沿》2010,(10):60-62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它不仅适应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发展要求,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也体现出了公民道德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构成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也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公民道德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体系;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建立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9.
公民道德建设的时代意义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威威 《桂海论丛》2005,21(3):67-69
公民道德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宗科 《桂海论丛》2002,18(2):59-61
网络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公民道德建设 ,要有先进阵地意识 ,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块阵地 ,建立一批公民道德网络阵地建设队伍 ,充实公民道德网络阵地建设的内容 ,抵制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思想的侵蚀 ,推进公民道德网络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周典典 《传承》2014,(9):72-73
当前,公民道德的缺失有西方腐朽思想冲击、学校德育错位、法制监督不力等原因。政府、社会、学校各个主体之间要协调配合,坚持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社会道德建设与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道德建设知行统一。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2.
革陋习树新风是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要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内容,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革陋习树新风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努力完成。革陋习树新风,首先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和舆论导向的作用。广播、电视、报纸、刊物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对公民道德观念的影响形成,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所有大众媒体特别是代表国家主流媒体,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宣传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方向的道德行为和时代楷模的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抵制、抨击各种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和生活陋习,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抵制假丑  相似文献   

13.
道德法治化: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道德建设的特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桂芝 《湖湘论坛》2002,15(6):22-24
社会进步必须以人类精神文明作为强有力的支撑,而精神文明建设更须以公民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作为基石和底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进程中,从未放松过思想道德领域的建设。然而,客观地说,其效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公民道德领域出现了种种紊乱和“滑坡”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公民道德素质离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距较远。何以事倍功半?值得认真反思。笔者认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困难性认识不够,仅仅靠宣传教育,完全凭借公民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4.
当前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民道德人格的缺失。道德主体制度是公民参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法律保障,是道德主体地位的基本权利表现,是健全公民道德人格的社会基础。道德主体制度建构实现了道德建设的法律制度支撑,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的互动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02,(6):1
去年10月下旬,党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这是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的重大举措。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努力形成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全面开展社会  相似文献   

16.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境界,升华公民道德情操,本刊特邀请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现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境界,升华公民道德情操,本刊特邀请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现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8.
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和任务。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形势,奠定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认识基础;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化,打牢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文化基础;抓好系统工程建设,构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客观基础;依托社会团体组织,扩大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境界,升华公民道德情操,本刊特邀请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现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境界,升华公民道德情操,本刊特邀请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现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