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青年》2003,(10)
雨:我是一名大一学生,自从进入大学以后,我感到非常自卑。我们学校和系里经常开展一些活动,我总想参加,可总也不敢去,因为我怕失败。上个星期学校公布了一批获奖的学生名单,并给这些学生发了奖学金,其中有一个是我的高中同学。说实话,在高中,她学习并不比我好多少,但是高考时,她比我的高考分高30多分,这回期末考试她竟然得了二等奖学金,而且还被评为优秀团员。我感觉她的进步真是飞速,真令我惊讶。也许她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我多,可是我花的时间也不少啊。为什么我却不如她呢?当初我在高中时的学习成绩在同学们当中是“鹤立鸡群”,如今却成了…  相似文献   

2.
正"我仍然很感激他"笔者很早以前就得知吕恩的前夫是吴祖光先生,但是一直没有也不便向她提起这件往事来。等她到了晚年以后,在一次不经意的交谈当中,才听到了那真实、生动、深刻、得体的叙述——"我仍然很感激他!"这是吕恩说出的第一句话,也是最重要的一句话。接下来,吕恩非常平静地说着:"吴祖光和新凤霞结婚以后,生活美满。我就淡出了。"吕恩停了一下,"我在1938年去重庆的时候,就认识吴祖光了。我从老家江苏常熟  相似文献   

3.
一、今年赴日留学奖学金情况如何? 目前,日本对在日语学校学习日语的“就读生”设有奖学金和减免学费制度及对留学生设有各种奖学金和减免学费制度。其“学习奖励金制度”金额是:本科生46000日元,今年名额4400人;研究生67000日元,今年名额1900人;民间提供的奖学金从8000到15万日元不等,今年名额为2600人;地方政府提供的奖学金从5000到  相似文献   

4.
喜欢丰子恺     
正一没来由地喜欢上了一个老爷子,那大约是1982年的事。这老爷子是画家、佛教居士,同时也是一位散文作家。我开始喜欢他时,他已去世七年,所以他永远不可能知道我对他的感情,还有一种由衷的感激。正是他使我意识到平和的散文所具有的性格魅力,并进而了解到艺术、宗教和童心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5.
里夫人的学生时代生活非常贫困,但她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波兰的“亚历山大基金会”颁给她600卢布奖学金资助她去法国深造。4年后,居里夫人在研究钢铁磁化技术方面获得成功,法国科学协会发给她一笔酬金,她用这笔钱购置了一些实验仪器供研究用,剩下的钱她全部寄给“亚历山大基金会”。她在附信中说:“我把你们给我的奖学金当作光荣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最初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将这点钱给另一位生活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居里夫人用自己高尚的行为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故事,她的作法曾被后来的人们称作回报的典范。居里夫…  相似文献   

6.
感激     
人与人之间需要感激。感激出自内心,它是一股力量。它是一条清澈的水流,也是一束灿烂的阳光。是人间“真善美”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7.
我是北川中学校长刘亚春。站在这里的,只是我一个人,但在我身后,是北川中学的3500多名师生和他们的父母亲人。此时此刻,距离“5.12”那个悲惨的日子,已经720天。在这里,一是为了表达我对所有在“5.12”罹难的学生和老师的深切怀念,二是要表达我对所有关心、帮助过北川申学的爱心人士的衷心感激。  相似文献   

8.
姜灵竹 《新青年》2004,(9):29-29
朋友旅美一年,回国后跟我讲了一个观点,即是美国人大都是"带着感激之心生活".譬如,在美国,你如果当众打了一个喷嚏,你应该立即再跟着说一声"对不起",你周围的人这时会说"上帝保佑你".然后你会说"谢谢你".他们然后再说"没关系".朋友讲这些的时候明显地带着赞赏之情,我却不大以为然:国人不也是心怀感激,礼仪周全么?比如请客、送客,不常是三请三接,十里相送么?朋友摇头曰:那是亲朋好友间的情谊,对陌生人呢?  相似文献   

9.
疼痛的脐带     
安宁 《新青年》2013,(6):37
故乡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大约是一根一生都不会被剪断的脐带,爱也罢,恨也罢,它终归是连着自己的生命,你若是真的挣断,那种疼痛,或许终生无药可医。许多年以前,还是少年的时候,一直想要挣脱掉故乡,我想尽办法,希望飞离它的怀抱。在很多人都抨击高考制度的时候,我却一直对助我远离故乡的高考心存感激。  相似文献   

10.
我终于明白了,许多年来我是多么错误地轻视了自己我把美丽看成了女人生活中的唯一上帝没有亏待我它没有给我美丽却用智慧和能力补偿了我甚至感激我的丈夫他让我终于知道了我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妻子我能够给我钟爱的人所有他所希望的爱女人真是需要男人才能彻底成熟  相似文献   

11.
张可生与我同一寝室.远在高一入学之时,他就已经成了系里的风云人物.代表优秀新生发言,入学生会,被评为积极分子,特等奖学金,等等,无一不是非人类所干的事件.  相似文献   

12.
(一)我和马丽在美容院的床上喷雾,她的脸上涂了一层海藻泥,据说十分美白。女人嘛,总希望自己白了再白。一白遮九丑。何况,马丽并不丑。我也不丑。丑女人做不了有钱人的太太。我和马丽嫁了有钱人,所以,在别人还在四处找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时,我们已经住进了城市中的富人别墅区,坐在宝马车中赶去听音乐会。我和马丽说,我总算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女人做什么都可以错,但嫁人一定不能错。因为不仅仅是长期饭票的事。所以,我常常会感激我的美貌,还有,骄人的学历,这样的包装让我嫁给了林家辉,让马丽嫁给了陆依民。他们都是让女人…  相似文献   

13.
买房者     
A我接待美女甲甲的时候,她正以为自己付出的和得到的恰好重叠,她的脸总是如花绽放,像个不折不扣的幸福女人。她初中毕业,从打工妹到台湾企业的打字员,再到该企业某台湾人的二房,也很有些坎坷。一些在大陆的台湾男人对很多纯良美貌的少女下手,同时那些纯良少女也因为得到一套房产和几笔钞票对其感恩戴德,当然另外感激的还有一批房产开发商。  相似文献   

14.
陈妙 《东南亚纵横》2001,(10):20-21
“嗨,想见法裔马来文专家苏尔梦吗?我请你与贵谊吃午餐,与苏尔梦会面。”廖裕芳博士突然来电相邀,于是我见到了久闻大名的苏尔梦博士。她多年来常常出席马来西亚、印尼各地举行的马来语言文化聚会,提呈论文,论述她研究印尼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裔马来文学的发现和心得,是这方面的权威之一。我常常在马来文化圈里听闻她的名字,但未曾见过她。 见面时,我用马来话向她问候,她却回答我华语,令我吃了一惊。原来,她在法国Sorbonne大学法律和经济学系毕业后,于1964年获得奖学金,与夫婿德尼斯·隆巴德(Denys omba…  相似文献   

15.
说出你的爱     
肖峰 《新青年》2005,(9):40
我来北京打工三四年了,我曾受到过许多好心人的资助,但自己从未堂堂正正地说过一句感谢话,“谢L is谢”两个字不知怎地就是从我口里说不出来。刚到这个小学,就冷不丁地收到许多老师捐赠的衣服,当我开口准备道谢一声时,竟不由喉头一热,“谢谢”两字终究没能说出口。我分明感到自己是被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了。我没说“谢谢”,这些老师并不介意,她们仍旧接二连三地为我送这送那。既然她们一直不介意“谢谢”这两字,那我就一直不说。其实,我何尝不从内心感激她们呢,只是觉得自己从小生活在没有“谢谢”的小山沟里,今日非得一改口径,文明两句,倒显…  相似文献   

16.
安宁 《新青年》2006,(9):33
冬天来的时候,我换掉离公司很近的一个房子,按姨妈的意思,搬去与刚读大学的表妹栀子同住。对于我的到来,栀子没有表示出丝毫的感激或是开心。尽管她第一次来北京,一切都不熟悉,急需有人来给予她切实的帮助和指导。而且她刚刚从一场依然让她心生恐惧的入室抢劫中走出来,很希望在寂静寒冷的夜里醒来的时候,身边能有个知心的朋友或是怜惜自己的亲人。我已经好多年没有见过栀子,但对姨妈的敬意还是让我很轻易地就原谅了她的冷淡。我想或许过一段时间,我们彼此就能互生好感了吧。  相似文献   

17.
我亲身感受到“福建省荣誉公民”第一人的黄仲咸老先生的崇高人品和过人威望,是近在眼前的同事小陈就曾获得过他颁发的奖学金。同时,远在千里的他多次应国务院邀请参加国庆观光团上北京天安门观礼、翻看港刊资料,眼光更不禁久久停留在称他为“罕见的奇特人物”这句话上。  相似文献   

18.
*我于2006年获得法国政府一笔高等奖学金,从同年11月24日~12月23日①到法国访学。期间,我有幸参加了法国有史以来首次非洲学者的大聚会。此次聚会在巴黎的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举行,会期三天(2006年11月29日~12月1日),聚会的宗旨是加强从事非洲研究的学者间的联系和思想交流。因其是一次研究者的聚会,以及各种思想和意见的会合,所以这次聚会被称为“非洲研究的网络系统在法国的第一次集会”。会议期间,被列入发言名单的学者达250人次,每天均有100多人与会。与会者除了法国学者之外,还有一些来自荷兰、意大利、英国、美国、肯尼亚和塞…  相似文献   

19.
编读面对面     
一桌两椅两咖啡,此非酒吧胜酒吧。“编读面对面”随时欢迎你有空来坐坐。在这里,文章的瑕瑜、刊物的定位、栏目的设置、阅刊的感受、购阅的有趣故事─—一切与《东南亚纵横》相关的话题,都可成为你我面对面的谈资。提起你的笔,记下你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说出你的感受,提出你的疑问,我将选择其中精彩的篇章“贴在网页上”,与各位一起感受快乐,交流观点。同时,我将向所有走进“编读面对面”的读者朋友,赠送新刊一本及东南亚国家小礼品一份,以表感激之情。等候你的光临,倾听你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编读面对面     
一桌两椅两咖啡,此非酒吧胜酒吧。“编读面对面”随时欢迎你有空来坐坐;在这里,文章的瑕瑜、刊物的定位、栏目的设置、阅刊的感受、购阅的有趣故事──一切与《东南亚纵横》相关的话题,都可成为你我面对面的谈资。提起你的笔,记下你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说出你的感受,我将选择其中精彩的篇章“贴在网页上”,与各位一起感受快乐,交流观点。我将向所有走进“编读面对面”的客人,赠送新刊一本及东南亚国家小礼品一份,以表感激之情。等侯你的光临,倾听你的心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