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雪 《前沿》2010,(3):198-200
《斗争》是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是党指导苏区斗争的综合性刊物。它和《红色中华》、《红星报》、《青年实话》一起,当时被誉为中央苏区出版发行的四大红色报刊。《斗争》中记录了一系列中央苏区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当年中央局对于此类重大事件的政策方针,也对今天党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1933年初,中央苏区政府在江西瑞金刚刚成立不久,就在当时的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专门开辟了"突击队"、"铁棍"、"警钟"等专栏,与腐败现象和不良风气作斗争,还有一个栏目干脆叫"可耻的黑板",负责曝光反面典型,批评各种错误现象,组织讨论,明辨是非,在苏区政府和  相似文献   

3.
李杰  ;赵红志 《传承》2014,(5):34-36
《红色中华》报是中央苏区时期影响最广、发行量最大的报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以贯之的群众性方针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作者队伍的群众性、文章风格的群众性和报刊发行的群众性,共同构成了《红色中华》报群众性的基础。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时,探讨《红色中华》报的群众性,作为对当前活动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央日报》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党中央机关党报。1928年2月1日于上海创刊,次年迁至南京,1937年12月13日因南京沦陷而停刊。1938年3月在长沙复刊,同年9月迁往重庆,其问又以《重庆各报联合版》《中央日报扫荡报联合版》的形式出版,1945年9月迁往南京复刊,1949年4月23日在大陆停刊,在大陆出版共22年,是当时最重要的官方报纸。  相似文献   

5.
史海一勺     
《乡音》2011,(10)
党的第一份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公开发行的中央机关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蔡和森、彭述之、瞿秋白先后担任主编。陈独秀为它题写报名、撰写发刊词《本报宣言》。该报为16开本,主要发表时事政治评论文章,以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群众斗争为主要任务。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  相似文献   

6.
“人民之友”的《人民报》为了维护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旧政协)通过的五项决议和国共《停战协定》,积极投入当时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解放行动委员会于1946年3月1日在香港创办了中央机关报《人民报》。由丘哲任发行人,李伯球任社长。它一...  相似文献   

7.
反帝斗争的战鼓──简评一九三○年春红八军创办的《工农兵》报王笠夫1929年冬和1930年春,在邓小平等人领导的百色、龙州起义凯歌声中诞生的红七军、红八军,先后创办了自己的机关报──《右江日报》和《工农兵》报。这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各地...  相似文献   

8.
正1944年初,第三党为适应民主运动的需要,在半山新村成立《中华论坛》社。由于当局阻挠,从申请登记到出版,拖了一年多时间,经过不断斗争,并在各方协助下,1945年2月1日,《中华论坛》半月刊正式出版。章伯钧任主编,王深林、严信民等人担任编辑。创刊号的刊首"中华论坛"由刘宗宽书写。该刊以"全国人民的喉舌,民主政治的号角"宗旨,发刊词表明"要站在人民的地位,为民族民主革命双重任务的彻底完成,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的伟大前途,努力尽责"。《中华论坛》邀请共产党、民主党派和各界知名人  相似文献   

9.
为巩固报刊治理成果,坚决防止出现反弹,中宣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2004年2月6日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政部门报刊征订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央和地方党报党刊(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省委机关报、省委机关刊,地市  相似文献   

10.
《公安教育》2017,(3):1-1
《人民公安报》2017年2月22日报道:全国公安机关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于2017年2月21日召开。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郭声琨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警,进一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深入,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过硬公安队伍,努力以改进作风、严明纪律、惩治腐败的优异成绩向党的十九大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相似文献   

11.
《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在东京创刊,发行至二十四期(一九○八年十月),为日本政府查禁;一九一○年初,秘密复刊两期。前后共出刊二十六期。《民报》是当时出版的革命刊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刊物。孙中山曾高度评价说:“同盟会成立未久,发刊《民报》,鼓吹三民主义,遂使革命思潮弥漫全国,自有杂志以来,可谓成功最著者。”  相似文献   

12.
李雪 《前沿》2010,(14):135-137
本文通过对中共苏区中央局机关报《斗争》中关于思想、路线斗争,特别是关于反"罗明路线"斗争的文章的研究,了解当时苏区的党内思想路线斗争的具体历史情况,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为今天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1951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祝越南劳动党成立》的社论,社论明确指出:“为成立越南劳动党而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已于二月十一日到十九日在北越某地举行。这个大会通过了越南劳动党对越南全国人民的直言,越南劳动党纲领,越南劳动党党章和关于党的工作的决议,并选出了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越南劳动党的成立,是越南人民解放斗争的重大收获。我们热烈地祝贺越南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这个胜利。”同年3月11日,越南 《人民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越南劳动党致电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消息,正式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89年2月2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89年8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1989年2月21日  相似文献   

15.
贾晓明 《黄埔》2024,(1):84-88
<正>1926年5月25日,《国民革命军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日刊》更名《黄埔日刊》,扩大发行。该报的编辑工作由军校政治部负责,共产党员安体诚担任主编,恽代英、萧楚女等是主要撰稿人。《黄埔日刊》的印刷工作,由饶来杰具体负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黄埔日刊》这份主要由共产党人编辑的报纸,最多时日发行达4万份,在黄埔师生、国民革命军和群众中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6.
刘志靖 《求索》2012,(8):126-128
《布尔塞维克》是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10月24日在上海创办的中共中央理论机关刊。《布尔塞维克》编辑委员会主任先后由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沈泽民、张闻天担任,他们对《布尔塞维克》舆论宣传的导向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布尔塞维克》的编撰群体主要由中共中央各委员以及各地方党的主要领导人组成,通过考察他们的政治立场、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等,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该刊的宗旨、理念以及中共早期的政治宣传导向。  相似文献   

17.
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 神秋石 1987年2月3日 《人民日报》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就 是否定中国绝大多数 人的利益晓海 1982年2月4日 《北京日报》 作会议上的讲话钟继文 1987年3月4日《人民日报》发扬雷锋精神立志为人民服务 社论1987年3月5日《中国青年报》为什么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胡绳1987年3月5日《人民日报》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容否定 —评方励之的几个错误观点 江北明1987年3月11日《光明日报》严格掌握政策是为了保证这场斗争更健康地发展 下去 本报评论员1987年2月7日《光明日报》“全盘西化”论的思想根源 云石汉1987年2月…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张晚报是上海《泸报》试办的《夜报》,它是1882年(清光绪八年)创刊的,距今已有100多年了。 据蔡尔康回忆当时《夜报》的编排情况说:报纸首先是论说,其次是皇帝的“圣旨”,各省各地的新闻,然后才是本埠新闻和副刊。新闻一般都是没有题目,零碎的消息是按省市集中起来  相似文献   

19.
《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军中央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创刊于瑞金。红军长征中,遵义会议以前,由邓小平同志负责编辑;遵义会议以后,由陆定一同志负责编辑。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8月,《红星》报共出版长征专号28期。对长征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长征途中的“红色号角”。  相似文献   

20.
史要回放     
《传承》2004,(1)
《救亡日报》桂林复刊1939年1月10日,《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该报原是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1937年8月淞沪抗战时创办。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同年11月,上海沦陷后,报社迁往广州,1938年元旦在广州复刊。10月广州沦陷后再迁至桂林。当时,报社的中共支部由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处长李克农直接领导。该报切实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宣传团结抗战、全民抗战、民主进步为宗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报纸远销湘、粤、赣、川、滇、黔等省及香港、南洋各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该报于1月28日被迫停刊。西南剧展在桂林举行1944年2月1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