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论警民关系     
李波 《法制与社会》2012,(5):124+132
随着民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警民关系越来越被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所重视。警民关系是当今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处理好警民关系是做好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基。在当前社会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交织凸显,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增加,这对于公安机关以及各层干警是个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并逐步消除影响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努力提高群众对警察的满意度,这对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密切警民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大局,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雪晨  艾峰  田震 《法制与社会》2011,(36):142-143
在国家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良好的警民关系是警务工作的基础,决定着公安工作的成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矛盾也进入了集中爆发期,警民关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因素有来自社会的因素,也有公安机关自身的因素.本文对警民关系的现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对公安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公安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满足人民群众新要求,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是公安机关履行好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夏开江 《法制与社会》2013,(24):182-183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社会冲突加剧,公安机关作为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的维护者,将承担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和谐警民关系是开展警务工作的有效前提和保障。但现阶段各个地方时有群众砸警车、烧警车、打警察的现象发生,群体性事件多发,对警民关系的影响极其恶劣,对此必须找出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原因,根据原因制定出相对应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才能有效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相似文献   

5.
建立新型警民关系公安机关应采取的对策(一)摆正观念,完成时代赋予新型警民关系的任务党的政策,国家现行法规,上级公安机关对建立新型的警民关系新的要求。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济南交警时指出"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题词,给新时代警民关系注入了新的内涵。应把它视为一条方针,放在突出位置。陶部长要求公安机关将"热情服务"作为一切职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讲求职业道德,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也是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警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是党和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是带有职业和部门特点的犯罪行为,不仅是对法律尊严的最大亵渎,也是对依法治国的最大破坏,直接危害的是国家权力的公信力,影响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因此,查找发案原因,规范执法行为,对有效地惩治和预防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丽英  李艳 《法制与社会》2012,(22):140-142,148
公安信访工作是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警民关系建设和谐与否的晴雨表,是关系到公安工作全局与公安机关形象的重要课题。因此,积极探索、研究、建立公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对于解决好公安信访问题,推动信访工作良性循环,促进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下,警民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警民关系的不和谐将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现阶段,公安机关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重视度不够,警民之间存在信任危机,产生了隔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因素,并提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武浩 《法制与社会》2012,(6):266-267
公安情报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参谋作用、宣传教育、社会咨询、稳定民心、引导舆论.建设和谐警民关系主要依靠人民警察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公安机关做好宣传工作,不遗余力地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这两方面的努力.充分运用公安情报的社会服务功对此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赵健 《法制与社会》2011,(12):182-182,185
警民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顺应形势变化、满足发展所需的必然之举。当前,警民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需要我们用辩证的方法来分析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规律性,用发展的思路来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创新跨越,立足主体挖潜,激发客体参与,加强媒介沟通,找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最佳切入点,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1.
罗枫 《犯罪研究》2008,(4):17-24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和平时期,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维护稳定、惩治犯罪、控制治安,如同用兵打仗,必须斗智斗勇。当前,上海社会治安总体保持稳定,但治安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还大量存在。而公安民警占人口总量的比例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警力增长空间有限。上海公安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走内涵式、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即更加注重警力使用的成本和效益,更加注重公安谋略的研究和运用,更加注重提高广大民警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战术水平,在科学用警、高效用警、出奇制胜、以智取胜上动脑筋、下功夫,切实提高民警的谋略水平和应变能力。本文借鉴“孙子兵法”的基本原理,就如何运用谋略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管理作了一些理论探索,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面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公安机关应当以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维护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以人为本,进一步明确警察的法律地位和政治角色,规范健全各项警务制度,内外同步协调发展,促进警务规范化建设,实现公安队伍的长效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李冬 《行政与法》2014,(8):85-88
警察群体是我国诸多机关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卫国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警察权益的保障是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更是维系国家执法权威的关键。但目前暴力抗法、暴力袭警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地侵害了警察的人格权、健康权甚至生命权。本文分析了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现状,并结合国外警察权益保障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董如军 《政法学刊》2004,21(6):18-20
警务战术是指人民警察指挥员对所属警力在执法中侦查、逮捕违法者的组织与指挥的警察行动。警务战术训练是警察实战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是对警员法律、体能、技能、战术、心理、社会"六合一"的综合训练,使之达到和谐发展,以便提高能力,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叶氢  肖定东  刘艳 《政法学刊》2006,23(5):14-18
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发展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警察作为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力量,加强对警察公共关系的研究是公安机关更好地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迫切需要。警察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扮演维护社会秩序、保证公共安全的的角色,运用警察公共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是可行的,开展警务公关的具体措施包括:牢固树立舆情观念和公关意识、严密舆情控制、及时开展应对公关及必要时现场喊话公关等。  相似文献   

16.
张淼  孙常平 《政法学刊》2011,28(6):101-104
特殊的任务和使命使反恐基层一线的警察承受着较大的职业压力和职业风险,而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源和应激源又完全不同于其他的警察,因此探索反恐基层一线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对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工作效率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ough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effect of ethnicity on perceptions of the police, few studies had focused on Latino immigrants. Using research conducted in an immigrant rich area,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ossibility that determinants of attitudes toward the police differ across immigrants and non-immigrants. Using several statistical techniqu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variables (e.g., age, gender, contact with the police) as well as those most associated with immigrants (e.g., language proficiency, religiosity, residential stability). Other variables used to assess various social processes (e.g., social cohesion, informal social control, neighboring and civic behavior) were also included. The findings revealed variations in determinants of attitudes toward the police between immigrants and non-immigrants, and suggest distinct social processes may account for these difference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oth researchers and policymakers must expand their breadth to more fully understand immigrant attitudes toward the police.  相似文献   

18.
警察体育是警察警务工作且特殊育警实战训练方式。中国警察体育其目标定在警察体育与警务实战强警的塑造,以促进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为依托,建设我国特色警察体育学科教育训练体系,警察训练理论与公安实践相结合,以提高警察战斗力,增强实战体能、掌握警察技能和警察战术应用,才是我国警察体育发展的主要内涵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李若菊 《政法学刊》2007,24(6):102-104
社会热点问题是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新形势下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部门,只有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握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稳定的关联性,明确社会热点问题预警工作的重要性,落实社会热点问题预警的各项工作措施,才能有效完成维护社会稳定、保卫和谐社会建设战略目标实现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20.
孙洪波 《政法学刊》2013,(5):118-122
社会正义是指在一个社会内分担责任、安排社会地位、及社会资源分配上符合正义的原则。社会正义观理论要求政府公平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新型的社会正义观要求政府职能由过去注重政治统治职能向社会管理职能转变。警察权的职能也必然随着政府的职能转变而转变,弱化政治镇压职能、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由监管者走向服务者。这种职能的转变将对警察维护社会秩序,进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并最终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