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瞭望》1999,(47)
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达成双边协议。长达13年的关于中国“入世”(1995年以前为“复关”)问题的中美双边谈判终于落下帷幕。国内外舆论对此反应积极,普遍认为这一协议体现了“双赢”原则,不仅对促进中美两国贸易的发展有利,对世界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说,中美达成协议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说是最关键性的一步。世贸组织虽有134个成员,但美国是最大的经济体,它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同美国结束谈判实际上清扫了中国加入WTO的最大障碍。这次谈判,江泽民…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入关键阶段●本刊特约记者陈维斌日内瓦专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作组第五次会议开始涉及市场准入和服务贸易的开放,这表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中国代表团在会上宣布了中国政府在进一步降低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和取消...  相似文献   

3.
与美国签署有关俄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标志着俄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俄罗斯和美国11月10日宣布,两国已经就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协议的所有原则性条件达成一致,双方计划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签署上述协议,与会的俄美两国总统届时将出席签字仪式。业内人士认为,俄美就此问题达成一致具有深刻的政治背景,标志着俄罗斯消除了加入世贸组织的最大障碍,距离“入世”的目标越来越近。持续8年的“拉锯战”俄罗斯于1993年正式申请加入世贸组织(当时称“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并于1994年开始相关谈判。在过去十多年马拉松式的谈判进程中,俄美两国为就俄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一致进行了多次双边谈判,这一谈就是八年。  相似文献   

4.
吴宇  陆斌 《瞭望》2001,(25)
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近日在上海圆满结束。这次会议虽然只有短短的6月7日、8日两天时间,但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大会主席、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石广生总结说,会议进一步推动了亚太经合组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活动的开展,从而为今年10月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在此次会议上,中美双方己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多边谈判遗留问题达成全面共识,为本月底在日内瓦举行的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第16次会议,加快结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实质性谈判创造了重要条件;会议重申了亚太经合组织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强烈呼吁世界贸易组织在2001年启动新一轮贸易谈  相似文献   

5.
从1900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到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通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时间整整一百年。中国加入WTO与百年前的“门户开放”政策有着本质区别“。门户开放”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破坏中国主权与独立的反动政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克林顿政府的外交政策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郭立新 《团结》2001,(2):20-22
中国自1986年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以来,至今已近15年,其间进行了数十次多边工作组会议和数百场双边谈判。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诸多方面作出了极大努力。随着谈判的进展,可以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 中国加入WTO有利有弊,从总体上讲利大于弊。我们一方面要抓住加入WTO带来的  相似文献   

7.
透视中国加入WTO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瞭望》1999,(16)
4月6日到14日,朱基总理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朱基总理此行最为引人注目的一项内容,是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谈判。4月10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发表了就中国加入WTO问题的联合声明;同日,《中美农业合作协议》也在华盛顿签署。中外舆...  相似文献   

8.
徐复  谭丽英 《求知》2001,(11):10-1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体现。毋庸置疑,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必须遵守这一组织所制定的各项规则,包括《农产品协议》和《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规定以及中国政府在“入世”的双边与多边谈判中的所有承诺在内,这将对我国农业产生深远影响,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压力。  相似文献   

9.
1999年11月15日 ,中美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个振动全球的重大事件 ,对中国来说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决策 ,而是一个影响广阔而深远的战略决策。(一)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拖了13年。去年4月 ,朱基总理与克林顿总统在华盛顿没有谈成 ,11月 ,中美两国代表团在北京却谈成了。这是为什么?中美两国政府和领导人 ,特别是江泽民主席和克林顿总统从发展中美关系的战略高度出发 ,非常重视这一谈判。中美两国发表的新闻公报指出 :“中美两国…  相似文献   

10.
唐鑫 《瞭望》2001,(47)
经过六天紧张、艰苦的磋商, 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 级会议于11月14日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闭幕。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并通过中国和中国台北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启动新的多边贸易谈判。由于接受新的世贸组织成员只是在会上履行手续,因而启动谈判成了会议的重头戏。在与会者共同努力下,会议最终作出了启动新的多边贸易谈判的决定。与西雅图会议相比,这次会议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多。用世贸组织总于事穆尔的话说,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部长  相似文献   

11.
陈一洪 《侨园》2001,(2):12-15
对于中国来说,2001年以及未来的一个时期,没有比加入WTO之后的形势更令人关注的了。就在最近,WTO的脚步声似乎越来越近——欧盟负责贸易的官员拉米2月19日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谈判有望在3月份举行的会议上结束,各方都有尽快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志和决心,只要有关各方作出让步和妥协,最后的障碍将会消除。这样,中国可以在夏季到来之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两天之后,世贸组织未来领导人帕尼齐帕克迪在新加坡一个论坛上说,必须在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于5月份有效期届满前,让中国加入世贸。他说:“如果中国不能在那个时间框架前进入世贸,那么他们就得再要求美国国会予以另一个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协议。”观察家认为,虽然中国入世尚无具体期限,但在这个大势所趋下,具体哪个月份入世已经不重要了。就在这时,WTO倒象是真的快来了!  相似文献   

12.
自从我国 1986年提出复关 ,伴随着世贸组织 (WTO)取代了关贸总协定 (GATT) ,我国从申请“复关”到申请“入世”经过了整整 13年的漫长历程 ,终于有了初步结果。 1999年 11月 15日 ,中美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体系的进程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中美签署的协议 ,扫清了我国“入世”的最大障碍 ,必将加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当今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深刻地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那么 ,加入WTO将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呢 ?一、利用世贸组织的多边贸…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5周年纪念日。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规定,WTO成员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应自此终止。然而,近期美国、日本、欧盟等少数世贸组织成员却在履约问题上开始"耍赖",决定继续沿用原有做法。对此,海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以"市场扭曲""产能过剩"等为理由拒绝给予中国  相似文献   

14.
全球要闻     
《瞭望》1999,(50)
(11月30日-12月6日)世贸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召开11月30日至12月3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市召开,但会议并未能就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问题达成共识,是世贸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没有通过宣言的部长会议。会议虽然未能启动新一轮全球贸易谈判,但在援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方面取得了共识。会议决定,有关新一轮谈判的磋商将于2000年在日内瓦继续举行。另外,根据既定议程,农业和服务领域的谈判也将于2000年开始。中国政府派出了以外经贸部长石广生为首的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出席…  相似文献   

15.
袁元 《瞭望》2001,(46)
当关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 实质性工作结束时,第二 任中国复关谈判首席代表佟志广仍对多年前的一场谈判记忆犹新,或许那是他一生中面对的最大的挑战:肩上是重于泰山的责任,眼前是有“铁娘子”之称的美国贸易谈判大使卡伦·希尔斯女士。 深秋的北京洋溢着喜悦,在简朴而整洁的办公室里,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会长的佟志广手握烟斗,娓娓讲起了1992年秋天发生在华盛顿的那  相似文献   

16.
面对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任何国家和地 区都不可能置身其外,要么主动参与,趋利避 害,要么被动应对,无所作为,除此很难有别的选择。我们的选择是前者。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而展开的长达15年的艰苦谈判和不懈努力,就表明了我国政府和人民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坚定决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被认为是世贸组织历史上最复杂、技术上最困难的一次谈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4,(2)
2004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三年,根据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和工作组报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年,我国的主要承诺有: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1月15日,中美经过13年的艰苦谈判终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议,这为中国最终进入世贸组织排除了主要障碍。中美双方在中国“入世”后经济上的互利是显而易见的。此举意味着中国进入国际间优化配置的总渠道,即以本国的劳动力、自然资源、政府的宏观调控等与外国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等进行优势互补,为我国经济驶入“快车道”提供绝好的机会;美国也将在通讯、电脑、汽车等行业大举进入拥有近13亿人口的中国市场,获得不可估量的利益。正如美国经济委员会主席斯珀林所言,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互利协议,它对美国的…  相似文献   

19.
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使这项法案成为美国的法律。从此,美国将终止持续了20年的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即正常贸易关系)进行年度审议的歧视性做法,从法律上为美国实现对华正常贸易关系铺平了道路。中美两国于1979年建交时签署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决定双方互相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但在该协定于1980年生效后,美国方面却按其国内的《1974年贸易法》中的有关规定,坚持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进行年度审议。1999年11月,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  相似文献   

20.
董争平 《求知》2000,(4):35-38
自去年11月中美达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以来,WTO再次成为我国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何在?入世后将对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入世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各界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纷纷发表见解。现将他们的部分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