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工商食官"与国家对工商业实施严格控制的古代中国,商人组织经历了从市坊、商行制度到会馆、公所制度的演变,直至近代,在晚清改制修律的大背景下,才有仿行西制、具现代意义之商会制度的出现。由于政治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为载体的中国民间商会、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中国国际商会、以全国性行业协会为主体的行业商会这一三足分立、多元多层的商会制度格局。改革和完善我国商会制度,变现行的准行政性商会制度为社会自治性商会制度,将是我国未来几年政治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民初,政府为规范商会理案行为,明令在商会下设商事公断处专司裁决商事纠纷,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京师商事公断处就是其中之典型。近代中国商会是一个兼具传统与现代因素的混合体,商事公断处也不例外。商事公断处新旧杂糅的特点,以及商事公断处理案的过程和效果,使得我们不能单一界定其法律性质为仲裁或调解。民初商事公断处的历史变迁,反映了近代商人群体法律观念的变化。作为近代中国商事裁判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事公断处不仅是近代中国社会对国家自上而下进行司法变革的回应,更是国家司法改革在民间社会的一种实验。商事公断制度已经既不是古代中国的调解,也不是近代西方的商事审判,而是近代中国法律制度自然发展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商会法律的,而从近代的商会所从事的活动来看其又具有相当程度的自治性.可以说,近代有关商会的一系列法律从法律上正式确认了商会的自治地位.本文试着从近代有关商会自治的立法和商会的自治活动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近代商会自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商会法律的,而从近代的商会所从事的活动来看其又具有相当程度的自治性。可以说,近代有关商会的一系列法律从法律上正式确认了商会的自治地位。本文试着从近代有关商会自治的立法和商会的自治活动两个方面来探讨一下近代商会自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5.
商会制度,是近代中国由农耕社会法制向工商社会法制、由统制经济法制向市场经济法制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法律制度。在传统中国法制中,社会治理以绅士阶层为中心,形成了在中央集权引导下,与儒家主流意识形态和官僚系统保持一致的绅权治理。及至近代,商会制度的出现为中国社会提供了一个法制变迁的契机,集权式的绅权治理开始向分权式的商会治理转型。尽管在这个制度转型过程中,法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和制度惯性效应仍不可避免,并呈现出迂回曲折的变迁轨迹,但是它依然具有较高绩效。中国商会治理变迁所取得的经济绩效表明,当前中国法制应坚持集权治理向分权治理转轨的制度变迁路径。  相似文献   

6.
清末民初商会裁判制度:法律形成与特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商会创立以来,处理商事纠纷即为其重要职能之一。清末民初,商会裁判制度随着商会法律的发展与完善而逐步正式化、规范化与法制化。商会裁判制度在法律属性上应为仲裁,其具有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性格,是官方正式司法的辅助与补充,在实际的商事纠纷处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慧 《广东法学》2005,(1):38-46
起源于欧洲封建时期的商会,对于欧洲的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自清末引进商会制度以来,商会与政府权力的双向关系,商会与商人的权利的关系,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工商联的商会化改造和对其法律地位的确认,是商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法律被一个社会所信仰的关键前提之一,在于它必须是一个民族传统的某种形式的延续。从这个角度看,自汉代初年的“引礼入律”就是将中国古代社会久远的传统注入到法家建构的法律体系之中,并统摄在儒家思想的灵魂之下,由此使法家的法律体系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也促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法律信仰的形成。儒家思想所具有的宗教及世俗的双重特征,官方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自上而下的实践表达,使这种信仰极易为民众所接受,并持续近二千年之久,近代以来,对中国传统的人为割裂,是今日中国社会法律信仰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建设法治社会必须面对与反思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申 《法学》1988,(11)
(一) 近代上海律师公会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起来的一个社会团体,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它在半殖地半封建的上海司法活动中占有一定地位,对近代上海司法活动具有相当影响.研究上海律师公会的形成、活动、性质和作用,可以从一个侧面使我们了解近代上海法律制度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固有的封建旧法已经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经济和社会关系.为改变上层建筑以适应社会变化,清王朝重要之举便是“变法改制”.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法学思想的输入起了催化作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制度的变革,既改变法律与制度的内容,改变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持社会秩序基本标准的规范,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引导社会发展、构成社会评价核心依据的主流价值观。法律与制度自身内容的特殊性,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呈现出程度上的不同,因而表现出法律与制度变革的不同价值效应。近代中国法律与制度变革经历了艰难、复杂的历程。不同的法律与制度,在其从传统向近代转型过程中,也展示出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产生不同影响的价值效应;同时,由于变革中的法律与制度的价值效应的不同,又直接影响法律与制度变革的过程、途径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