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民工进村”是农民工反梯度转移。研究和解决农民工反梯度转移过程中的权益保护的问题,将是目前摆在兵团政界和理论界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兵团各团场应抓住反梯度转移的农民工的心理特点,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权益方面对其充分考虑,施行柔情管理,在领导重视、建立兵团农民工引进与配置中心、改革和完善兵团“农民工进村”的相关制度及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工会制度等方面做出重大改善,真诚地保护来兵团工作的农民工权益。  相似文献   

2.
社会学者以其自身学科视角,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保护个人基本人权两个层次对农民工权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从农民工权益保护、权益受损、社会保障权益以及新生代农民工权益四个方面对农民工权益问题的社会学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和评价现有研究的基本状况,指出研究中出现的不足和缺失,使有关认识和阐述得以持续深入。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参选人大代表:问题、成因、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人口流动性日益显著,人们从农村涌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务工,形成了一个新的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阶层——农民工阶层。目前,农民工人数约为1.2亿人,在流动人口中占绝大多数。农民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的社会地位乃至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被认为是“弱势群体”。近年来,农民工的权益保障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目前对农民工社会经济权利,如工资、劳动保障、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问题的研究日益深人,而对农民工政治权利,特别是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的研究相对沉寂。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其基本权益受损的情况非常普遍。本文分析了农民工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并从根本性措施、技术性措施和外围措施三个层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胡莹 《人民论坛》2013,(10):155-157
社会转型期,农民工由于受到城乡二元体制以及自身弱势地位影响,制度内维权不畅、制度外维权受阻,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公共协商”这一制度设计有助于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促进其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冲突;有助于促进公民政治,全民参与;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公民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亦萌  傅麟 《公安研究》2009,(9):95-95
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要解决农民工社会参与的话语权问题,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其一,加速提高进城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问题;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表达的合理程序与渠道问题;舆论应该为农民工的权益表达创造良好氛围问题。这是农民工获得基本话语权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7.
春回大地,又是农民工返城务工的时候了。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采取了许多具体措施。但是,由于农民工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了解相对较少,加之部分用工单位和私营企业主利欲熏心,不讲诚信,漠视农民工权益,致使侵害农民工权益问题屡屡发生,不仅使农民工受到伤害,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8.
佘志云  兰小玲 《前沿》2007,(6):183-184
我国有2亿左右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城市的社会管理领域存在许多损害农民工权益的制度性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民工转化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城市市民,已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不和谐音符,应抓住时机,改革和完善城市的社会管理制度,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青年农民工是建筑业农民工的主体。通过调研发现,他们存在劳动时间长、休闲娱乐单调、权利意识强等权益状况基本特点,他们在精神文化生活、维权渠道、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等权益保障方面存在着矛盾和问题。基于此,建议从提高收入、改善工作环境、促进社会融入等方面加强建筑业青年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虽然拥有较为完善的关于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体系,且在农民工落户、住宿、保险等社会待遇方面逐年改善,但农民工劳动权益仍无法得到较好的保障。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影响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因素较多。为切实做好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必须从改变农民工自身观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多方面入手,实现既定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