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与展望: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王庆五人类将告别20世纪进入21世纪。20世纪是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崭新制度诞生的世纪,是社会主义历经磨难的世纪,也是社会主义走向新起点的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0世纪末的出现,具有极为重大意义,它...  相似文献   

2.
即将过去的20世纪,对于中国这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来说,是一个灾难深重而又极具变化和充满希望的世纪。中国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虽然早在近代前后就已萌发了,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际探索与开拓却发生在20世纪。在20世纪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开拓中,...  相似文献   

3.
中国世纪大扶贫──献给“96消灭贫穷国际年”汪洪义饱经沧桑的20世纪只剩下几年时间了。当人们用理性的眼光回顾20世纪的历史时,不难发现20世纪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人类与饥饿、贫穷作斗争的生存史。近百年来,人类与饥饿、贫穷作不懈的斗争。1945年联合国成...  相似文献   

4.
奚仁德 《前进》2001,(5):23-24
在20世纪的中 国,发生三次历史性的 巨大变。第一次是辛亥 革命, 第二次是建立新中国,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而 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皇帝,推翻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使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时代最后终结,但是它最终还是失败了。只有第二次、第三次的历史巨变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而且这两次历史巨变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取得的。两次历史巨变的过程时跨80年,几乎等于一个世纪。因此可以说,中国的20世纪是中国革命的世纪。换句话说,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道路就是中国20世纪之路。 细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逐渐就会…  相似文献   

5.
人类需要新理性主义文化的崛起复旦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姜义华教授20世纪,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人类在这一世纪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劫难也为先前世纪所罕见。20世纪的中国,前半个世纪的主题是战争与革命: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  相似文献   

6.
论毛泽东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戴木才一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富魅力的伟大人物,也是这个世纪世界历史上最具人格力量的巨人之一。毛泽东人格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时代人格精神与时代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在振兴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现代化思想研究的视野和方法缪青一、卓有成效的现代化变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待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都不能不承认20世纪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历程中,是变迁最为丰富、发展最为壮阔的时代。在1820年,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头号经济强国,国内生产总值(G...  相似文献   

8.
文学:面对21世纪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理论月刊》2002,(1):93-95
一、当今文学缺失什么? 王庆生: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当代中国文学,在迈入21世纪之时,如何面对新的世纪提出的挑战。我们刚刚走过20世纪。在20世纪里,中国发生了伟大的变革,中国文学也发生了伟大的变革,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1919年的“五四”运动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学精神,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承续“五四”传统的中国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天,文学在摆脱了“四人帮”的桎梏之后,呈现出多元的、繁荣的、蓬勃发展的态势。 谢维强…  相似文献   

9.
天下事     
20世纪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 2001年12月 20日,20世纪25项中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评出,它们是:两弹一星、汉字信息处理与印刷革命、石油、农作物增产技术、传染病防治、电气化、大江大河治理和开发、铁路、船舶、钢铁、计划生育、电信工程、地质勘探与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发展阶段的科学认定及其意义徐艳玲人类行将告别20世纪。对于20世纪社会主义给人类提供的丰富的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需要人们进行多视角的分析梳理。而从当代中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发展阶段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总结和揭示,尤其具有典型的意义。当代中国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美学的辩证运动薛富兴一近代化,即实现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诸方面从古典而近现代的转型是本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主题,作为现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一部分的现代美学,其发展亦当与整个现代史同步。准此,则一部20世纪中国美学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的审美意...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在中华大地的传播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现代化进程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20世纪行将过去,21世纪即将来临的世纪之交,中国佛教将走向何方,这是教内外有识之士十分关心的重大问题。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徐荪铭先生近作《世纪佛缘》,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世纪佛缘》以20世纪中国佛教在刊刻佛教典籍,振兴律宗,弘扬禅学,创办佛学院,培养僧才等方面的不凡建树,展示中国佛教在本世纪中所走过的中兴———衰微———复兴的历程。同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新形态──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王东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时代主题,这就是中国现代化,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大课题。19世纪是中国现代化的酝酿阶段,20世纪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21世纪才是中国现代化的真正实...  相似文献   

14.
记:沈主任,总结过去的20世纪的得失,您认为我们可能或者应该建立怎样一个国际新秩序呢?沈;20世纪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两次世界大战、俄国与中国革命、殖民体系的瓦解、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科技革命、前苏联解体等等,时而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时而又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希望。可以说,20世纪给人们带来的喜怒哀乐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世纪。经历过20世纪的风风雨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它必将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影响新世纪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要推动世男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反对超级大国独霸一切的单极世…  相似文献   

15.
2000年12月26日,是20世纪最后一次纪念毛泽东同志的诞辰。21世纪我们还要年年纪念。这不是简单的纪念,因为这使我们不能不想起我们国家民族的历史和命运、过去和未来;因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不仅是20世纪,而且是近几百年来我们民族最重要最伟大的事件,是我们民族翻身解放的标志。中国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但是,近几个世纪的中国在许多方面落后于世界,鸦片战争以后的百多年里,更是受尽欺侮和屈辱。中国人民要站起来,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思想是实现这种愿望和决心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16.
最新一期出版的《瞭望》周刊发表文章,分析我国在国际市场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较大争论有过四次。第一次是199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引发了一场大争论;第二次是1992年以来国际上泛起一股“中国威胁论”;第三次是去年开始出现的“中国崩溃论”,无限放大中国目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次则是“中国统计水分论”。在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危机面前,中国没有衰退和崩溃,反而保持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德20世纪后20…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主义批评及其文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主义批评及其文化评析段培君丹皮尔曾说: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此话同样可用于20世纪,因为20世纪仍然可以说是科学的世纪;科学文化是20世纪最显著的文化现象,科学主义也是20世纪最有现实影响的文化思潮。显然,在一定时期内,这两者具有某种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人才地理学概论》一书,由叶忠海先生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系统研究人才地理学的力作。关于人才地理的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我国现代地质及地理学家丁文江先生和我国现代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潘光旦先生等。丁文江先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一文,开中国人才地理研究之先河。随着人才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大地诞生以来,人才地理问题的研究兴起,逐步由分散、个别的研究,过渡到有目的、有组织的研究阶段。出现了以华东师大为代表的人才地理研究群体。20世纪80年代末,刘君德教授、叶忠海…  相似文献   

19.
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21世纪中国经济前瞻邱晓华,万东华20世纪只剩下最后的四年。中国人民在即将过去的百年之中,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了两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一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杨清涛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就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全新课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命运的最重大的课题。几十年来,各个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