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俞正银  安仁 《江淮法治》2009,(19):46-47
“建设更多更好的‘农家书屋’,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指导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枞阳县钱铺镇农民王慧萍深有感触地说。她认为,在建设“农家书屋”工程时,应深挖书屋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2.
万鑫 《江淮法治》2012,(23):48-48
我是当地的一名老艺人,逢年过节都会组织村民敲锣打鼓扭秧歌,没有场地就走街串巷地表演,深受群众欢迎。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农民朋友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所以,不仅要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还要让农民的精神富有。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多组织文艺队伍到农村送文化,寓教于  相似文献   

3.
“龙须沟”变靓了,失地农民有保障了,农民饮水安全了……颍上县十五届人大代表所提的许多议案、建议关注着教育、扩大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县政府对这些民生建议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办理,让更多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4.
宋欣国 《江淮法治》2012,(11):40-41
“农村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整体上有了一定的发展。文体活动室、农家书屋、体育场等文化阵地建设大力推进,山水文化节、茶叶文化节、豆腐文化节等主题文化活动也应运而生,专场文艺演出、免费电影也经常下乡,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农村的文明程度。”谈起农村文化活动,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六安市金安区三里桥街道友谊社区党总支书记陈钰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5.
汪结冰 《江淮法治》2008,(11):50-50
“村里通广播电视以前,农民群众的生活都很单调,除了干农活就是打扑克,打麻将,甚至赌博。现在,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许多农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愉悦了身心,提高了素质,用农民群众的话说就是‘眼前有看头,农闲有学头,生活有乐头,致富有奔头’。”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省人大代表、望江县太慈镇六。圩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史青年对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着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前,村委会换届工作正在各地陆续展开,这是广大农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然而,时下农村不少群众对这一大事的态度表现不一,有“过冷”、“过热”之状。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无论是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还是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农村文化的发展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农村不断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多年的农村生活和工作经历使我对“三农”非常熟悉,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农民的艰难困苦也了解很多、认识很深。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一直把关注“三农”当作我履职的根本,什么时候都不忘为农民说话。  相似文献   

9.
《江淮法治》2009,(3):38-39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被纳入民生工程,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无为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赵玉莲非常兴奋,她说:“‘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仍是现今许多农民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所以,我认为这项工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公民与法治》2011,(16):24-25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有一个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规范表述,即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而,我们过多地关注到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但却对其他方面的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的需求问题重视不够。事实上,人之所以是人,  相似文献   

11.
方未 《中国监察》2011,(11):46-46
据报载,重庆市组织大学生开展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了解农民生活和农村现状,了解国情市情民情,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增长实践才干,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也值得领导干部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永刚 《江淮法治》2012,(11):38-39
“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我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也一直沉下身子在农村工作.和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选人大代表后,我就竭尽全力关注农村的发展,关注农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千方百计想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难事,过上好日子。”言谈之中。金寨县十六届人大代表李贤宏非常谦虚.不愿过多地“表功”。在任金寨县铁冲乡铁冲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时,他认真工作,尽职尽责,为全村人民求发展、谋利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后.更是时时处处想着农村群众.努力做好代表工作,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向选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3.
河北抓村务公开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找到了解决农村诸多问题的“钥匙”。农民高兴了,干群关系融洽了,给燕赵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农民的企盼河北属古冀州,故简称“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提高了,思想和文化水平提高了,参与民主政治和村务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就与少数村干部专权,不与群众商量办事,随意处理村务,甚至以权谋私形成尖锐的矛盾。有这样一个例子。河北省沙河市普通店村村务公开前,财务管理混乱,连本成形的帐都没有,500多万元的现金收支情况,是用烟盒、包装纸写的“白条”,装在一个塑料袋里。…  相似文献   

14.
吴星 《江淮法治》2012,(11):40-40
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在村一级。村级文化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终端,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因而,村级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增强农村社会凝聚力,形成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推动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本期“代表访谈”就此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日益富足,许多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农民“精神增收”便成了很迫切的事。当前在农村,仍然存在一些赌博、封建迷信、违法犯罪等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业余时间精神生活匮乏所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能连续被选民推选为祁门县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人大代表,是我感觉最幸福的事儿。每一次的当选,都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几年来,我一边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加快群众奔康致富步伐;一边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随时随地注意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面临的困难问题,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在代表任期内,  相似文献   

17.
窦刚 《法治与社会》2011,(12):51-51
2011年,富县文体广电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全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全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文化事业蒸蒸日一上。  相似文献   

18.
吴星 《江淮法治》2009,(5):48-48
农民体育健身是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农村体育工作的推动和深入,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积极作用。曾几何时,由于我省农村面积大、底子薄、欠账多,体育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体育场地严重缺少,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可喜的是,今年我省民生工程项目新增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福音。如何顺利推进这一民生工程的实施,让民生工程真正惠及农民?本期“代表访谈”拦目围绕这一新增的民生工程,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9.
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获得了更多自由发展的社会空间,拥有了更多的个体经济和文化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丰富农民的个体文化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农民的文化生活,却陷入相对贫瘠的状态.本文在对个案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朱秋国 《中国司法》2005,(11):107-107
要做好新时期的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我认为:(一)农村普法应该有侧重,以更贴近农村实际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要加大与土地承包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大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解决农民群众在与市场经济大潮的搏击中出现的有理赢不了官司的情况;加大与劳动保障有关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