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与文学的命运李春青随着商品经济与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化”问题日益受到当今知识阶层的关注。在电影、电视、录像带、录音带以及触目皆是的通俗读物面前,文学如何安顿自身呢?是汇入“大众文化”之流还是保持自己高品位的精神品格?当...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大众文化及其蕴涵的一整套文化符号体系逐渐成为意识形态主体建构的重要载体。大众文化兼具文化属性、精神属性、商品属性和物质属性于一身,这一特点使其具备生成与传播意识形态的前提条件。在其意识形态性表达方面,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通过提供"虚假的需要"发挥其意识形态功能;伯明翰学派则认为大众对大众文化具有多种解码方式,从而构成了对文化霸权的争夺。作为社会意识载体的大众文化直接服务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与消费环节,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辩证地对待大众文化意识形态性表达和功能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中国文学"轰动一时",形成了中国文学登峰造极的非常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电子信息、大众传媒的广泛普及,中国文学的生存空间日益窄小,进而出现文学边缘化态势。纯文学在蓬勃发展之后渐渐失去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让位于通俗文学,这其中具有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因素。当代文学作品自身的审美特征、大众电子传媒对纯文学的强烈冲击、当今社会文化风尚和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特质等使文学的精神与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文化形成了严重分歧,从而使文学失掉了原来的主流地位。为此,强调文学关注大众社会现实,坚守文学与时代的融合将成为当代文学发展的时代理路。  相似文献   

4.
<正>据说现在有一种文学的"新观念":文学必须摆脱倾向性,远离政治,告别崇高,文学不应该承担社会批判的责任。这等于抽掉了文学的一根骨头。文学要想透视和审视社会,必然摆脱不了政治。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践行"三严三实",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立根固本,就是要坚定这份信仰、坚定这份信念、坚定这份忠诚。一个人如果没有脊梁,就站立不起来;如果没有信仰信念,精神世界就会坍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践行"三严三实"的新要求,作为铁路企业各级党组织要在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是中国近现代180多年发展进程的历史必然选择,是党对历史的反思与总结,集中体现在党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性质宗旨,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其实质具有历史发展的趋势性与方向性,是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精神风帆。践行党的初心与使命,要坚持真理与价值相统一、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协调、坚定"四个自信"与改进作风相结合,使党的初心和使命内化于精神信仰、外化于行为习惯,成为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意志。  相似文献   

7.
重建信任:“原汤化原食” “信任危机”来自“信仰危机”。毋庸讳言,当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存在信仰危机,其形成主要肇始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过度追逐物质利益,人的发展片面化,忽视或无视信仰和人生价值。加上中国传统信仰的世俗性与西方信仰的崇高性简单对接,有些人便会远离崇高,随顺世俗;面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和社会问题,一时间是非难分,  相似文献   

8.
于力 《青年论坛》2002,(3):F003-F003
一、大众文化的产生大众文化 ,在我个人看来就是我们普通百姓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到的文学、艺术、体育等通过各种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高科技是传播大众文化的载体 ,它那难以抵御的神奇 ,无孔不入的渗透力 ,打破了精英文化的种种禁区 ,结束了少数人对高雅文化的垄断 ,使得公众在文化资源面前人人平等 ,再也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历史的投影和时代的产物 ,它通体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随着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 ,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高质量和精神生活的多样性 ,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种时尚使得大众文化有了广泛的基础。家家户…  相似文献   

9.
所谓信仰,按辞书释义,指对某种主义、主张、宗教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作为自己行动的榜信仰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样、准则或指南。因为主义、主张、宗教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人们的信仰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它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它属于人的精神或思想范畴,是人的头脑里的东西;但是它与人的行动有密切的关系,许多事情来自人的头脑,来自人的信仰,在这里“思想等于真理”。因而信仰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信仰,无论它是一种怎样的形式,无论它以怎样的形式表达,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例如,大多…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城市大众文化娱乐空间是动荡时期社会冲突的聚集之地。汉口民众乐园的历史表明,近代大众文娱中心既是城市病的蔓延地,鸦、雀、鸨的"三鸟"之害与偷、抢、杀的社会乱象浸淫其间;又是社会冲突的爆发场,贫富悬殊加深了平民的相对剥夺感,武人当道助长了军警的嚣张气焰;还是市民风貌的观察口,作为良好风范与作为社会美德的市民认同在此皆严重缺失。近代武汉政权更张频仍,社会规范失序,处于政治权威与伦理道德的双重失范之中,大众文化娱乐空间冲突频发,只是失范社会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1.
《上海支部生活》2012,(7):19-19
文学并非必然指涉人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但终极目标上,文学与信仰具有内在同一性。因此,谈及信仰问题时,让我们一起采撷文学作品中的几朵浪花,在静心阅读中,唤醒每个人心中信仰的微光。  相似文献   

12.
大众消费文化的影响及台湾文坛的因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 文学的发展既受内系统的支配,也受外系统的制约,特别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尤为直接。 80年代台湾文化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大众文化的流行,或者说对大众文化的追求,已跃登为这一时代主要的文化价值;而这是与资讯时代的来临、工商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众休闲消费需求的强盛紧密相关的。大众文化在外部形态上为工业化的文化产品,具有规格化、大量化、快速化和拟似个性的特征。它倚重于传播媒体强大的复制传播功能,不分阶  相似文献   

13.
十六世纪的明代社会,"弃儒就贾"的风气日益显著,个体生活的需求开始受到重视,社会上逐渐产生了"崇商"的意识和氛围。商业文明使平民化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活跃、多元,以商人和平民阶层作为主要消费者的文化市场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商人在平民文学和世俗文化中的形象和影响也趋于正面化,为弃儒就贾、士商相混的明代社会作了生动的注脚。  相似文献   

14.
处于转型期的我国,目前道德信仰危机日益严重,导致人们道德信仰失落与无所适从。而道德信仰在情感层面体现为对道德的终极关怀,在理智层面体现为对道德的超越性的理性把握,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因此,分析道德信仰危机根源,按道德信仰规律"重建"社会基本道德信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聚焦于作家李准的早期创作(1954年到1955年7月合作化高潮前),追踪李准如何观察互助合作过程所引发的农民在价值观念、心理、意识、情感、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变化状态,深入分析他围绕互助合作的动员组织方式、个人与集体关系、集体形成路径、新的家庭关系与乡村日常生活状态等主题所展开的观察和把握的具体意涵。文章进而揭示,李准的体察突破了惯常的"阶级"视角,有助于我们突破相关历史表述及其逻辑重新认识那一段历史中经验的真实意涵,同时使我们得以在更为丰富的维度中思考20世纪50年代合作化进程中集体与个人、公与私、情与理等重要问题。文章还将思考李准当年这些观察和理解对我们今天认识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报纸副刊与文学发展呈相辅相成的关系。新世纪以来,由于大众文化的勃兴,以及传媒的多元,使得多数市场大报的副刊丧失了文学功能。而《启东日报·江海潮》这样的县级报副刊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可以在经济大潮中葆有一定的独立性。从《江海潮》的定位、规划与拓展三个角度,可见其在培育江海文化与弘扬城市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信仰是人们把握世界的两个维度,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反映了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展现了理性的力量;信仰反映了人对自身价值和终极关怀的追求,展示了人性的尊严和崇高。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科学的发展需要信仰的关照。在科学活动中始终渗透着信仰的因素,信仰为科学提供了前提预设和认识方法上的补充,为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精神支持,并引导着科学的合理应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在人的物质生活日益丰盛的境况下,需要进一步审视科学与信仰的关系,高度重视人的信仰关照之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冯利华 《求索》2011,(8):257-257
在中国古代社会,社会精英阶层对文学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两宋的名门望族,其文学精神与社会思潮、学术风气皆有密切联系。其研究意义与价值日益凸显。然而,学术界极少关注宋代精英阶层与经学研究、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之关系,更无系统研究此类问题的专著问世。  相似文献   

19.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精神脊梁,但还有极少数党员干部无信仰、乱信仰、假信仰,原因集中在个人层面主要是理想信念在现实生活面前低头弯腰、宗旨意识在工作困难面前大打折扣、个人修养在精神懈怠中止步不前;组织层面主要是对党员的宣传教育不务实,对党员的监督机制不健全,对党员的管理制度不严格;社会层面主要是多元文化对主流价值的挑战、网络信息对阵地建设的挑战、阶层分化对政治认同的挑战。坚定基层党员干部信仰,必须认清三对关系、规避三种误区、用好"三个原理"。  相似文献   

20.
和磊 《思想战线》2012,38(3):58-62
对大众文化政治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研究范式上,但这几种研究范式基本上都建立在大众与统治集团二元对立的结构基础之上,强调两者的斗争。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和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概念,正打破了这样的二元对立结构,为我们理解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越来越远离了公共事件,丧失了基本的理性,甚至在逐步侵蚀着我们还并不完善的公共领域,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更为深入的分析,以促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