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刘珏 《人民论坛》2020,(5):128-129
日本"穷忙族"即劳动贫困人口逐年攀升,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其自身的低收入不能满足最低生活需要,但除自身原因之外,还存在技能提升渠道不足、男女薪酬分化、劳动雇佣恶化、低保政策不到位等多重社会根源。日本解决劳动贫困人口问题还需要多方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
日本年轻人的文化代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consummatory"和"差异"这两个概念在分析年轻人价值观时,已变得有用起来.consummatory原为社会学术语,与Instrument为相对概念.Instrument意为针对目的的手段、工具.与此相对,consummatory则为其事物本身变为目的化了的一种可称为现在享乐主义的概念.另外,强调差异性这种现象也是"后近代主义"的象征.consummatory和差异这两个概念代表了日本年轻人的文化特征.consummatory化的现象和差异化现象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3.
日本总体上是一个注重工作完成度,强调质量、创新的国家。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为日本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森严的等级制、论资排辈、过度看重经验而不重能力以及雇佣终身制等传统也造成了许多弊端,影响了日本人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唐伶 《求索》2010,(8):157-159
随着劳资关系的演变,各国企业都在对劳动合同形式进行多种尝试。虽然无固定期限合同已成为众多市场经济国家的基本劳动制度,但各国执行情况有较大差异。在以"自愿雇佣"为基本原则的美国虽实施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除一部分融入了"受诚信和公共利益的限制"的解雇改革的州以外,其他州的劳动当事人都可以自由退出劳动合同关系,而且无须承担法律责任;而在以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主体形式的法国却有《法国劳动法典》的国家规范;日本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被称为终身雇佣制,该制度在二战后给日本企业带来了空前的效益,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本文将就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企业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日本"自由打工族"急剧增加据<光明日报>报道,近年来伴随日本社会的剧烈变动,日本青年一代的就业形式出现重大变化,所谓"自由打工族"的数量急剧增加."自由打工族"一词,是日本人自己创造的,专指那些不正式就业而临时工作的年轻人.现在,它已成为日本社会尽人皆知的流行词语,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现象.自由打工族近年来数量大增,有着十分复杂的背景.就业机会大为减少,是"自由打工族"数量增多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年轻一代价值观念的变化是促成"自由打工族"增多的更为重要的原因.50年代以来,日本形成了所谓"终生雇佣"的惯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在就业方面的重要性的增强,青年人可以凭借他们掌握的技术轻易跳槽,"终身雇佣"成为企业的巨大负担,不再成为青年一代认定的行为模式.调查表明,80%以上的"自由打工族"都是出于自身的意愿走上这一道路的.日本有关部门已经看到了这点,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建立比较完备的保障体系,支持"自由打工族"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田香兰 《前沿》2009,(1):142-143
老龄化加剧的情况下,日本为了维持充满活力的经济社会,使老年人利用自身的知识及经验为经济社会做贡献,改善就业·收入环境。特别是,根据劳动人口老龄化以及公共年金支付年龄的上调,原则上使希望继续工作的老年人能够工作到65岁.采取了延长退休年龄和继续雇佣等雇佣政策。关于老年人退休后的收入,主要以公共年金为主,结合企业年金、退职金、个人储蓄等确保收入。  相似文献   

7.
<正>"三项冲击"造成典型"三上三下"形势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跨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但到了70年代前半期,日本经济发展迎来了巨大压力。突出表现在"尼克松冲击"  相似文献   

8.
"橄榄型社会"不仅反映特定社会阶层结构,也包含丰富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内涵。本文通过理论梳理,提出"橄榄型社会"演化的四个要素,用以分析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橄榄型社会"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尽管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在经济发展鼎盛时期具备了"橄榄型社会"的部分特点,但随着其经济持续不景气,发展中遗留问题逐渐浮现,"橄榄型社会"的维系面临巨大危机。在总结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强调"橄榄型社会"的动态演化特征,提出浙江在构建"橄榄型社会"中必须重视的行动要点。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电车、轻轨、新干线、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及时高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常用出行方式,还形成了有日本特色的"自行车+电车"模式。电车是指日本有轨电车,是日本较常见的公共交通,为方便从电车站到家"最后一公里",日本自行车交通普及开来。电车站为此专门设置了"自行车放置处"。为防止被偷,日本给每辆自行车一个编号,人们买完车后到政府做简单登记手续,就能获得包含车主姓名、地址等信息的编号,车主用白色颜料笔将获得的编号写在车梁上,这种字迹很难用  相似文献   

10.
酷日本     
《时事报告》2012,(1):69
"酷日本"是日本针对海外受众打造的国家形象和品牌战略。概念中既包括日本料理、茶道、歌舞伎等传统文化,也包括动漫、游戏等现代流行文化,还包括汽车、电器等产品形象。"酷日本"希望通过宣传日本软实力,提升上述各类品牌附加价值。上世纪90年代日本就提出  相似文献   

11.
目前,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超老龄社会虽然会加重女性的赡养负担,但同时也为女性尤其是已婚育女性提供了更多就业及再就业的可能。女性的再就业人口、劳动力率、就业形态以及就业结构等亦因此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日本女性的劳动参与程度仍处于世界较低水平,日本的传统性别分工意识、劳动雇用制度以及职场待遇差距均成为女性再就业的阻碍。  相似文献   

12.
在日本,青年这个概念一般指15岁—25岁的年轻人。这批人在日本约占15岁以上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中青年工人是1,100万人,大学生等约800万人。随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度增长,日本青年的思想意识,精神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普遍对政治、社会问题不感兴趣,而把个人兴趣、娱乐、家庭看得至高无上。考虑问题时首先把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衡量的标准,稍一触犯个人利  相似文献   

13.
颜牛 《时事报告》2013,(7):49-49
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日本海外净资产创历史新高,约合2.9万亿美元,而2012年法国的GDP才2.78万亿美元。这一年,日本海外净资产同比增值了11.6%,这对于经济一直不景气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日本大规模藏富于海外绝非一日之功。20世纪80年代,经济腾飞后的日本就在海外大事买房、买企业、买债券,  相似文献   

14.
马挺 《今日广西》2008,(10):67-67
日本《读卖新闻》近期披露了该国关于工作观念的调查,结果显示,宁愿“过劳死”的时代已经逝去,多数日本年轻人喜欢低强度的长期职业生涯。希望“细水长流”地工作到六七十岁。这份调查背后,反映了日本青年职场新一轮的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5.
●一个国家犹如一个人,当他在青年时期,他有大量的消费需求,当他进入老年时,其需要也就减少了。日本现在就处在这么一种状况。 ●有需求才会有发展,日本将如何走出经济不景气的低谷期呢?请看——  相似文献   

16.
据日本《东方时报》讯,尽管最近几年日本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年攀新高,但从今年起,出于国际化经营战略需要,在尽可能压缩雇用日本学生名额,另一方面却尽可能加大雇用留学生名额。 松下电器目前公布,在2004年度  相似文献   

17.
性别政策的推进为陷入困境的日本社会政策打开一扇大门。2007年日本颁布《工作与生活平衡宪章》,此后又相继发布《活跃女性职业生活促进法》、劳动方式改革大纲、《劳动方式改革相关法》等,加快了性别政策制度建设的步伐。在社会政策中嵌入性别视角以后,劳动和生活领域出现了新变化。日本总和生育率在2005年一度下滑到1. 26,2010年之后逐步回升到1. 40以上。处在抚养子女时期的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也出现持续上升,"M"形女性就业形态有了根本性改变。本文重点解析日本在性别政策路径上出现的"男性养家"、经济地位"男女平等"、"工作与生活平衡"三个发展阶段,展示日本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人口结构转型之中、在东西方性别文化和家庭文化冲撞当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路径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8.
当前,以“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为主要载体的日本企业的“隐性”企业保障的缺点已广为人知。就“终身雇用制”,它导致了企业内封闭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失去了自我选择的权力,阻碍了劳动力的社会性流动;限制了企业雇佣调整的灵活性,常常由于企业不能及时地裁减过剩人员,而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由于无法及时、不断地调整相关人才,而不利于企业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向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推出"安倍经济学"之后,日本经济表面上似乎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仍未逃离通缩困扰。加之结构改革进展缓慢,经济低迷的基本态势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日本经济复苏乏力,这说明"安倍经济学"对日本经济的刺激效果已走到尽头。而且日本经济还存在诸多风险,面临许多挑战,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其前景未必乐观。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京都大学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井上清著的《日本的军国主义》,根据日本幕府时期及明治时期的丰富史料,深刻地分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经过及日本军国主义确立的过程。由于经济不景气,日本近年一方面处处看美国的脸色行事,另一方面,为了摆脱现在国内的经济困境,政党之间争权夺利,在领土问题上大做文章、大肆渲染,以拉取选票。与此同时,右翼势力影响力在悄悄地增长,我们要警觉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