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牛飞 《人民论坛》2020,(12):92-93
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城镇化进程中还存在将城乡一体化看作城乡“一样化”、城市文明高于乡村文明、过分重视城市扩张忽略生态文明等问题。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应坚持“两条腿”并行,即坚持城乡共同发展、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样重要、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兵 《政策》2013,(7):50-53
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鄂州市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将按照科学发展一步到位、"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全域规划为引领,以改善民生为目标,以生态文明为标准,以综合改革为动力,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具有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3.
小镇春来早     
江南 《今日浙江》2014,(2):52-54
正建设中心镇、培育小城市,成为杭州持续推动新型城镇化、完善城镇网络体系、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既有山明水秀的自然环境,又有便捷通达的基础设施;既有水乡古镇的历史风貌,又有现代气息的城市景象;既可享城市文明之品质,又无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之困扰。在杭州地图上,众多像这样的"美丽中心镇"串珠成链,串联起一幅生活富裕、精神富有、城乡融合、社会文明的发展新画卷。建设中心镇、培育小城市,成为杭州持续推动新型城镇化、完善城镇网络体系、统筹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李兵 《政策》2013,(11):73-75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时指出:要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鄂州在推进综合改革、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新征程中,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建设、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我们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解决好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真正实现从"物"  相似文献   

6.
特别策划     
正主旨演讲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万宝瑞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但这不仅是同步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相似文献   

7.
朱克江 《群众》2015,(1):34-35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江苏视察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是转方式、调结构、上台阶的重要内容。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市情实际,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和重大突破口,以规划为龙...  相似文献   

8.
陶宏 《政策》2013,(7):47-49
近年来,孝感市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一体化,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同城化、社会管理社区化、城乡环境生态化,促进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2012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6%,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一、坚持规划引领,舞好新型城镇化发展龙头强化"规划好是最大节约、规划不好是最大浪  相似文献   

9.
我国由于长期坚持"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模式,城乡发展之间的结构性鸿沟十分明显。最近出现的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业边缘化等"新三农问题",亦导源于此。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在推动城市、城镇经济发展的同时,辐射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正新型城镇化是以统筹城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基本特征,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联动解决中国发展转型中的各类城乡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对新城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一是新城的规划建设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摒弃增长导向的发展模式,树立"以人为本、创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并以此作为基本准则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二是新城不能仅考虑自身发展,必须化解城乡发展双重问题。一方面需要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中心城市发展问题。三是新城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打破城乡割裂发展模式,成为城乡一体化的探索者和  相似文献   

11.
我国提出按照新型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推动新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文章基于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空间关系混乱是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提出了政府主导、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统筹规划、生态联保、产业聚集与优化是我国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冉燕 《人民论坛》2014,(8):98-100
我国提出按照新型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推动新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文章基于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及城乡空间关系混乱是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障碍,提出了政府主导、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统筹规划、生态联保、产业聚集与优化是我国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正>转变我区城镇化发展方式,关键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进程。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重 《今日浙江》2013,(10):48-49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强调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作为整个城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统筹规划,并着重在推动产业持续升级、发展绿色交通、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和提升城市资源价值等方面取得突破。新型城镇化将经历较长时期,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应采取重点突破、突出特色、制度建设、技术创新、争先创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决定正式将新型城镇化建设纳入下一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内容中来,对推动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如何适应发展,让城镇化的新型居民享受到更高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也是我们医疗卫生管理者以及全  相似文献   

17.
正前不久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把"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作为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强调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多年来,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对新型城镇化模式进行大胆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小城镇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坚持先进理念,确立生态立镇战略。把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还是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是许多地方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长沟镇党委书记李中华认为,以牺牲生态环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乡一体化是新形势下城乡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北流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城市,虽然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如何借鉴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殷切嘱托打好的"四张牌"之一,是中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的重要途径。2006年,鹤壁被确定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10多年来,鹤壁市坚持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和新老城区统筹推进、协调发展,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承载能力有效增强、功能品位逐步提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2015年,鹤壁市  相似文献   

20.
《北京观察》2010,(6):10-13
<正>北京市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就是要消除由于二元体制障碍所造成的城乡多方面差距,达到高度的城市物质文明与高度的乡村生态文明相互融合,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