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杨卫华 《前沿》2008,(5):68-71
在中国哲学和伦理思想史上,围绕善恶本性形成各种系统的人性学说。传统人性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道德在教,增强道德教育的坚定性;遵照人性,贯彻道德教育的合度性;善在修养,注重道德主体的自为性;以人为本,明确道德教育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2.
李志强 《理论月刊》2012,(4):41-43,51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的道德理论明显地表现出实用特征,这些特征具体地可以概括为:他既注重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也注重个体所作出的实际行动的效果;他强调作为情境意义的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工具性质,这实现了伦理学方法论意义的变革;他还认为道德目的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个体自身在道德上的发展和生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民主式德育有力地促进未成年人的道德发展。第一,民主式德育注重教育主客体、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以互动促进个体道德发展。第二,民主式德育通过各种受教育者主动参与的活动来对其进行潜移默化、显隐性结合的道德教育,以活动促进个体道德发展。第三,民主式德育采取以平等、尊重、互动、参与、体验、对话为原则的教育方式,使受教育者在受善待中发展德性。  相似文献   

4.
“伦理”与“道德”是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从词源学上,二者具有相似性;在哲学史上,二者也往往被混用。黑格尔是最早对这两个概念进行明确区分的哲学家,这一区分体现出了作为他律原则的“伦理”与作为自律原则的“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二者的辩证关系可为新时代的立德树人教育提供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实践理性。立德树人的任务是在健康的师生关系中实现道德文明的代际传递和科学知识的迭代更新,因此,在注重个体道德自我意识培养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师生伦理共同体或整个社会伦理实体的构建。只有实现伦理实体和道德自我的和谐共生,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各自的道德主体性,养成“求真向善”的德行,从而达到立德树人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林莉红  肖志雄 《求索》2014,(10):106-110
行政程序的道德基础是行政程序运行中起决定作用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及道德原则规范,行政程序的道德基础是行政程序正当性的基础。行政程序道德基础建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行政相对人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为满足行政程序道德基础的要求,行政程序应当具有透明性、稳定性、可预期性等特点,行政程序的规则既应当注重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也应当注重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为行政行为时,也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在行政程序中进行价值判断时,应当尽量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在我国行政程序外部控制机制相对完善的情况下,行政程序的控制应实现由外部控制向注重行政程序道德基础建设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道德的缺失,伦理的滑坡成为当今时代哲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每个民族自古以来都有对道德研究的不同理论,这些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不断发展,构成所谓的"哲学"内核。从法哲学的角度通过对后果主义、绝对主义道德推理的内容以及方法论后果论方面阐述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康德的绝对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试图借鉴外国法哲学先哲的研究理论来解决当下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雪颖 《求索》2013,(2):148-150
莫言小说的欲望书写.其独到之处在于以不同于政治伦理规训的人性与生命的价值尺度对欲望及其内蕴进行评判,同时对僭越式的欲求冲动所蕴含的争天抗俗的潜质做出本体性揭橥。这与巴塔耶“异质”哲学中反抗世俗社会规约的“在外面思考”的价值论思考范式.以及巴塔耶的欲望哲学中注重“邪恶”欲望的违逆力量的“异质”本体诉求两者暗合。莫言小说的欲望书写与巴塔耶的“异质”哲学互为互文性的揭示.绽现了莫言小说经由欲望书写唤醒人内在超越力量的独特思想光泽。  相似文献   

8.
肖述剑 《求索》2013,(7):116-118
"礼义廉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瑰宝,"礼义廉耻"注重二元结构的道德与哲学内涵,更容易让个体道德与社会公德实现互动,当"礼义廉耻"内在二元结构互动良好时,国家统治就会稳定;反之,国家就会陷入动荡不安的境地。在"以德治国"的大背景下,"礼义廉耻"的哲学思想具有突出的历史借鉴作用,学者在研究该哲学思想体系时,必须注重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紧密结合其内容的表现形式与内在逻辑结构。唯有如此,才能站在客观立场,准确分析"礼义廉耻"哲学思想的实质,正确运用到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实践之中,最终实现"以德治国"的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造成道德与知识的紧张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牟宗三会通儒家心性之学和康德哲学,用"一心开二门"的哲学架构,重建了儒家的道德形上学。肯定良知,确立德性的优先性,又给知识以恰当的安排,是牟宗三穷其一生对现代性所作的积极回应。道德形上学的重建无疑再植了儒家思想在现代性中的智慧灵根。  相似文献   

10.
对军队道德建设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军队思想道德建设中一些人在认识上存在着五个误区:强调政治的坚定性,忽视道德的纯洁性;偏重传统道德的继承,忽视对外来道德文化的学习和借鉴;看重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忽视了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强调道德的制度属性,忽视道德建设的复杂性;注重利益目标的实现,忽视实现目标手段的合法性、道德性。加强军队思想道德建设,除克服五种误区外,还需重视五个问题:一是重视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二是注重道德宣传、教育与实际工作的协调统一;三是注意增强道德典型的引导力度;四是注重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五是注重道德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伦理学是实践哲学,因此道德选择对于实践生活中的道德原则到道德实践的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一种观点认为选择就是绝对命题。另一种观点认为道德规范的选择如果有例外也是对道德规范的修正。但是在经济博弈活动中,道德选择则大部分是在追求主观效用最大化过程中行为的道德选择。它不仅要考虑自己的选择还要考虑对方的选择。这种选择可以通过博弈论语义学假言判断形式及可置性模型阐释。  相似文献   

12.
刘江 《前沿》2005,(2):113-116
“道德主义”是先秦儒学的重要特征, 孔、孟、荀的政治学说, 都立足于社会现实, 把“人性”作为他们哲学取向和认知方式的基本出发点, 用对人性完美道德的追求论证其“仁政”的合法性, 将政治的实施过程视为是道德实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熊锡征 《传承》2011,(5):38-39,67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道德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从三个方面对高校道德教育即注重对象上的主客体交互性相结合,注重过程中的有机性和渐进性相结合,注重方式上的规范性和引导性相结合进行探析,了解高校道德规律,有助于揭示德育的基本矛盾,促进高校道德教育向科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中的语际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梅 《求索》2010,(5):104-106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消解一元中心式主体,用交往理性、对话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的基础性论题,是一个普遍的哲学问题。将语际阐释这一古老而又复杂的人类活动置于主体间性的哲学视域之下,我们不仅获得了关于意义与理解的新知,看到了语际阐释过程中意义的对话生成性,还获得了实践与伦理意义上的启示,看到了在语际阐释这一文化对话活动中建立彼此尊重之对话伦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与文化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括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特点的基础上,描述和分析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对民族传统道德、传统宗教、传统艺术以及在族际文化交往方面的解释功能,进而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哲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以公安文化为视角,探讨新常态下公安队伍建设正规化的价值、原则和路径,可以发现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价值在于:促进民警思想境界提高、公安队伍形象提升的全面性;凝聚警心、增强队伍战斗力的自然性;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人本"性;推进公安队伍公共关系构建的大众性等。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文化引导原则可包含前提性原则、任务性原则和哲学性原则。建设路径为——文化自觉:大力培育弘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道德自律:注重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警纪他律:切实加强公安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哲学思维与创新教育有着内在的关联性,它们在精神实质、思维方式、追求境界等方面都有着相通性。为此,在创新教育中,要注重哲学思维的培养,哲学思维引导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贯穿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8.
蒋文程  刘利才 《前沿》2014,(21):33-34
立场问题是群众工作的基本问题,集中反映着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在群众工作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即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时代立场以及注重修养,严于律己,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道德立场。  相似文献   

19.
英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尤其是针对16岁以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更加凸显出渗透式与生活化的特征。所谓渗透式、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设置道德教育的课程、编写道德教育的教材,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和社会教育之中,实行情景化的道德教育,在日常学习、游戏和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英国的德育教育往往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设计,注重加强学生的道德认知,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道德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即“对人的尊重、公正、合理、诚实和守信’。其特色就是把道德教育寓于社会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性不断增强而精神伦理家园日渐衰落的历史境遇中,深化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问题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探讨:生产力范畴与道德范畴间存在必然逻辑联系,但并非简单、机械式决定与被决定关系;传统威权宣谕式道德伦理教化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要求,制度伦理建设日益成为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石;社会道德建设应提升至文化哲学批判高度,实现对小农意识和市场经济物化与功利意识的理性批判,促进传统美德与现代道德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