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全球卫生健康治理发展大势提出的新理念,是维护世界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它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以共同健康为价值目标,从共同体的角度谋划全人类卫生健康,体现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和使命。面对世界政治体制、经济水平、思想文化差异、单边主义制约、世卫组织作用弱化等诸多困境和挑战,世界各国应秉持命运共同体加强国际合作,持续深入推进全球化以提升应对能力,坚定践行多边主义以提高协同水平,充分发挥国际组织联结作用以强化全球治理,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房广顺 《人权》2009,(6):15-20
建设和谐世界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基点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2005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提出并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事关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高度提出的外交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李俊青  冯建辉 《前沿》2009,(7):16-18
“和谐世界”新全球治理观,集中体现了中国对当今国际局势、全球问题、人类命运和理想目标的基本判断和价值追求。它是中国国内政治发展在国际政治领域的反映,代表了中国全球战略的最新发展。本文以党的十七大报告为蓝本,对“和谐世界”新全球治理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内涵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作了深入的探讨,指出和谐世界新理念是中国式的新全球治理观。  相似文献   

5.
《人民论坛》2022,(4):12-13
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何通过协同治理推动更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创新和有效规范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关键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顺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6.
国际公平正义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国际公平正义理论、中国"天下大同"的传统思想与当今世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等一系列关于进一步实现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新理念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为世界各国解决国和国之间的矛盾争端、参与国际事务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公平正义理念和公正合理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明是一个与野蛮、愚昧和无知相对应的概念,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文明的多样性是指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体现了各地区、各民族和各国社会进步的特点和方式,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是一种客观现实.正是基于对这一事实的认识和尊重,中央提出了"和谐世界"这一具有全球视野的新理念.文明多样性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石,"和谐世界"也是对多样性文明的内在诉求和应然结果,在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生,离不开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启蒙时代的"契约共同体"、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乌托邦"共同体、德国古典哲学的"伦理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等思想的奠基。它是在对资本主义"抽象的或虚幻的共同体"进行科学认识和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而提出的关于未来"真正的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总结中国发展经验、深刻分析世界发展大势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实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跃迁与升华。  相似文献   

9.
文明对话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2002年,文明对话作为一种新理念,将逐步在纷纭繁杂的国际关系中生根、发芽和结果。 2001年7月10日,文明对话问题国际会议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开幕。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在发给大会的贺词中指出,在当今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应该大力宣传和普及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文化”。他说,人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应该在尊重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出中国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纵览全局,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进步潮流的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成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1.
当人类进入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整个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文明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早在20世纪中叶,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反思,提出人和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产生了新的生态道德观,呼唤人类走向现代生态文明时代,为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进程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欠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判断, 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为解决全球问题, 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提供了 “中国方案 "。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不仅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重构的重要举措。 因此, 通过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来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的能源供需格局、互利共嬴的能源合作关系、绿色环保的能源发展方式、普适高效的能源治理体系, 对深化国际能源合作, 维护全球共同安全、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都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 需要世界各国树立命运与共的合作新理念, 坚持低碳环保的发展新路径, 构建能源开发利用的新网络, 同舟共济、精诚合作, 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互利共嬴、共同繁荣的全球能源治理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6,(5)
正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全球治理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治国理政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创性延伸,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中重要的参与者和践行者,必将对我国以及世界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全球治理的新理念:打造命运  相似文献   

14.
作为习近平对外开放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文明交流互鉴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视阈的现时创造。围绕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阐释了人类文明多元并行的认知图景,传递了亲、诚、惠、容的价值取向,明确了对本国本民族文明自觉自信的底线思维,指明了"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美好愿景,规制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方案。这些具有历史厚度、理论深度和时代温度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念,在破除普遍与特殊及其衍生的自我文明与世界文明、普世主义与多元主义等二元对立思维的同时,也明确划定了与"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文明同质论"的话语边界。  相似文献   

15.
刘少才 《友声》2014,(1):51-52
<正>纵观世界城市建筑,越古老越内涵建筑文化的精髓,越能给现代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但是,世界是日以继夜不断向前发展的,人们需要保留古城古建筑古文化,也渴望新城新建筑新环境的诞生。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就是现代人用新理念建起的现代化新城,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人类文化遗产。巴西利亚是新城,建成于1960年,迄今仅半个多世纪,这是一新。二新是建城时间短,前后仅用41个月。三是城市总体设计新颖,高空  相似文献   

16.
论人的类存在的公共属性及公共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相对于个体或私人而言,是由多元主体构成的人类共在和共处世界的基本特征。“公共性”揭示了人类共在和共处世界的基本属性和条件,即人类的共在和共处活动具有共同性与公开性、普适性、同质与差异的共在性、多元主体的趋同与共识性、价值与规范的统一性等基本属性。人类共同体世界的活动与秩序客观上遵循着公共性的实践尺度和条件,它是维系人类社会总体性存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在深入分析当今国际社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内涵,并为构建和谐世界进行了不懈努力。构建和谐世界思想已成为当前中国外交的一个新理念和新的战略目标,这一思想无论是在理论领域丰富和发展中国传统外交战略思想,还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松州》2016,(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这里的"新思想"是比"新理念"、"新战略"更具有涵概性、包容性、通透性的一个概念,实际上包括"新理念"和"新战略","新理念"和"新战略"都是"新思想"的不同体现。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来表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9.
周巍 《求索》2010,(12):120-122
哲学关注现实,不仅要关注现实世界,还要关注非现实世界。非现实世界以隐性的、潜在的、虚拟的、未来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它和现实世界共同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非现实世界的拟像不仅是破除人类对现实世界理解的狭隘性,映现现实世界的局限性,而且也是现实世界向未来世界发展的导向和动力之一。对非现实世界的哲学关注应在揭发想象思维、现实批判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开辟新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20.
龚微 《求索》2013,(6):210-212
气候变化国际法中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是目前发展水平最高、最系统的差别待遇。但是也面临许多挑战。和谐与差别是辩证统一的概念。国际法视角下的和谐世界是全球治理的新理念,可以从尊重差别、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国际社会民主化与法治化等方面指导差别待遇的发展和完善。同时气候变化国际法中差别待遇的实践与不断发展也可以充实和谐世界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