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党和人民充分发挥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综合优势,形成了提升疫情防控效能的"战时模式"。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统筹既有优势和时代创新,凝聚党心军心民心、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着力夯垒战略定力、激发战略活力、展现战略实力。在这场国之大考、党之大考中,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坚持党对重大工作全面领导体制,强化战略设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落实理念创新;实施联防联控机制,发挥协同优势,全力交出疫情大考的满意答卷。疫情防控效能的全面提升彰显了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综合优势,坚定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自信。  相似文献   

2.
北京经验的成功特质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总要求,形成了一套制度化的防控机制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举措,并快准狠予以执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克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巨大压力,全市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3.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随州是湖北保卫战决战之地的重要战场。随州市各级人大以战时状态、战时思维、战时方式、战时机制、战时纪律投入这场战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展示了担当,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闻令而动,令出行随"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期间,随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以思想和行动统一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份殷殷嘱托,闻令而动,令出行随。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0,(20)
正为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樟木头镇通过"健康樟城"的战略构想,打造了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有力地保障了当地群众的健康。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樟木头镇以战时状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从多个方面抢回因疫情而失去的进度。  相似文献   

5.
唐伟锋 《桂海论丛》2021,37(1):12-16
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问题上有很多重要论述,他指出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国内和国际意义,提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五个基本原则: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法治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加强疫情防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战时性和常态化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措施,对疫情防控工作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皖医保秘[2020]49号各市医疗保障局,各省属公立医疗机构: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决定调整完善我省新型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11)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前夕,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台联会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腺体外科主任廖海鹰接受了台声杂志社采访。廖海鹰掷地有声地说,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有力地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今年会议上提出了公共卫生投入的建议,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从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为增强我国制度优势贡献力量。廖海鹰对本次大会充满期待,他认为,面对艰巨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复杂的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今年两会不仅能够提出有重大意义的发展战略和改革方案,更能够展现出中华民族在抗击疫情中的韧性和耐力。  相似文献   

8.
正同向同行映初心,疫情大考让我们的制度自信更加坚定。北京市各民主党派在此次抗"疫"中,不忘合作初心、携手继续前进,再一次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强大优势和旺盛生命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实践,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北京作为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国疫情防控全局,责任重大。应对疫情,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迅速部署,积极应对,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明华 《群众》2020,(9):54-54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落实这一要求,既要聚焦重点领域,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又要创新和完善配套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制度体系。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看,信息公开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环节之一。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必须更加注重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并以此为基础加强风险交流和公众参与,努力释放信息公开在疫情防控中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0.
北京有着独特的城市角色,其疫情防控直接关系到全国疫情防控的全局,从而具有特殊重要性。新发地疫情发生后,北京市凭借着前期的疫情防控经验,采取"快准狠"的举措,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样板。北京的防控举措兼顾了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平衡、以最快的速度果断处置新发生疫情,且能够随着防疫态势变化动态优化防疫举措,这些都为国内外其他地区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坚持做好防控工作,积极有序复工复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本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关规定,现就做好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通告如下:一、各单位要运用"北京健康宝",做好员工、顾客、访客、服务提供商、居住人员等的防疫健康信息查验。对持有"北京健康宝"健康状态为"未见异常"的人员,进出商务楼宇、商超、餐馆、工厂、工地、公园景区、各类门店等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出社区、村等开展复工复产活动,无需提供其他与防疫相关健康证明材料。  相似文献   

12.
<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第一时间启动战时练兵机制,坚持把疫情防控与实战练兵相结合,把疫情防控作为"练兵场",聚焦担当担责、高标高位、难点痛点、实用实效、解困解惑,积极创新战时练兵的新模式,受到基层一线民警辅警欢迎。一、聚焦担当担责、先锋先行,政治练兵在"疫"线  相似文献   

13.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显著优势,要在法治轨道内双向发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快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更要注重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与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成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各级各地、各行各业积极响应的"一盘棋"抗"疫"大格局,党的领导制度、国家应急响应能力、动员能力等诸多方面都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举全国之力战"疫",为人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实"长城",也以世所罕见的领导力和组织动员力应对此次大考。中国战"疫",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信心,更体现了中国对世界的担当。  相似文献   

15.
《今日浙江》2022,(6):4-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17日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我们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快速有效处置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后战"疫"时期,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意味着我们要与疫情作长久斗争,做好打持久战准备。为应对疫情防控新局面,常态化防控对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断提升统筹治理、精准治理与依法治理的能力,在推进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同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黔府办发电[2020]176号各市(州)、县(市、区、特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省有关部门:经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现将《贵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5月17日贵州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有关决策部署和《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2020]14号)等文件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切实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防止新的外来输入感染及疫情扩散,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保障全省脱贫攻坚和  相似文献   

18.
正"防控疫情就是一场战争,我们第一人民医院就是防疫前线,全院每名同志都要持续发扬斗争精神、保持战时状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淮安市政协副主席、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孙晓阳向全院医护人员发出的战斗动员令,也是淮安市政协积极参与和支持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个缩影。强化政治站位,争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担当  相似文献   

19.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北京老龄事业面临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局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变局。近年来,北京市以落实《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为抓手,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养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养老服务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多地将在一段时间内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要想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必须进一步厘清法律"边界",为基层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对基层治理法治化是一次空前的挑战。面对挑战,各地在管控过程中严守法律制度底线,有效防控疫情扩散,得到群众广泛认同和支持。同时,个别地方出现过度执法、简单执法、粗暴执法等情况,被群众质疑"不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