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蕊 《乡音》2011,(5):23
目前,夜经济正在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把目光投向了夜经济。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丰富夜生活、繁荣夜经济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光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9,(33)
正热潮之下,更需要理性的路径选择。由于气候因素、消费理念和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南北方夜经济发展基础有别,北方发展夜经济更需注重加强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夜经济"不仅是城市名片,很大程度上还是第三产业是否旺盛的体现,而第三产业愈兴旺,城市综合实力也愈强。NASA夜间灯光图显示,夜间灯光更亮的城市,GDP往往更高。  相似文献   

3.
<正>甬政发[2014]7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月光经济又称夜市经济,是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月光经济以夜间文化演艺、旅游观光、教育培训、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展览展销等为主要内容,是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繁荣程度的"晴雨表"。为促进我市月光经济发展,满足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4.
正当夜晚降临、华灯初上,观夜景、看演出、品美食、享购物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夜间消费快速增长,夜间经济日渐繁荣,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经济现象和创业"风口"。为此,《中国政协》杂志记者采访了农工党江西省委会主委史可。史可说,我对夜间经济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研,今年两会上也提交了《完善市场环境,激发夜间经济新动能》的提案。夜间经济是由政府主导,通过精心策划将城市夜晚点亮,体现城市文化的同时促进消费,从而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主要包括购物、餐饮、文化、休闲、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22)
正夜经济是一种复合经济,其所包含的消费元素很多,但如果没有文化元素的加持,缺乏本地区域文化特点,夜经济就没有了特色和内核。点亮一座城市的灯光,就是点燃一座城市的活力,灯火通明的夜经济,代表的是都市人更多的休闲文化空间、更热闹的消费场景,体现着一座城市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根据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大连把创建国际名城作为今后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纵观当今的国际名城,即使是那些文化、历史名城也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城市的繁荣,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才使之成为国际名城。大连要跻身于国际名城的行列,同样要以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基础,因此也就要发展名牌经济。因为名牌经济不仅可以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同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它所带来的效应远远超出经济本身,会使我们这座城市也因此而在国际扬名。名牌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是与市场、技术和生产方式联系在…  相似文献   

7.
刚刚闭幕的天津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将天津"建成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目标。随着我市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日益繁荣,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机关行政效能、更好地开展便民服务工作、扩大民众参与程度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显著。同时,以信息化为主的科技建设在推动我市城市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创新城市管理模式、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方面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反映了城市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作为现阶段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夜间经济具有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竞争力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底蕴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拉动消费的一把“金钥匙”。沈阳作为东北地区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重要中心城市,在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文化优势、消费优势方面都具备繁荣夜间经济的潜力和条件,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根据沈阳夜间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打造“璀璨沈阳”,推动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夜资源是自然给予人的馈赠,它蕴含着巨大的生产力,也是人类精神栖息的家园。在中国经济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时期,夜间经济由于其蕴含的巨大的消费潜能、市场空间,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地域文脉、文化内涵是夜间经济发展的内核,在此基础上,创新需求、创新服务、创新治理,科学规划发展夜间经济,让城市的夜晚丰富起来,让城市更加浪漫、魔幻、创新。  相似文献   

10.
章树山 《群众》2008,(2):61-6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地域经济的根和魂,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越来越强的推动力,对政治文明和社会矛盾处理具有越来越强的影响力、调和力,对城市建设和地域形象的构建具有越来越强的塑造力。当前,必须紧密围绕战略中心,结合客观实际,积极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并萱 《今日山西》2004,(5):18-20
目前太原市对建设文化强市提出总体要求,即坚持文化强市的总体战略,精心营造率先发展的文化平台。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云公民同志指出:太原要实现率先发展,建成中西部经济强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必须始终把文化品位、文化辐射力作为完善现代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全面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按照《太原市建设文化强市发展规划纲要》,太原将充分发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优势,大力繁荣文艺创作,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开创建设文化强市的新局面。要进一步繁荣群众文化,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2.
牛晨霞 《前进》2010,(4):44-45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程度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和谐程度。搞好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有着其他社会要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城市是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工业集中和市场组织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如何使城市经济兴旺繁荣,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城市改革的基本任务。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把武汉列为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我们从武汉的实际出发,遵循商品经济发展规律,在改造经济运行机制、培育和发展市场、促使城市经济转入商品经济发展轨道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4.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群众文化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积极寻求群众文化服务经济的结合点,使文化发展成为经济提升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同时,经济发展为文化扩张提供经济支撑,努力实现经济、文化的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5.
黄桂玲  周琳琳 《前沿》2012,(2):10-11
社区作为社会的缩影,其发展状况是评价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社区相当于城市的"细胞",只有健康的"细胞"才能造就和谐的城市。文化融合、经济繁荣,无不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实现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同样离不开社区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正>9月2日,宁波市推进月光经济发展大会召开。会议强调,月光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提高城市品位,依托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和区位特点,把基础做实、把环境做优、把合力做强,积极打造风格鲜明的月光经济特色街区,进一步展示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底蕴,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功能和品位,让月光经济在东方港城更加熠熠生辉。当前,宁波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精神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城市人口集聚度、对外开放度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仍然相对落后,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继续拉大。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才能使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普遍得到发展,从而缩小差距。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加强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是解…  相似文献   

18.
宋代城市经济功能新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 《思想战线》2005,31(3):112-116
评价宋代城市经济,不能囿于城市本身,也不能单纯强调生产的意义,必须打破城乡对立、重生产轻消费的二元思维模式,从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互动关系中着眼,从生产与消费互相促进的内在联系入手。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在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石晓岩 《新东方》2012,(1):46-48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社会的城市化发展对于非遗保护来说不啻为一把双刃剑。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尽力构建非遗保护与城市文化繁荣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20.
杨矿 《新重庆》2007,(2):40-42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容器,在承载建筑、经济的同时,更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一座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产生、形成、繁荣的演绎过程,并由此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市的人民生活和经济水平。可以说,城市因文化而生、因文化而立、因文化而兴,人类创造和发展的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