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湘潮》1992,(1)
为了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在不断地批判“右倾”的气氛下,全国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新高潮》社论,号召“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第一次提出“大跃进”的口号。运动迅速在全国铺开。  相似文献   

2.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迅速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不甚了了的状况,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其结果是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  相似文献   

3.
“大跃进”运动深层动因的思考马庆钰《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  相似文献   

4.
1958年-1960年的“大跃进”运动是一场严重脱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群众运动。这场运动从开始发起到偃旗息鼓,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年时间,但运动发展之迅速,范围之广大,场面之热烈,却是超乎想象的。“大跃进”运动期间,新闻宣传虽然展示了人民群众在生产中发挥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体现了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的一面,但大量反映“大跃进盛况”的不实宣传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的却是巨大的消极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大跃进”运动的膨胀和升级是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大跃进”是我党对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的一次悲剧性探索,对当代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于其成因,党史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有益的探讨。本文拟从发动“大跃进”的动因、依据以及为什么能够发动起来诸方面加以剖析,以期更好地说明论题。实现现代化以摆脱贫困的境地,是百余年来中国人民的难圆之梦。毛泽东力主发动“大跃进”的深层动因亦根源于此。(-)贫弱生发出赶超发展战略新中国的成立,使他经忧患的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站了起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但是“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直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  相似文献   

6.
1960年至196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产生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运动错误,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农业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的损失。工业原料不足,企业无法继续生产,粮食缺乏,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的困难。黑龙江省委带领各级党政干部,同全省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心协力,战胜了历史上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在“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  相似文献   

7.
1958年,全国在“超英赶美”、“苦战三年,改变落后经济面貌”的思想指导下,片面强调高速度、单纯追求高指标,开展了以大炼钢铁为重要内容的全面“大跃进”运动。  相似文献   

8.
“大跃进”的发动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渊源。一方面,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是基于“走自己的路”的要求,即探索出一条既可以集中资金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又能够维护农民的利益,在较少资金投入的条件下促进农业生产的中国式建设道路;另一方面,“大跃进”运动又是党的历史上大生产运动的再现。毛泽东希望通过发扬革命传统,以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发挥,来弥补当时资金、物资的匮乏。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跃进运动是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为迅速改变我国长期以来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次尝试。实践证明,这次在急于求成“左”的思想指导下的尝试是失败的,它直接导致了1959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浮夸风”是大跃进运动中出现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同时它也是这一运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闽北“大跃进”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跃进”是“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下的产物,其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希冀在一夜之间超英赶美,一步跨入共产主义社会。综观闽北的“大跃进”运动,应该说是有得有失,但是,失大大地超过得,最终是得不偿失。 在运动中,闽北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以高度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忘我工作。在经济建设尤其是农田水利、道路交通设施上取得了一定成就,创办了森工、造纸、钢铁、水泥等企业,社办工业也由此起步,初步改变了闽北工业极端落后的状况。按当时的行政区划统计,工农业总产值从1957年的2.56亿元增加到1960年的6.0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从1.09亿元增加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当时工、农业两部门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探求,深入分析制度因素的作用。分析了“大跃进”运动背后的体制支撑。认为1958年中央向地方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是造成“大跃进”期间工业生产混乱的制度原因,而农村的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既是农村“大跃进”运动的产物,又进一步支撑了工农业的“大跃进”。  相似文献   

12.
群众观点最让大多数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幕是,在1949年开国大典时,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人民万岁!”毛泽东重视民生,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说:必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他说:“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后来,尽管犯下了“大跃进”和“文革”等错误,但没有人怀疑毛泽东要尽快改变人民生活、将中国迅速带入富强之境的真诚。对腐败的毫不留情毛泽东对腐败深恶痛绝,对执政党向腐化蜕变保  相似文献   

13.
大办农村公共食堂的历史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办农村公共食堂是“大跃进”运动的产物。它曾被当做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共产主义因素予以肯定和支持。由于它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的,人民群众反对,因此,1961年6月党中央纠正“大跃进”“左”的错误时,下决心解散了农村公共食堂。  相似文献   

14.
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经验对“三面红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国前后各项事业迅速取得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共和全国人民加速发展经济建设的信心。这种加速发展经济建设的信心,促成了总路线的提出。把革命战争中大搞群众运动的工作方法运用到经济建设上来,推动了“大跃进”的发生。沿用革命战争年代的供给制,来激励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导致了人民公社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加快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以尽早的实现国家现代化,1958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跃进”运动。运动提出要“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号召广大的人民群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1958年5月党的八届二次会议后,保定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在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中,徐水搞的共产主义试点,引起了中央、省委及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叶剑英、贺龙、陈毅、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薄一波等中央领导先后来到保定视察,前来参观、学习、访问的人员更是络绎不绝。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对保定的视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定人民的亲切关怀,对当时保定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58年10月11日至13日,正值保定全区“大炼钢铁”、“突击秋收种…  相似文献   

17.
肖斌 《北京党史》2007,(3):27-29
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出现的严重自然灾害和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工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严重亏损,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困难局面,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  相似文献   

18.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6,(21):43-43
1957年1月至1966年5月,是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中1958至1960年的上半年,又是一个被称之为“大跃进”的时期。那时由于党缺乏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和领导经济建设的经验不足,加之急于求成,急于过渡和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所以在指导思想上产生了“左”倾错误,人民  相似文献   

19.
《前线》1960,(12)
有着最广泛群众积极参加的北京市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已經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大跃进,現在已經进入了大普及和大提高的新阶段。这是大跃进的大好形势,这是对手我国社会主义建設将发生深远影响的大好事情。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大发展,使我們进一步懂得了不断革命的重要意义。在群众运动的大風暴中,“一穷二白”的中小企业,現代化的大企业,服务部門,职能部門的科室都在革命。这是在毛澤东思想武装下的中国人民,决心改变“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20.
马海涛 《世纪桥》2014,(1):15-16
“大跃进”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次大胆尝试。钢铁作为当时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强弱的主要标志“,大炼钢铁”运动理所当然成了大跃进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其违背了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大炼钢铁”运动注定是一场劳民伤财的闹剧。本文以苏州地区为例,通过对当地报刊及馆藏档案资料进行梳理与分析,对苏州地区的“大炼钢铁”运动的道路、方法、结果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述评,以期管中窥豹,丰富这一段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