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注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实践,缔造了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担当民族解放使命的革命军队,塑造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建军原则,铸造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成果,确保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屡建殊勋.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80年来,人民军队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就因为它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一部人民军队的发展史,就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事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引下不断成长壮大的历史。这些军事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产物,都深刻回答和解决了一定历史条件下军事实践提出的时代性课题,引领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是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中国化发端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启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武装斗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一支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的战略战术,并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军事理论中国化的"三大成果",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闽西根据地军民 开展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立足于党和红军新的实践和新的发 展,着眼于对党和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的理论思考,积极推进 理论创新。《古田会议决议》反映了中国革命对党和人民军队 建设的客观要求,概括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 的实践经验,确立了用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解决党和 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的正确方向,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 理论基石,开辟了党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解决党和人 民军队建设重大问题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新型人民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武装,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在血与火的军事实践中锻造而成的武装力量。其建立的历史逻辑体现在早期的军事活动中厚植了新型人民军队产生的土壤、在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和革命形势的准确把握中决定建军、在各地武装起义的爆发中诞生了新型人民军队、在游击战争和创建苏区的斗争中解决了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问题。其建立的理论逻辑体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赓续传承和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经验教训的总结升华。其发展的实践逻辑体现在不断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持续推进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坚持人民军队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牢记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军宗旨。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工农红军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通过三湾改编、古田会议等一系列实践探索,逐渐形成并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改变了军权私有的军事制度和历史现实,这构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关于军政关系的理论,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理论基础来源。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建构的一整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要求和制度,是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合理有序运行的重要层面。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持继续发展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相似文献   

7.
1921年至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思想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军事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正确分析了战争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确立了建立革命军队和武装工农的思想。这些思想是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军事理论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三湾改编在人民军队建军史上具有第一块里程碑的意义,是毛泽东把党的“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之设想付诸于实践,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军事上的开篇之作。其重要意义体现为:第一次为解决党对人民军队的领导权奠定政治基础;第一次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制度,形成新型人民军队的管理基础;第一次为实行武装割据,建立农村根据地造就军事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军事实践,为后来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进行革命武装斗争,最后夺取政权作了必要的准备,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文从党探索中国革命战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问题,成立党的军事组织;培养党的军事干部,创建党直接掌握的革命武装;在国民革命军中建立政治工作组织与政治工作制度,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践行军事运动与工农运动相结合,建立工农革命的武装等方面,对党的早期军事实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叶纲 《北京党史》2007,(4):33-35
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军队建设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性,广泛的实践性和鲜明的党性.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宝库,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纵观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与人民军队建设实践,其思想体系是丰富而完整的,其建军实践是卓有成效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独立的革命武装。从严格意义上说,党建立军队政治工作是从大革命失败后创建人民军队而开始的。但在此之前,共产党人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通过在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和国民军的实践,已初步摸索开展军队政治工作的若干思想和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工作的显著成效和有益尝试,为后来的红军乃至人民解放军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1924年孙中山创办的黄埔军校,是中国军队中有政治工作和党代表的起点,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从事军事活动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开端。首先,建立起政治工作制度和政治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的过程。在我们党的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事业进步。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取得的,历史在前进,形势在变化,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恒 《党史博采》2006,(9):40-4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创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实行土地革命的历史时期。随着党对武装斗争和军队建设的日益重视,党中央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后来,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在政府组织系统又成立了中央革命军事委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高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红旗,开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从南昌起义到古田会议召开,881个日夜,人民军队从无到有,军队建设理论结合实际,形成了“思想建党”和“政治建军”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相似文献   

15.
曹云生  吴晓敏 《求实》2005,2(10):21-24
军队民主建设,既是人民军队的一项建军原则,也是军队战斗力极其重要的政治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继承和发扬红军时期的优良传统,创造性地开展了军队民主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反对军阀主义倾向的斗争中健全军内民主制度,开展尊干爱民运动实现官兵一致,兴起群众性练兵运动为军事民主注入新的活力,大大丰富和发展了我军军事民主建设的内涵,在人民军队民主建设史上占有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立之初,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新型政党,如何建设一支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是我们党始终思考的严峻课题。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要求用无产阶级思想建设无产阶级的政党和人民军队,即"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国情,在残酷的斗争环境中总结的经验。古田会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发展的成功道路,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军路线的形成。古田会议精神是一座贯穿百年革命史的熠熠生辉的丰碑。  相似文献   

17.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并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等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在继承战争年代军事领导体制的基础上,确立了新的国家武装力量领导体制。之后,适应政治、经济特别是军事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通过一系列理论实践探索,逐渐形成并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构成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总结的大量有关军政关系理论,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理论路径。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建构的一整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要求和组织机构,是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合理有序运行的制度保证。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发展和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三湾改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以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具体的实践过程。三湾改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它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和党的建设以及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20.
聂金山 《党史文苑》2007,2(7):18-19,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直以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具体的实践过程.三湾改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它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和党的建设以及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