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元在量化,欧元在动荡,日元在贬值,世界三大储备货币轮番量化,竞相贬值,放眼世界,中国外储投资多元化的操作空间已经没有,中国外储管理多元化是否走到尽头。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退,世界的焦点开始集中于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上来,担心这种全球失衡徜若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世界将再次进入一场更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天量的外汇储备目前正被西方国家指责为全球失衡的罪魁祸首。更重要的是,在美元量化,欧元动荡、日本超级地震爆  相似文献   

2.
胡翾 《南风窗》2016,(5):25-27
正如果人民币采取贬值,势必会招致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性措施,同时加大中国减少出口依赖的经济再平衡的难度。如果不贬值,加大货币投放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也会成为人民币汇率的最大压力。  相似文献   

3.
2003年6月4日澳大利亚http://wwwwsws.org网站刊登了亚历克斯·雷夫伯瑞题为《华盛顿扬言压低美元,美欧关系急剧紧张》的文章,认为美国政府近来采取的美元贬值政策导致欧洲经济竞争力受损,并可能导致美欧像大萧条时期一样进一步互相竞争性地贬值货币,从而使世界经济进一步萧条。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蔡定创 《南风窗》2008,(3):61-63
当今的中国经济现实是,在和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人民币保持低价格的制度下,只要美元贬值,中国就会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5.
2003年5月29日澳大利亚http://www.wsws.org网站刊登了尼克·比姆斯题为《货币动荡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文章,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初固定汇率制度瓦解以来,世界已经发生过四次重大的货币动荡,当前美元的大幅贬值可能引发第五次世界货币动荡。这次世界货币动荡同前4次一样将不可能解决世界经济领域所面临的难题,倒是会造成影响深远的经济和政治后果,并为更猛烈的危机的重新爆发创造了条件。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2007年,世界经济中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上涨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同,但对整体世界经济的负面冲击有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7、2008和2009-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2%、4.8%和5.1%。从2003年到2012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9%,  相似文献   

7.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给中国最大的启示.事实证明,全球货币结构越来越不能反映全球的经济结构,美元霸权不仅扰乱了全球信用总量、信用创造机制、真实经济增长机制的关系,更导致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混乱,"美元陷阱"危机四伏.而中日货币直通车将带来人民币国际化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8.
梅新育 《南风窗》2010,(24):62-64
竞争性的汇率贬值和放松货币供给仅仅是货币战的第一阶段,重新收紧货币政策是货币战不可缺少的第二阶段。若中国能平稳度过货币战争第一阶段,在第二阶段甚至可以赢得某些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康帅 《当代世界》2008,(7):55-56
2007年底尤其是2008年以来,越南经济运行出现动荡,通货膨胀率一路走高,货币大幅贬值,股市和房市暴跌,贸易赤字恶化,经济增长放缓。2008年5月底,摩根斯坦利、惠誉等国际投资银行和机构纷纷发布报告唱衰越南经济,对越南的主权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到“负面”,警告说越南正走向类似于泰国1997年的货币危机,甚至会连累整个东南亚地区出现货币危机的情况。一时间,有关“越南出现金融危机”、“越南经济衰退将引发地区金融危机”的报道充斥媒体,数年来一直被世界普遍看好的越南经济仿佛一夜间褪去了耀眼的光环,未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陡然放大。  相似文献   

10.
李兴伟 《当代世界》2011,(10):44-49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使得新兴国家直接面对着“美元陷阱”问题。所谓“美元陷阱”,即一方面可以通过美元贬值,使美国赖掉大笔债务而猎取其他国家的发展成果;另一方面,通过美元升值,将可以使许多发展中国家遭到资本外逃的冲击而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11.
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有两个,一个是美元贬值加速,另一个是次贷危机的爆发。由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相连,以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上述两个事件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都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南风窗》2007,(7):12-12
中国有意调整高达1万亿美元的外汇存底,将多数资产转为其他货币持有。华盛顿Peterson国际经济研究所主任Fred Bergsten提出具体建议,认为将其转为日元是中国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军 《国际展望》2010,(3):79-85
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背后体现的是大国的博弈、美元与欧元的较量,欧元区不会解体,欧元贬值无法避免,但不会演变成又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尽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间接和有限的,但对中国来说还是一次重要的警示。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更加自觉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和防范地方政府风险,警惕美国借助"低利率强汇率"策略逼迫人民币快速升值,谨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区域货币合作,严密监控、疏堵结合、防范国际热钱对我国的潜在冲击。  相似文献   

14.
2025年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主要有三种答案。第一个答案说,美国将继续称雄。第二种回答是,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第三种回答是,世界将变成一个无政府和相对不可预测的多极化混乱无序的舞台。美国继续称霸?有三个理由怀疑这一点。第一个是经济上的,即美元作为世界经济惟一储备货币的脆弱性。美元目前依靠日本、中国、韩国和其他国家购买债券带来的大量资金注入得以维持。这一点将很难继续下去。当美元急剧下跌时,暂时可能会扩大制造业产品的销售,但美国将失去它对世界财富的控制,并丧失其扩大赤字而不立即遭受严重惩罚的…  相似文献   

15.
易宪容 《南风窗》2008,(16):53-53
今年以来,无论是国际油价飙升、美元贬值不止、次贷危机蔓延,还是国内的雪灾、地震,及股市、楼市下跌,都可为中国经济带来许多不确定性。但是,从最近公布的国内上半年宏观数据来看,国内经济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6.
2005年6月11日《亚洲时报》网站(http://www.atimes.com)刊登了美国学者亨利·刘题为《转型中的全球经济》的文章,批判了作为新自由主义的理论支柱之一的货币主义货币理论。货币主义货币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应不受一国的政治干预,它发行货币必须有黄金或美元储备作支撑。作者却主张,一国的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是主权信贷而不是债务,因此它应该受制于一国的最高政治权力机关,并为一国经济的有计划可持续发展融资,而不必受制于美元储备,就像美国历史上和现在所做的一样。一国货币价值的真正保障是该国家政权存在并前景良好,而不是黄金或美元储备。…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现在越来越被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所困扰。随着中国的增长率持续高于9%,美国指责中国抢走了它的工作机会,通过紧钉美元而维持人民币的贬值,通过在其他国家以不公平的价格出售其产品而输出通货紧缩,为保持劳动成本的低廉而侵犯工人的权益以及没有实现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所作出的承诺。这些指责中的大部分是没有价值的。但是,隐藏在它们背后的那些误解则可能在中美之间引发一场贸易战,而情况如果真的如此的话,将会对双方都造成相当大的损害。事实上,中国没有抢走美国的工作机会,也没有为了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和使自己成为全球性的…  相似文献   

18.
王江雨 《南风窗》2011,(13):50-53
尽管关于美国如何绞尽脑汁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的文章屡见不鲜,有些还带着强烈的阴谋论的色彩,但从总体上看来,美国在国际经济领域已经开始战略撤退,为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扩大话语权逐渐腾出空间。美元霸权对美国至关重要国际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权力是国际货币安排中的支配权。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力  李蕊 《国际展望》2011,(1):95-106
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反映了美国“以邻为壑”的政策取向。量化宽松政策所导致的全球流动性泛滥,将迫使他国的货币升值,加大其通货膨胀的压力和资产价格的波动,同时政策本身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刺激作用有限,反而会加大美国长期通胀预期,动摇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面对不断流入的美元资金,中国可以将流入的资金按照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细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差异化的治理方式,采取“堵”、“抽”、“疏”三位一体的政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20.
日元的阴谋?     
进入2002年,日元延续2000年以来持续贬值趋势,已经成为引发区域性经济利益争端的直接导火索。可能持续贬值实际上,从2000年起,日元汇率就一改1998年7月以来的升跌互见的趋势,转而呈现持续的贬值趋势;到2001年年底,日元贬值进一步加速,面对日元对美元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