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质就是推动政务上网,实现政府信息化。目前世界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政务网站体系。将需要公开的政府信息资源及时发布到网上,实现政府部门内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政府政务公开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府的内涵及意义所谓电子政府,或称电子政务,就是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政务信息化,即实现政务公开化、办公高效化、服务网络化等目  相似文献   

3.
史军 《当代贵州》2024,(6):56-57
<正>数字时代高质量的政务服务,应从规范数字表单、深化数据协同和推进数实结合3个途径发力,充分运用前期信息化发展的成效,进一步推动数字政务建设,提高便企利民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实现政务服务降本提质增效,打造数字政务的中国品牌。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政务服务转型升级已成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电子政府,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但其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构政府”,即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从而实现政府的网络信息化、政务公开以及电子政务。它的主要含义是:政府从网络上获得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政府在网上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检索服务,以便“政务公开”;实行电子化的政府服务,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府在网上与社会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一、实现电子政府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是社会最大的“信息处理企业”,政府治理的过程便是信息化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实现政府…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社会迈进,其中政治领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电子政务的兴起,电子政务是政务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职能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后在网上加以实现,即所谓政务电子化。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可大大提高政务  相似文献   

6.
<正>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化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正在引发新一轮政府治理模式变革。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应用与改进,而且是政府治理理念、服务机制等的革新,对于政府加强和改善治理、更好提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政府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网络在政府工作中的运用,拓展了政府的服务空间,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政府的服务质量.同时,网络环境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也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推进网络环境下电子政务的建设需要从发展电子政务,落实政府网上责任,推进政府网站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8.
电子监察系统是综合运用网络、视频等科技手段进行监控的系统,是行政监察运用信息、电子手段对政务、事务等领域实施监察的一项创举。电子监察系统的产生和运用,让监察工作找到了破解行政监管难题的信息化钥匙,对有效提升行政效能、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和推进阳光政务建设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建设好电子监察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政务诚信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义,法治政府的内涵决定了法治政府必须是诚实守信的政府.当前政务诚信缺失的种种现象已经构成了严重的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危机.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构建现代法治政府就是要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创建政务诚信建设体系、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0.
政务微博是政府机构及公务人员利用微博这个及时发布信息的系统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并进行参政议政的一个平台。政务微博的主体通过计算机、手机、QQ、MSN、电子邮件等便捷方式自由发布信息,与民众交流互动。政务微博是政民沟通的新媒体,是我国网络问政的新兴力量,是传统政府网站发展的一个飞跃。它有助于改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11.
一是统一设置网站政务公开栏。巴中市各级政府、政府部门、中央和省驻巴单位、公共企事业单位在网站首页设立了“政务公开”栏目;无网站的单位和乡(镇)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在县(区)政府网站上设立了“政务公开”网页。二是统一建立墙上政务公开栏。巴中市制订了《巴中市墙上政务公开栏建设标准》,全市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位置、统一形式、统一规格质量。三是统一实行信息审签制度。为确保政务信息规范统一公开,巴中市统一设计了《xx单位政务公开信息审签单》,规范了政务公开信息审签流程。凡未经审签的信息一律不得公开。  相似文献   

12.
田俊 《当代贵州》2014,(12):40-40
正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依法行政、打造阳光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举措。政府公报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既是发布政令、依法行政、政务公开的法定载体,又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为全面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构建和谐社会,《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显得尤为重要。《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以下简称《省政府公报》),是省政府主办主管的唯一政务期刊,具有鲜明的  相似文献   

13.
《探索》2020,(4)
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成一个立体化的政务新媒体矩阵,它包括政府门户网站、政务社交媒体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数字政府平台。政务新媒体矩阵不仅承担了部分媒体功能,而且在数字空间内丰富了政务媒体的概念,创新了新媒体语境下政府与媒体的新型契约关系。基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数据,研究了我国政务新媒体的整体规划和要素建设,描绘了我国政务新媒体的运动状态和发展规律。研究发现我国政府对政务新媒体的认知是在发展中不断清晰的,政务新媒体的功能沿着"信息传播—舆情管理—电子政务—数字政府"的轨迹不断深化。当政务新媒体矩阵向高端进化的时候,它不会简单抛弃原有的功能定位,而是按照"向后兼容"的原则整合更新。整合后的我国政务新媒体既是政治传播、意识形态的新阵地,也是信息发布和数字政府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是反映政务活动特征和政务发展变化情况的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政府信息公开通常与知情权相对应,其基本含义是:政府基于公共利益将其掌握的公共信息依照法定条件、程序、方式、时间,通过适当的信息渠道向社会公布,公开有利于公众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允许公众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剖析了目前国内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指导思想"、"政务建设"、"项目实施"、"应用水平"这四个方面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省级政府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亦日益严重。传统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分野在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评估中失效,揭示了生成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可能存在多元化条件组态的事实,为解释并解决发展不平衡现象提供了可能。一体化政务服务建设可被视作政府应用信息技术并进行组织重构以提供整体性、无缝隙的政务服务的过程,因此,现运用TOE理论框架构建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条件组态的研究模型,并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开展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水平是生成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的必要条件,生成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的条件组态则包括“技术-组织-环境协同主导型”“技术-环境主导型”“技术-组织主导型”,且实证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由此可得,省级政府可以通过重视并提高政府数字化水平、增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基于本地特色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提高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在民众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各级政务微博、微信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通使用,喻示着政务新媒体应用已进入全新的"双微时代"。"微政务"与农村基层治理在细微、便民、亲民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内在的契合,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农村基层政府应通过打造公共服务的全新理念,让政务公开实现信息有效传达的同时提升农村基层治理的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首先要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在治国方略上的重大创新,这一创新的重要背景就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引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靠传播渠道单一的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宣传,已经无法适应社会治理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多样需求,当前,政务新媒体在推动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创新社会治理、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社会舆论等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实现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运用好政务新媒体。  相似文献   

19.
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政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世纪80年代政府启动办公自动化以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政务应用快速发展,政府网站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但同时,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还存在着诸如统筹规划不足和标准不统一,发展不平衡,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程度低,信息安全防护有待加强等问题。这就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增强电子政务发展的服务意识,提升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加快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建设等。  相似文献   

20.
张雪霖 《求实》2020,(3):31-41,M0004
微信群内的信息沟通与传播具有打破时空边界限制、入群成员共同虚拟在场以及群聊信息具有及时、公开、共享性等新特征。在被广泛用于我国政府系统后,政务微信群成为政治信息传播的新媒介,实现了对我国政务系统的无缝隙覆盖,也已成为推动政务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常规性手段。相较于正式的文件、会议、电话等传统的政治传播媒介,政务微信群深刻地改变了政务办公的逻辑与机制,重塑了政府内部的政治沟通体系。具体表现为:重塑了上下级之间的部署与督导考核体系;建立了分散部门之间的协调与联动治理体系;再造了横向同级政府组织之间的竞争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