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在当今网络开发课程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总结了MOOC中先进的技术及理念。结合现阶段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精品资源课程在资源呈现、跟踪反馈、交互、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探索,提出了课程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北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举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静  何美然 《学理论》2012,(30):75-77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是当前一项紧迫的重大课题。河北省非常重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推进河北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要加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完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优化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营造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积极培养农业科技信息人才。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2)
"思政课"精品视频课程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动态过程,其目标是向课程要效果,向教师要质量,向团队要资源,以求提升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思政课"精品视频课程建设必须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相结合,提高视频教学中主讲教师的素质;精心设计好精品视频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服务;重视视频教学中资料库的建设,利用思政精品视频课程建设这一契机,推进思政课其他几门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胡满英 《学理论》2012,(33):245-246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课程资源开发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扩大优质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是目前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业技术经济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农业经济科学体系中一门跨学科的、技术和经济相互渗透的新学科,是研究农业技术措施中发生的经济规律的科学。它是我国科研、教育及实际管理工作者根据我国农业生产建设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一门边缘性实用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农业中物质技术因素的经济效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农业技术经济学必须联系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运用技术科学、政治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的知识和成果,对农业生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36)
随着视频公开课在国内掀起的热潮,我国教育部于近期启动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工作,而网络视频公开课则属于精品开放课程的重要部分。网络视频公开课的制作要求应考虑网络传播和视频传输两个特殊点,并在录制手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均有特殊要求。而在视频课制作方法上应组建相应教学团队,进行授课培训,研究录制方法,并建立课程后期服务,使得网络视频课达到最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冯立  满杰 《学理论》2010,(22):F0003-F0003
近年来,哈尔滨市农业综合开发办紧紧围绕全市“强县”发展战略,深入落实“项目建设年”工作部署,提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大项目牵动”举措,集中资金,突出重点,合力建设规模大,标准高精品示范工程,努力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成粮食生产的核心区,现代农业的先行区,新农村建设的展示区,财源建设的蓄能区,助推“强县”战略落实和实施。  相似文献   

8.
打造世界旅游精品不仅涉及精品旅游景区建设问题,也涉及到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城市建设问题,张家界世界知名的旅游资源与滞后的城市建设之间已形成巨大反差,如何打造旅游城市精品,在城市建设中彰显山水特色、民族特色,是打造世界旅游精品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的落脚点,是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先后在高等院校、各级党校有关专业开设。  相似文献   

10.
阆中市要立足自身基础优势,结合区域发展布局,遵循“工业抓骨干,农业创特色,旅游出精品,基础建设攻重点”的总体思路,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开拓进取,苦干实干,把阆中建成川东北的“经济强市、旅游大市、绿色明珠”。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经济学》是国内外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但长期以来,国内《产业经济学》课程和国外高校在课程名称、教学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为研究对象不明确、学科体系交叉重叠、研究方法不够规范等。结合国外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针对我国产业经济学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界定研究对象、重构学科体系和构建方法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何秋洁 《学理论》2010,(23):77-79
现代经济学的许多假设是未经实验验证的,在经济学中引入实验方法是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首先整理了实验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发展,然后结合经济学课程的特点,运用“信息不对称与逆向选择”实验的具体设计阐述了经济学实验在实践教学中的设计方式,最后反思了经济学实验方法得出的结果与现实经济的契合度。  相似文献   

13.
<管理经济学>作为公共选修课,它的授课对象与教学目标都不同于其作为专业必修课的授课对象与教学目标,这决定了<管理经济学>作为专业必修课时,其课程教学法并不完全适用于其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教学法.探讨了作为公共选修课的<管理经济学>教学法中宏观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整合及微观上教学方法的设置与安排.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9,(12)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新兴学科,在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性、时效性,通过实践总结出的新方案,解决创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创新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训练模式,形成"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依托,实现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优质管理,精品创新创业项目的引领,众创空间的建立,形成全程化、一体化、多载体、多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为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央关于高校马列主义课程改革中提出要开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开设这门课程是适合高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需要的。我们认为,这门课程,不仅仅限于高校,对全国工矿企业、党政机关也是需要的。现在我们提出把它作为一门新学科来研究,是因为黑龙江省九所高等院校1985—1986年联合编写这门课程的教材时,碰到了很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大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新问题。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是一门新学科一门新学科的出现,不是人们能够预先计划和安排好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实践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出现新问题、新规律,而产生新的科学分支和新的具体科学。经济学是一门老学科,现在已经产生了许多新的分支学科。七十年代以来由于生产日益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人们又提出了如何有效地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和防止空气、水流的污染问题,经济学不仅要研究这一代的经济生活,还必须研究子孙后代如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年来的农业政策一直追求达到的核心目标。最近十多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国家推动下,围绕农业经营体制变革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成为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这推动着乡村治理研究延伸到农业领域,形成"农业治理"的研究视角。区别于农业经济学,农业治理综合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视角,注重研究农业政策自上而下实践的机制、过程和后果,这就需要进入中国独特的农业治理和农业现代化实践中去。国家及  相似文献   

17.
《求知》2005,(11):42-42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在其获奖演说中的一段话:“世界大多数是贫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的原理。世界大多数贫穷人当中,又主要是以农业为生计的。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7)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双创背景下,高校教师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剖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入手,结合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遵循大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以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学习迁移理论为指导,提出了高校教师进行微观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四点建议:一是转变教学方式,寓学于乐;二是注重精选教材,深入浅出;三是利用信息技术,还原经济学原理的推理过程;四是突出能源特色,培育能源经济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19.
何钢  蔡健  肖刚  经莉  孙晨露 《学理论》2011,(18):232-234
针对高职院校公选课的现状进行研究,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公选课的现状为例,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公选课存在师生对公选课的认识错位,没有课程发展规划,缺乏优秀课程资源,教学质量监控缺失等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重视课程建设,建立公选课课程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公选课体制,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志  龚健 《学理论》2013,(18):243-245
公共经济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成效如何,对培养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及提高其解决现实公共经济与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将产生直接影响。针对《公共经济学》教学定位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优势学科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特点,从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和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我国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公共经济学课程特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对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学科建设和特色教学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