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97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的党史文化,即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方式、价值理念及其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创造成果所蕴含的思想理论和价值取向的总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传播党史文化的根本就是为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为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  相似文献   

2.
历史虚无主义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异常活跃、值得高度警惕的错误社会思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论调的批判,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包涵坚持唯物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唯心史观本质;坚持整体性历史观,反对割裂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坚持人民史观,反对英雄史观;坚持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批判和抵制“全盘西化”;坚持挖掘历史价值,反对“历史虚无论”等五个方面。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有理有力地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3.
以前苏联解体教训为起点,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国史学习教育的讲话要点,分析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性、必要性。并从聘请专家教授举办讲座、运用好互联网、在中小学如何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开展好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教育活动。在基层开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教育的问题,建议、指导基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重视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教育活动,凝心聚力,坚定理想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在纪念建党95周年之际,重温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对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批驳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毛泽东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变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它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反映,是中国革命、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凸显了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坚决态度,为学习党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坚持唯物史观,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科学理论,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国史的重要指示,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提供了根本遵循。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我们党历来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将学习党史、国史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为此,在挖掘学习历史对我们党的现实价值的基础上,明确学习历史的三个维度:历史的职责、把握学历史的重点、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同时要系统、完整、准确地学习党的历史,涵养历史眼光,潜心研读马列经典。  相似文献   

8.
刘曼抒 《新长征》2014,(5):20-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学习党史进一步提高到事关全局的重要地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推动全党从对党的历史的坚定自信中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7,(6)
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以"告别革命""重新评价"历史为由,否定革命、否定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丑化正面人物,曲解民族文化,胡乱改编历史文艺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四个自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是基于对国史、党史、中国近现代史正确认知基础上的自信,是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历史虚无主义动摇和削弱了"四个自信"的认知基础,对此要有清醒认识。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高度重视党史国史人物的评价,不仅确立了评价党史国史人物的基本原则,即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和分析;而且阐明了评价党史国史人物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即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时,习近平还对近些年来在评价党史国史人物过程中出现的六种错误倾向进行了剖析。这些重要论述,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又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还有效抵制和回击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党的历史的总结运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就把学习党史进一步提高到事关全局的重要地位。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同志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13,(7):10-1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2周年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5日下午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第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他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  相似文献   

14.
坚持正确党史观,正确看待党的历史,对于把握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辉煌业绩和宝贵经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习近平强调"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这为党史学习研究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本遵循。针对如何在抗日战争史研究中践行正确党史观,从坚持政治性、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宋月红 《前线》2013,(9):56-5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指出:“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6月25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学习党史、国史特别是新中国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源泉。学习党史、国史,必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所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在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中,历史虚无主义尤其值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有些错误的倾向要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8.
从"伟大社会革命"视角来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非常鲜明的理论建构特点。立足社会革命的世界历史性维度,能沟通"特色模式"与"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结,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的完整性;立足社会革命彻底性与阶段性相统一维度,能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史、党的奋斗史的深层联结,体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的宽厚性;立足社会革命实践至上维度,能充分认识"实践理性"与"理想精神"相互促进的重要性,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逻辑的效能性。"伟大社会革命"为我们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提供了重要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自我革命观,科学阐发了党的历史进程中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科学阐明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价值,科学阐述了党的自我革命和伟大社会革命的辩证关系,科学阐扬了践行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历史、现实、未来的三重维度,深入探讨习近平新时代自我革命观形成的历史背景,洞察其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不仅有助于以全新的视野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而且有助于以坚定的意志,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历史维度看,自我革命观的形成是基于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抉择;从现实维度看,自我革命观的形成是基于党内突出问题作出的内在抉择;从未来维度看,自我革命观的形成是基于党的长期执政作出的必然抉择。  相似文献   

20.
孙翊 《北京党史》2014,(2):32-33
正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