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5月1日,英国举行大选,反对党工党以压倒多数票击败连续执政18年之久的保守党,重新上台执政。5月2日,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出任首相,从而成为本世纪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同日,他组建了由22名成员参加的新内阁,其中有5名女性,创下了英国内阁女大臣最多的纪录,内阁成员中只有4名担任过政府职务,且都未超过副大臣级。  相似文献   

2.
2006年2月,加拿大保守党领袖斯蒂芬·哈珀正式宣誓为加拿大政府总理,但在其任期内,因该党是以少数党执政,其治理国家的内外政策,特别是国内福利、就业政策一直受到议会反对党的批判。2011年3月25日,由自由党在下议会提出的对哈珀政府不信任案以156对145票通过,因而直接导致哈珀政府倒台,加拿大再次举行联邦大选。但在随后的5月2日大选中,哈珀在下议院308个席位中如愿以偿地获得167个席位,超出多数党执政所需要的155席,从而奠定其多数党执政的地位。本文以作者的大选现场观摩和理论思考为基点,阐述和分析哈珀赢得多数党执政的内在逻辑,并就此大选的新趋势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3.
1997年5月1日英国大选揭晓,工党在英下议院的659议席中赢得419席,以压倒多数击败连续执政18年的保守党,取得自1931年以来最大胜利。5月2日,年仅44岁的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正式就任英国新首相,同时,22名新内阁成员也宣布到位,工党终于迎来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英国新首相托尼·布莱尔王利平5月1日,英国工党在大选中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击败连续执政达18年之久的保守党。44岁的工党领袖托尼·布莱尔第二天正式出任首相,成为本世纪英国最年轻的首相。年少立志从政布莱尔于1953年5月6日出生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一个中产阶...  相似文献   

5.
英国工党在1997年5月上台执政后,按照其竞选时提出的“新工党、新英国”的目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提出了一些新举措。去年7月,工党新政府发表《战略防务评估报告》防务白皮书,对冷战结束以来英国的防务和安全政策进行了重新评价,提出了面向2015年的英国防务...  相似文献   

6.
1990年11月,英国保守党经过两周的激烈角逐、明争暗斗,约翰·梅杰终于当选保守党领袖并出任英国首相,结束了撒切尔夫人的11年执政。平民出身  相似文献   

7.
在智利1989年12日14日大选中,基督教民主党领袖帕特里西奥·艾尔文以55.5%的多数票当选为总统,并于1990年3月11日正式就职。艾尔文政府的上台,标志着智利长达16年的军政权统治的结束。这不仅是智利国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而且会对拉美地区的国际关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艾尔文政府内外政策的走向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4月9日英国大选揭晓,保守党在下院以336席多数获胜组阁,梅杰再次出任首相,创造了自1822年以来英国一党“四连冠”组阁的纪录。这次大选是在英国经济出现自30年代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衰退、对保守党相当不利的情况下举行的,但由于保守党对外调整政策,对内主张维护国家统一,提出减税政策和福利政策,得到金融企业界的支持,终于击败与其竞争激烈、一度旗鼓相当的工党,获得大选的胜利。一梅杰1990年11月执政以来,在国内积极推行有利于国计民生和促进工商企业发展的政策。 (一)增加公共开支,重视福利事业。为改变保守党前任政府不关心人民福利的形象,梅杰上台后大力强调保守党旨在建立“无阶级的”、“富于同情心的”社会,使人人“有选择的能力,有拥有的权力”。  相似文献   

9.
1997 年工党执政后顺利实施了权力下放。究其原因,受欧洲新地区主义的影响和推 动,工党参照欧洲国家经验寻求国内改革的动力,坚定了权力下放的决心。权力下放是推动英国民 主发展的方式,也是解决保守党治下权力合法性不足的途径,还是解决民族联合问题的有效手段 。此外,布莱尔不断完善权力下放政策,作为竞选武器在击败保守党时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2月6日,以色列提前举行总理选举。73岁的利库德集团主席阿里埃勒·沙龙以绝对优势(62.6%比37.4%)战胜工党领袖、现任总理巴拉克,并于3月7日正式就任与工党等组成的联合政府总理。作为一名有争议的传奇人物,沙龙上台颇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11日晚,43岁的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被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为英国新一届首相,成为自1812年利物浦勋爵(Lord Liverpool)之后最年轻的英国首相,其履新同时也宣告了英国工党连续13年执政历史的终结。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新总理约翰·霍华德方华三年一度的澳大利亚联邦大选3月4日落下帷幕。反对党联盟——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在众议院148个席位中,以90比46的优势战胜执政长达13年的工党。联盟领袖霍华德取代基廷,成为澳大利亚联邦第25位总理。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曾...  相似文献   

13.
10月9日,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全国大选中,霍华德领导的自由-国家党联盟在众议院150个席位中获83个席位,在参议院76个席位中自由-国家党获39个席位。霍华德政府成为自70年代以来佛雷泽政府在参院失去多数议席后,第一次拥有两院多数议席的政府;①而霍华德第四次蝉联执政则成为澳洲政坛上自罗伯特·孟席斯之后第二位任期最长的总理。  相似文献   

14.
郭馨怡 《现代国际关系》2023,(8):89-106+155
近年来,英国政党政治深陷政坛长期频繁动荡的“持久危机”之中,具体表现为传统两党政治弱化、政党碎片化程度提高、多个地方分离主义政党趁势崛起。一方面,长期执政党保守党内斗激烈,数度引发国家政权更迭,政策连贯性降低;另一方面,反对党工党连续多年选举表现不佳,执政准备与能力相对不足。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脱欧持续带来政治分裂,深层次原因是两党各自党内意识形态争议的加剧。此外,英国的权力下放和选举制度客观上为地区性政党崛起提供了制度便利。受到经济治理失败和右翼保守派分化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保守党的强势地位或将有所下降。工党的选举表现则取决于其能否合理平衡党内关于脱欧和意识形态的分歧,重新建立稳定的多数选民联盟。  相似文献   

15.
5月5日,布莱尔领导的工党赢得了英议会大选,实现了工党百年历史上首次“三连胜”,布莱尔本人也成为英战后连续三届当选首相的第二人。但是,布莱尔也很可能是步撒切尔夫人后尘被迫在第三任期内提前让位的首相,其执政地位在大选后即开始动摇,英政局走向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首先,布莱尔执政地位面临严重挑战。由于伊拉克战争的阴影,工党虽赢得“三连胜”,布莱尔却面临党内“逼宫”,其执政地位处在动摇之中。大选揭晓的5月6日,布莱尔在组织新内阁时,即被迫放弃要减少副首相和内务大臣查尔斯·克拉克部分职责及将露丝·凯利调往财政部的成令。接…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印度第12届人民院选举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担任内阁总理并组成新政府,新政府上台伊始便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和措施,第二次担任财政部长的亚希曼特·辛哈称之为“反冲式启动经济”发展战略,以有别于前任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的“自由化”和比·契达巴拉姆的“自动启动经济”发展战略①。而印度新政府是否是反“改革”、或改革“改革”、或继续“改革”等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论述新政府上台后实行反冲式启动经济发展战略的经济背景.以供研讨。(一)农业的丰欠与印度经济发展进程成正相关,农业欠收又主…  相似文献   

17.
1981年5月10日,法国社会党领袖弗朗索瓦·密特朗在总统选举中获胜,5月21日入主爱丽舍宫,开始了为期七年的执政。密特朗当选总统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它结束了右翼保守势力自1958年以来持续垄断政权的局面,开始了左翼上台执政的新阶段。政权在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营垒之间发生转移,导致法国发生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革。变革的内容与特点社会党政府一上台,就着手在各方面除旧布新,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任命三分之二的省长,撤换半数以上的大学校长,各大公用事业部门的领导机构也都一一易人。政府内新设民族团结、国有化、业余时间、  相似文献   

18.
塔帕执政可望使动荡的尼泊尔政局趋于相对稳定刘善国1997年3月10日,洛肯德拉·巴哈杜尔·昌德领导三党联合政府上台执政,在仅仅半年后的10月4日,尼泊尔议会对昌德政府的不信任案进行投票,结果以94票反对,107票赞成,昌德被迫下台。因此,昌德政府成为...  相似文献   

19.
以拉·甘地为首的国大党在1989年印度第九次大选中失利,国大党继1977年之后,第二次成为在野党。拉·甘地何以会失败?除了政治方面的原因,恐怕也少不了经济方面的问题。本文拟将拉·甘地执政五年内的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一概述,供深入研究印度第九次大选参考。一、拉·甘地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调整拉·甘地一上台就加快了经济政策调整的伐步,五年来,其经济政策调整可大致归纳如下: (一)放松对私营部门的限制,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独立后,印度政府对私营经济仍采  相似文献   

20.
1975年2月,英国保守党史无前例地推出一名妇女担任党的领袖,她就是玛格丽特·撒切尔。1974年4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撒切尔夫人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女首相。1983年6月,保守党在大选中再奏凯歌,撒切尔夫人得以蝉联首相执政迄今,成为自邱吉尔以来执政最久、权力最大的人物。她还宣称准备继续竞选第三任首相。这位举世瞩目的人物为什么能够连续执政?其内外政策主张又是如何?本文拟结合其党派背景及国内外形势予以简介与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