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小康》2008,(7):48-51
2008年6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腾讯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调查,主要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衡量中国消费小康指数。经过对超过30000人的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2.8分,比上年度72分增加0.8分。其中,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指数分别为62.3、72.2、65.3、86.4、71.1分,比上年分别增加1.2、0.3、1.5、0.2、0.9分。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2,(2):64-65
2012年1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监测数据,得出中国消费小康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  相似文献   

4.
《小康》2007,(11):16-19
2007年10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新浪网、唐楷调查等机构,对我国"消费小康"进行了现场调查、网络调查以及读者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2分,比上年度的71分略有提升。《小康》主要从民众消费观念状况、民众对消费满意度、中国消费环境状况、中国消费政策和中国消费结构等五个方面来衡量中国消费小康指数。  相似文献   

5.
本刊 《小康》2009,(7):20-22
2009年6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居住小康”进行了调查,其中网络调查参加的总人数累计达7865人。经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居住小康指数为67.2分,比上一年度的65分提高2.2分。其中:居住面积指数为75.5.比上年增加1.2分;住宅建筑质量指数为64.3,比上年增加2.9分;住宅配套及环境指数为65.6,比上年增加3.0分社区关系指数为80.5,比上年增加1.1分;物业服务指数为52.3,比上年增加2.8分。  相似文献   

6.
《小康》2008,(12):16-18
2008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即:休闲指数、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居住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消费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和快乐指数进行了调查。其中,70分以上的有4项,快乐指数得分最高,为79.1分,70分以下的有7项,最低的是生态指数,只有56.9分。与上年相比,有9项增加,平安和快乐小康指数下降。《小康》的全面小康指数主要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五个大类。评价权重分别为:经济建设占30%,社会建设占20%,政治建设占15%,文化建设占20%、生态文明占15%。全面小康评估指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2008年《小康》报道的11个相关指数;二是2008年10月~11月间,由《小康》杂志社联合新浪网及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专家共同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对我国"全面小康综合指数"进行调查;三是参照有关部门的测量数据,经调查组专家对收集数据进行加权综合处理,得出2008年中国全面小康综合指数为65.4分,比上一年增加0.7分。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时序数据,借助ELES模型分析了2002—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的服务消费结构变动状况,并对各项服务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以及价格需求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服务消费增长虽然很快,但在整个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却不升反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已经形成以餐饮服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为主的消费结构;居民服务消费额地区不均衡状况非常突出;居住服务、教育、交通、通信的需求收入弹性增加,饮食、文化娱乐、医疗和家庭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呈现倒U型,在收入水平较低时,中国城镇居民对这四种服务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会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这些服务需求表现出饱和状态。为进一步促进服务消费,本文在缩小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服务消费环境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1,(4):55
2011年3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命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7.2分,比上一年度增加1.1分。《小康》生命小康指数主要从居民健康满意度、居民健康水平、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等三个方面来衡量。其中,居民健康水平指标包括:平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小康》2009,(4):16-18
2009年3月,《小康》杂志联合新浪网,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命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为74.4分,比上一年增加2.2分。《小康》的生命小康指数主要从居民健康满意度、居民健康水平、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等三个方面来衡量。本年度生命小康指数的特点为:①居民健康满意度达59.8%,比上年度有所提高,但仍然较低;②从衡量居民健康水平的“三大指标”:平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来看,逐年好转,甚至好于中等收入国家;③居民健康保障和措施都有所改善,如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等统计数据都在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唐琼 《湖湘论坛》2015,28(2):62-67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未来五年,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联将有所变化:消费结构逐步优化、消费内容逐步丰富、消费观念逐步更新。因此,为推动农村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应进一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创新农村消费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06,(6):20-22
2006年5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对我国2005年5月~2006年5月间“生态小康”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5~2006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56.6分,尽管比上一年度的56分略有提升,但与民众日益高涨的环保热情和期望相比,“生态小康”前进的步伐过于缓慢而沉重。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广大民众对生态环境的现状非常焦虑,接踵而至的松花江污染、广东北江污染、沙尘暴等一系列问题更是令民众忧心忡忡,“对周边环境状况评价”这个一级测评指标得分比上一年度下降了3.5分。调查显示,中国民众的环保…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08,(6)
2008年5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教育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2007-2008年度中国教育小康指数为64.6分,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入及政策偏向性、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执行、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满意度、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数分别为59.2、88.5、57.4、69.3,比上年分别提高1.2、0.3、0.3、1.7个百分点,对教育公平程度的感受为51.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06,(8):18-19
2005~2006年度中国消费小康指数为71分,比上一年提高了2分,但农村消费环境却在日益恶化。  相似文献   

14.
入世后 ,我国消费的消费观念、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环境等都将向好发展 ,但也会出现消费差距拉大的趋向。无论是宏观经济管理还是微观经济管理 ,都应很好地把握这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鄂璠 《小康》2012,(12):70
正"2012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本年度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最低。今年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除了危害到消费者利益之外,更因为涉及知名品牌而引发了较大范围的信任危机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令人担忧。"2012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显示,本年度,公众对于"家人身体状况"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社会治安状况",再次是"受教育条件",然后依次是"交通出行状况"、"工作环境"、"住房条件"、"所享受的社会保障"和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即:休闲指数、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居住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消费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和快乐指数进行了调查。其中,70分以上的有4项,快乐指数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17.
《小康》2007,(9)
这一年,中国生态小康指数没有如预期的那样有所提高。2007年8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生态小康进行了调研,并经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得出2006~2007年度中国生态小康指数为56.6,与上年持平。其中,对周边环境状况评价为50.5分,比去年下降0.3分;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体系评价为82.4分,对环境保护的政府投入、执行和效率认同度为44.5分,相比去年略有提高;环保意识与参与程度的评价为54.8,比去年提高0.4分;生态环境保护前景预期为73.1,相比去年稍有提高。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2,(4):59
居民健康的"三个不满意":压力大、工作久、睡眠差自2006年以来,中国生命小康指数一直稳步提升,2011~2012年为78.7分,比上一年度增加1.5分。居民健康满意度较低主要因压力较大、工作时间较长以及睡眠不好引起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事实分析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表现为:恩格尔系数下降缓慢,居住消费呈现先升后降再上升的波浪式周期性波动,文教、交通、医疗三类的消费比重呈上升趋势。从中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向多元化方向转变,由生存型消费逐渐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但农村居民现金的相对不足制约着消费结构的升级,因而政府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具体措施包括: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倡导新的消费观念,积极培育消费热点;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1,(12):56-57
2011年11月,《小康》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对我国2011年度"全面小康综合指数"进行了调查。《小康》主要通过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五大方面的状况来反映中国的全面小康进程。评价参考了2011年度《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2011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组成的小康指数,即:饮食指数、消费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