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中的字架──当前农民信教热透视中府河有人曾讲述这么一段经历─—“这是几年前的事了。一个星期天,我带着我的小孩到教堂旁边的一个饭店就餐。不一会儿教堂礼拜结束,大批信徒蜂拥而出,其中有一位衣衫褴楼的干瘦矮小的老人来到饭店,在我的桌旁就餐。我的小孩吃饭时...  相似文献   

2.
黑气球也能飞上天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一天,几个白人小孩正在公园里玩,看到一位卖氢气球的老人推着货车,他们就跑过去,一人买了一个,兴高采烈地玩着。这时在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黑人小孩,他很羡慕地看着白人小孩嬉戏,却不敢走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因为他很自卑。等白人小孩跑散以后,他才怯生生地来到货车旁,恳求地问那位老人能不能卖给他一个气球。卖气球的老人温和地说:“当然可以。你要一个什么颜色的?”小孩鼓起勇气说,他要一个黑色的。老人很惊讶地看了看小孩,递给他一个黑色的氢气球。那个小孩开心地拿过气球,小手一…  相似文献   

3.
开心乐园     
高兴得太早世界杯期间,某球队队员添了一个小孩,所有队友被邀请参加洗礼。大家来到教堂,孩子突然从母亲手中滑落,守门员果断地扑出,在离地几厘米的地方将孩子稳稳接住。大伙儿鼓掌欢呼,没想到,他却习惯地拍拍孩子,向前跑了几步,接着熟练地大脚开出……领导很忙一天,领导吩咐秘书说:“有人找我就说我很忙,让他等会儿。”秘书问:“要是来人说有急事怎么办?”领导说:“告诉他,这种话说的人多了。”过了一会儿,领导的太太来找领导了,秘书对她说:“领导很忙,请您等一会儿。”太太怒道:“我是他太太,让他马上来见我。”秘书笑道:“说这话的人多了…  相似文献   

4.
有个关于回声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孩不知回声是啥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喊,他的回声也跟着叫喊。因此,这个孩子很生气,大声叫骂起来,但是回声应他的也是一声声的叫骂。后来,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他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读完这则故事,我感慨万千。闲暇中我又一次想起了家中的母亲,她含辛茹苦把我拉扯大,以致两鬓斑白,丝丝银发千斤重,而我们又回报了她什么?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求学在外,每次临行…  相似文献   

5.
王爽 《创造》2008,(6):62-64
李黎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在一个展示西藏佛像的黑乎乎的展厅里,一个小孩对妈妈说:“妈妈,我很怕。”这件事给了他很大震动。当他看着妈妈毫不犹豫地抱着孩子走出博物馆的大门,他开始怀疑现今博物馆的陈列方式究竞有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表情     
刘春 《当代广西》2008,(21):58-58
国庆长假的某个上午,我和家人乘公共汽车到郊区看朋友。汽车开了一段路,停住了。前面有一大批人在横过马路。他们大摇大摆,不紧不慢,无视于往来车辆的存在,而斑马线就在前面不足十米的地方。只有一个一看就知道是乡下来的老人牵着一个小孩,在斑马线前傻傻地站着。车上的几个小青年看到老人站在路边那谨小慎微的模样,嘴角露出了微笑。我看得出这种笑容的含义,那是轻视、鄙夷,潜台词是:“瞧,这个土包子!”我感到了微微的疼痛,突然觉得这老人很像自己的父亲。  相似文献   

7.
记者到看守所追踪采访“你不相信郝过的话?”“不完全相信。”我跟老吴在他的办公室里,把那盘录音带又听了一遍。我得承认这家伙的口才确实不错,语调抑扬顿挫,很有韵味,也有感染力。我想他是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做的这盘带。他很有可能先写下来,诵读了许多遍,然后听似随意地录制的。还有那张影碟,前面只有几分钟他模拟杀人的动作,接下来是他的婚礼场面以及孩子出生、蹒跚走路和看画册呀呀学语的镜头……总之影碟的绝大部分展示的是一个小家庭的甜蜜和温馨。想到这样一个家庭将被弄得支离破碎,的确让人揪心。画面上的小豌豆漂亮可…  相似文献   

8.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老人回答他。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带着失望离开了老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心力交瘁,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担子呀。”“那你就把担子卸掉呗。”老人回答。生意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怒气冲冲…  相似文献   

9.
达赖宣布“退休”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多来,达赖在国际上到处宣称他已经把政治权力交给了“民选的政治领导人”,并对过去几十年热哀于政治表示沉痛忏悔:“在过去的几十年我一再地对别人讲,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应该分开,对别人这样讲的时候,我自己不仅仅是宗教领袖,还是一个政治领袖。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只精巧的兔型玉佩。那是福利院一个孩子的遗物,和这只“兔子”一起的,还有一张明信片,明信片上面,溢满歪歪斜斜的文字:保安叔叔:只有这样称呼您了,在这所(孤儿)院里,您算是真正关心我的人了,我很幸运,虽然我是一个残ji(疾)孩子。别的人老欺负我,管我们的阿姨也很少给我好东西吃,是你,让我体会到了温暖,希望您会快乐!您的小贝贝贝贝是个不幸的孩子,刚到人世不久,父母便因为他双腿残疾,将其抛到了福利院的大门口,是他在夜里的啼哭声惊动了福利院的领导。于是,他便和其它没人照看的孩子一样,属于吃…  相似文献   

11.
北京电视台的电视主持 人元元说过这样一个 段子:为了能让孩子“早日成才”,一个刚刚3岁的小孩,在家里接受了三语教学。父亲跟他讲英语,母亲对他说日语,爷爷、奶奶则说的是汉语。后来,大概谁也没想到,这小孩失语了,索性不说话,改打手势比划了。不知是孩子的语言系统乱了,还是又学了一门哑语。  相似文献   

12.
李:欢迎你来参观我们幼儿园!约翰:非常感谢!园长先生,我有几个问题请教一下。李:只要我能回答的,我尽量回答。约翰:我曾经听说,中国儿童的生活状况很不好,是这样的吗?李:我想这个问题用不着我回答,你可以亲眼看一看,答案不难找到。约翰:你们这里的孩子都很健康、可爱,看样子他们生活得很幸福。李:是这样。约翰:有人说,中国培养了很多“小皇帝”,想听听您的看法。李:在城市里,年轻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家庭给这些孩子太多的爱,使他们有了很多毛病。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ChildrenLeadaHappyLife(Situa…  相似文献   

13.
何礼利 《湖湘论坛》2001,14(1):78-78
所谓“非议”,一般来说,是指那些带有某种贬义的议论。领导者生活在群众之中,一切领导活动都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样,人们会更加注重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不可避免地会对某些领导者发出“非议”。领导者要正确对待“非议”。  一、要独立地思考“非议”  印度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老人和一个孩子用一匹驴子驮着货物去卖,货卖完了,孩子骑驴回来,老人跟着走。但路人责备孩子,说他不懂事,叫老人徒步。后来,他们便换了一个地位,而旁人又说老人忍心;老人便急忙将孩子抱到驴子的鞍鞒上,看见的人都说他们残酷,于是他们都下来…  相似文献   

14.
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一个家庭中,住着一个小孩、小孩的父亲和一位老人。问及其关系:小孩不是老人的孙子,老人也不是小孩的爷爷,但小孩的父亲确是老人的儿子。想想这是为什么?▲小王带200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价格为165元的外衣,但售货员却只找了5元钱给小王。这是为什...  相似文献   

15.
漫画与幽默     
纠正 老师:“沃尔持,你为什么不洗脸?我看得出今天早饭你吃了什么。” 沃尔持:“吃的什么?” 老师:“鸡蛋。” 沃尔特:“您错了,老师,鸡蛋是昨天吃的。” 时机 孩子:“快!警察,我爸爸和邻居打起来了,打了一个小时了。” 警察:“那你为什么不早来叫我?” 孩子:“本来一直是我爸爸占便宜,可现在他有点不行了。” 夸耀 两个孩子各自夸耀自己的父亲。 “我爸爸是一个工程师,他什么都会造。你知道阿尔卑斯山吗?”一个小孩问。 “知道。”另一个说。 “那就是我爸爸造的。” 另一个小孩说: “你知道死海吗?” “知道。” “那…  相似文献   

16.
为求新欢 丢弃儿子 2004年11月 南京市发生了这样一 ,件事 有一个男孩不堪忍受爸爸和后妈 。吵架 自己穿着单衣跑了出来 后来冻 , 。得实在不行了 跑回去 但是爸爸和后 , ,妈就是不开门 小男孩没办法 只好请 。 , 110 帮忙 警察来到他家时 不管怎么“ ” 。 ,喊 他家就是不开门 其父还大声嚷道 , , : 小孩是我们家的 我们不要他了 我们“ , ,天天吵架都是因为这孩子 你们爱怎么 ,着就怎么着吧 反正我们不让他进家 ,门 我老婆说了 有他没我 有我没他 , , , ,我也没办…  相似文献   

17.
塔下死尸     
一天,村民意外地在郊野一个荒废的教堂边发现了一具老人的尸体,就赶紧报了警。尸体就在塔下靠近墙边大约30厘米远的地面上,这个教堂高约15米,在10米高的地方,有一处的窗口被打开了。小村的警署署长来到了现场,他检查过死者的尸体,法医官证明,死者的死因是由高处堕下。死者衣衫褴褛,看起来是一个贫穷的老人。于是大家都认为事情十分简单,这个年老的男子由于无法忍受生活的贫困,所以由塔上跳下来自杀。可是一个老警员细心看了看周围环境,又看了看死者的尸体,说道:“署长,我认为死者是被人杀死后搬到这里的,他不是自杀。…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在《纽约时报》的评论员弗里德曼的名作《世界是平的》里看到这样一段,他在讲到世界竞争激烈,未来的挑战众多的时候,对他的女儿提醒:“女儿,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这一段我直到今天仍然难忘。我看到的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梦”的奋斗的精神的延续,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堂新教师汇报课,上的是《性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同事和领导,一切都按预定程序进行。很快进入“性格无所谓优劣”这一知识点,老师请同学们谈对内向型性格和外向型性格的看法。不料一个同学站起来这样说道:“我觉得性格内向的人像毒蛇,很阴毒。” 老师楞住了,所有听课的人都楞住了。教室里出现了短暂而又可怕的沉默。这位老师猝不及防,只好含糊几句,让他坐下。不过课堂气氛不再活跃,这样一直持续到下课。 这位新老师就是我。很长时间过去了,我还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我认真对待他的话,那将如何…  相似文献   

20.
逆水流     
逆水流■梅次一个冬天,老友来访,坐了一会儿就说:“你家怎么这样冷?”我听了很诧异,因为我并未感到怎样冷,后来知道,老友家装了暖气,由热到冷,就不习惯了。几年后我家也装了暖气,有一次我到另一老友家去拜访,对他说的竟然也是“你家怎么这样冷?”这句话,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