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6创新中国高峰论坛”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为主题,围绕科技自主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文化等焦点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认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科研机构的骨干与引领作用、大学的基础与生力军作用。这既是一项极其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科技界、企业界和文化教育界的共同机遇。  相似文献   

2.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开幕式上提出,本世当己头20年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3.
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去年党中央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系列任务,是今年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工作重点与目标,其要点就是突出一个“新”字。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全民创新,使创新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相似文献   

4.
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增强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的天然属性为风险性,银行经营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而以银行为主导的商业性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资金需求.在创新型城市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中应发挥政策性金融与金融市场的作用,建立政策性金融主导下的市场导向型金融体系,通过间接融资配合期权、创新贷款资产证券化、结构化产品,创新融资工具,为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5.
面对全球科技革命不断深化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和国内科技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把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科学谋划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内涵丰富而又体现时代特色的自主创新思想,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自主创新和如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等一系列问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纲领,具有重大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立的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从资源依附型转向创新服务型。自主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当今世界众多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努力寻求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我们决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和依附性的发展模式,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全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市场配套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引领作…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06,(3):4-4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创新型国家建设由此成为各领域议论的热点话题。高校创新既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  相似文献   

9.
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策背景下,需要分析现行税收制度与政策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引导的难点与不足,通过借鉴发达国家政府促进中小企业推进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提出应该尽快完善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引导税收政策设计,发挥税收政策的导向作用,以促进中小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自主创新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鼓励和保障创新的法律体系、建设创新文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政策环境、要重视吸引和培育高新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1.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公路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理应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行业的前列。当前,席卷全球的知识经济浪潮不仅冲击着高新技术产业,也给公路行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强大的压力。公路行业如何走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努力建成创新型公路行业,已成为当前各级公路管理部门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凡  文俊 《理论前沿》2008,(22):30-31
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进行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统领。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表现为“软实力”的竞争,尤其以科技创新最为突出。为此,各国纷纷制定一系列科技政策扶持本国科技产业以保持国家核心竞争力。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旱已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而国家科技创新离不开政府的公共政策支持,政府政策对于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都有着巨大影响,甚至于影响整个行业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4.
全球创新资源利用中的中国科技创新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木子  樊蕊 《工会论坛》2010,16(4):85-86
国家面向2050年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自主创新就是要自主选择创新目标、主导创新过程、集成创新和运用创新结果的创新活动。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深化改革,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进而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相似文献   

15.
企业是国家自主创新的主体,是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载体,它的自主创新对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中国的企业实力还相对比较薄弱,规模也小,但是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及我国已经形成的"产学研结合"的支撑体系来看,我国企业具备了比较好的自主创新内外部条件.这可以从软件企业自主创新实例、"产学研相结合"与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发展战略三方面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6.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武,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济南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还存在缺少创新人才、科技投入不足、创新体系不完善、创新环境与扶持政策不配套、科技资源分散的问题。应从提高政府竞争力、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明确企业为自主创新主体、保障创新氛围以及实施人才战略等方面着手建设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17.
关于推进济南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各城市都在努力打造城市品牌,探索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济南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晋升为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但在人才队伍建设、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省会城市的科技资源优势发挥、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制约瓶颈。为更好地推进济南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应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科学定位,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完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指引我国科技事业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献。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国家繁荣的关键动力。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共中央作出的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  相似文献   

19.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也是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的共同机遇。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搭建双赢的学术交流平台,探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2006年3月14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组织举办了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为主题的首期学术讲坛。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中英教授,以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以专家主题发言、教师参与对话的方式,围绕着科技自主创新、教育科研体制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文化创新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现将与会学者主要论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既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新的动员令,也是科技界和文化教育界的共同机遇。为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搭建双赢的学术交流平台,探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2006年3月14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科研处组织举办了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科技·教育·文化”为主题的首期学术讲坛。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石中英教授,以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以专家主题发言、教师参与对话的方式,围绕着科技自主创新、教育科研体制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文化创新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交流。现将与会学者主要论点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