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立法中民主与民生价值取向 “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领域立法,继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立法。”2008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指明了立法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直接听取群众意见,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使公民参与立法的过程成为广泛集中民智、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吴邦国委员长的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我们在立法中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提高立法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看点     
《中国人大》2009,(15):4-5
通过立法、监督遏止“三股势力”破坏 7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在中国人大网发表题为《旗帜鲜明反对民族分裂,坚定不移维护民族团结》的署名文章。  相似文献   

4.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23,(18):20-21
<正>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国家立法“直通车”。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赵乐际委员长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对如何更好坚持民主立法、开门立法,  相似文献   

5.
“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支持和指导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在地方立法中先行先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刘德章3月9日上午在福建代表团全团会议审议吴邦国委员长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语录     
《新疆人大》2013,(12):3-3
提高立法质量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本途径在于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规律。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  相似文献   

7.
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庄重宣布:“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它与西方的法律体系有什么本质区别。今后的立法重点在哪?本刊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乔晓阳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正>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但社会规范并不只限于法律规范,还有道德、风俗习惯、行业规范等。科学立法,必须综合考虑这些方面的问题,这也是按规律立法的必然要求。科学立法,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在我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循立法的科学理论,同时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科学合理的立法体制机制立法决策体制机制。有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立法主体,是立法决策和立法协调主体。不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委员长会议(或主任会议)在立法决策和协调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是在中共中央领导下开展工作,向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负责并报  相似文献   

9.
一、必须建立、健全立法决策民主机制,努力实现立法决策民主化。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在立法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即把人民作为立法决策的主体,让社会各方面、各阶层广泛参与立法决策。为此:第一,必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立法权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一项重大职责就是参与制定法律法规。但近年来,在闭会期间国家和地方经常性的立法活动中,人大代表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仅影响了立法质量,也影响了法律法规制定后的实施。人大代表来自各条战线和社会生…  相似文献   

10.
关注人大立法质量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特别强调,在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下,要切实加强立法工作,重在提高立法质量。“提高立法质量”成为新一届全国人大的立法新主题。在立法不断提速的背景下突出“提高立法质量”这一立法新主题,对于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通过立法改革提升立法质量WTO对中国法治进程尤其是中国立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谓“入世”首先就是指法律的“入世”,是中国国内法与WTO规则及国际惯例的接轨。倘若说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开始进入“将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立法的2006式进行曲已经奏响。在3月中旬结束的全国人大十届四次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作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2006年计划审议的立法项目他说,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安排审议的立法项目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那么,人大在其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法制讲座时,对这个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吴邦国委员长的讲话,本期“委员论坛”栏目还专门围绕这一问题,请几位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发表了他们的见解。“立法就是在矛盾的焦点上划杠杠”。这是彭真同志担任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为我们留下的一句名言,它曾对当时的立法工作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重温这句名言,对我们正确理解吴…  相似文献   

13.
民主的特点鲜明:组成人员一视同仁。吴邦国委员长说:“在人大工作,个人无权,集体有权,委员长也是一票,没有加权系数”,“正是这种机制决定了人大的权威,避免个人利益、个人判断而引起的一些错误”。委员长的话讲清了两层意思:一、凡属重大问题,人大个人无权决定,都得经集体讨论决定;二、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权力平等,不存在领导人员“含权量”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绍毅 《辽宁人大》2007,(12):12-13
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立法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紧紧围绕地方党委的重大决策和中心工作,自觉地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立法决策与改革发展一重大决策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5.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八条规定:“全国性法律除列于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凡列于本法附件三之法律,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或立法实施。”“全国  相似文献   

16.
阿计 《人民政坛》2008,(9):13-14
2008年44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同一天,已经过一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正式公布。5月5日,消防法修订草案亦公开征求意见。对中国立法史来说,法律草案全公开无疑是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各位委员: 我受委员长会议的委托,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增减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八条规定:“全国性法律除列于本法附件三者外,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凡列于本法附件三之法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当地公布或立法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征询其所属的香港特别行政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31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会上明确要求,各级人大要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围绕本届全国人大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目标,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根据六中全会的要求,着力加强发展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推进社会事业、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立法。”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12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委员长会议原则通过2015年4月1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委员长会议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年立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相似文献   

20.
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两个“那么”的关键词,至今印象深刻。“一部法律的规定有很多,但群众最关注的往往就那么几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会不少,实际上关键的问题往往就那么几个”。这两个“那么”看似很平实,内涵却十分深刻,道破真谛,牵住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监督工作的“牛鼻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