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一位名叫简民一的年轻朋友,不久前给笔者送来一本名为《简吉——台湾农民运动史诗》的书,杨渡先生著。陪他前来的另一位朋友之前就告诉笔者说,他是奉长辈之命,专门来送这本书的,笔者自然感到很荣幸,认真地拜读了这本书。笔者先读了三篇序言,一是简吉之子简明仁先生写的序言,二是推荐这本书的南方朔先生写的序言,三是著者杨渡先生写的序言,然后读完全书。  相似文献   

2.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一句被说烂了的名言。但若换成:读一本好书,我就能改变世界——你信不信呢?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世界的命运,甚至改写人类的历史。美国人曾写过一本名叫《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的书,其中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牛顿的《自然哲学和数学原理》,当然其中还有一本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相似文献   

3.
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永平村村民马秀花的家里,记者看到一些乡亲正在争相传阅着一本名叫《农民家中的医生》的书。乡亲们说,这本书写得真好,治病防病的知识多着呢,对他们帮助可大了。这本书就是一个农家的“保健医生”,有病时它能为你治病当参谋,没病时能帮你防病保安康。  相似文献   

4.
关于思绪     
淘旧书的乐趣,是淘到了自己十分喜爱的书。数年前,在南京一家专售旧书的店里,经那位很雅的看来也是“读书种子”的中年店主的热心介绍,我一下子淘到了十几本喜爱的书,如关于鲁迅先生笔战经历的《一个也不宽恕》,介绍丰子恺漫画的《几人相忆在江楼》,苏曼殊早年的小说《断鸿零雁记》  相似文献   

5.
新书苑     
这是一本介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评传。作者多年来,直想写一本给非经济学专业的大众也能看懂的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大师主要思想的深入浅出的书。本书做到  相似文献   

6.
手记:嗜书的缘份与寂寞较劲□艾晓明与寂寞较劲假如光看书,看着玩儿,不必为上课、为写书、为吃饭、为工作看,想看什么便看什么,大约蛮惬意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诗!好诗!最好再有几个知心好友,一桌好酒,几碟风味菜看,明月当空,纵论古今……也许2000年以后,中国知识层不仅达到了小康水平,而且也可以号称中产,这等美事就不稀罕了。如今却不成。好的成果,需要很长时间潜心用功。学问是创造,是发现,是做前人未做或做得不够的.是在已有的学术积累里再添加,久什么。写书,写学术性著作,便是这么一回事。如今,和书沾边的事很多,做书商、卖书、改书、编书。光是写书,便有各各不同的写法。我有过5年写一本书的经历,也创下过30天写一本书的纪录;前者是我的博士书稿,后者是一本传记性小说。因此我也就更知道在各种书中,写学术专著顶不易。写小说,每天下得楼来心里真快话!想想看,一页页稿低,今天揭齐了20页,多么有满足感!又回到往日时光,重新与诸般人物生活,分享人生,情感得到发泄又得到满足。再举目四顾,花也红了,草也绿了,昨天花骨朵般的杨树芽长成了小巴掌似的新叶,生命中充满了复苏的感觉。写论文,全不是这回事!一桌子18报纸、旧书,要看要  相似文献   

7.
<正>前段时间里读到一本有趣的书——《无聊的哲学》,作者是挪威哲学家拉斯·史文德森,这是我第一次读挪威哲学家的著作。书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状  相似文献   

8.
前一个时期,有几本书国内媒体炒得很凶,一本是葛优母亲写葛优和葛存壮的《都赶上了》,一本是王蒙夫人写王蒙的《我的先生王蒙》。其他还有,但都不及这两本书名气大,叫得响。后来就听到有了不同的声音,以为这些书是不应该写的,或者说,这些名人怂恿他们的家属写书夸耀自己,赚读者的钱,更是不应该的,至少是有失风度,给人留下一种浮躁和无聊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犯罪学群论     
著者在该书《前言》中介绍说:”这本书是我的一本自选集。所选论文,记录了我对一个历史时期犯罪问题的思考。更多是一种理论抽象,所以主要部分是犯罪学基础理论问题,以及对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犯罪与治安问题的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与旧书     
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喜欢去逛旧书。无论是夜市里的小地摊,还是停靠在街道旁的小三轮车,只要有旧书的分量的珍品,只是想找那种古朴的文归传统的感情就越浓,旧的东西就愈发珍贵。我是和旧书有着深情厚谊的,在一本本饱经沧桑的老书面前,什么事情都变得不重要了,我必定要痛快第一次和旧书结缘是在1994年的秋末。在家乡县城的一条南北大街上,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旧书摊,长长的一排,主人是一个戴着眼镜学究样的老者。因为兜里揣的是父母的血汗钱,我翻来覆去蹲看了半天,才在这泛黄《十日谈》。那时的自己刚刚走出校门,心浮气躁,两本书只泛泛地翻了翻,…  相似文献   

11.
结婚多年,每一次搬家都会丢弃一些旧物:不能穿的衣服鞋子,不能用的杂物,搬不动的物件,能丢的都丢,能舍的都舍。唯有书,却是一本也舍不得丢。那些旧书从最初的千挑万选,或是心仪已久,满心欢喜地跑去书店捧回来,然后在时光里跟着你辗转迁徙,在柴米油盐里浸润,在花前灯下悲喜。也许书的纸张已略微泛黄,闻上去甚至有股淡淡发  相似文献   

12.
林西莉的名字(瑞典名CeciliaLindqvist)在瑞典几乎家喻户晓,在世界上她也是一位著名的汉学教授。因为她从一个新颖的角度把汉字介绍给了世人,引起人们对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听林西莉教授讲汉字的故事不久前,林西莉教授在北京接受了我的采访。她穿着一件宽松的印花衣褂,脸上红润润的,和蔼可亲的外貌和深邃的目光令人难忘。她是为《汉字王国》一书中文版的出版发行专程来北京和上海的。10年前,她写的这本书在瑞典一问世便引起了轰动。随后,这本书被译成英、法、德、挪威、芬兰等国文字,发行量高达85万册。一本介绍中国汉字的书为…  相似文献   

13.
当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残存的一本书。可惜这本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政府打算把这本书拍卖掉。由于大家都知道这本书没有任何学术价值,没有人打算买这本书。最终,一个穷学生以3个铜币的低价购得这本书。这本书不但没有学术价值,内容也枯燥无味。那个穷学生在少有其他书可读的情况下,还是经常把这本书拿出来翻阅。翻到后来,书被翻破了,书脊里掉出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试金石的秘密:试金石是能把任何金属变成纯金的一种小鹅卵石,它看起来和普通的鹅卵石没有两样,静静地躺在沙滩上;然而,一般的鹅卵石较…  相似文献   

14.
与一个人相遇是一种缘分,与一本书相遇,也是一种缘分。林林总总的书很多,能让你喜欢的并不多,如茫茫人海中能让你心仪的人并不多一样。幽静的夏日里盘腿打坐,捧读一本新书,如同与新结识的朋友促膝而谈。我们品读一本书,收藏一本书,如同回味和珍藏一段情感之缘。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本材料书,供在农村工作的人们看的。本来在9月间就给这本书写好了一篇序言。到现在,过了三个月,那篇序言已经过时了,只好重新写一篇。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撰著的《黑蝙蝠·白蝙蝠──证据的困惑》1999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说,“我要写一本让很多人爱看也能看懂的法学著作。我要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步入法学的殿堂,领略法学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原则。”这本书正是这一想法引导出的成功产物。书中人物故事生动引人,证据学知识广博丰富,同时不失证据学理论的系统性。“证据虽不万能,但没有证据刚万万不能。”‘懈读困惑的证据,你才能走出证据的困惑。”读完全书,就能体味到这两句书封上的哲理性提示,有着广阔的社会人生的背景和深厚的法学理…  相似文献   

17.
现在说起出书,也是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有这样一本书:它是一本18万字的长篇纪实文学,这本书的作者是湖北的一个普通职业司机。其实要说普通呢,也不太普通,一看书名就知道了——《一个肇事司机的述说》。那么在这本书里究竟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位司机又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呢?  相似文献   

18.
新书架     
《乡音》2013,(5):47-47
《2020,我们会不会变得更穷》作者:童大焕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这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读懂中国的书。本书以百年的视野看当代中国,为您提供了宏大而精深的视角。作者将百年中国分成三个时代浪潮:第一个时代浪潮,  相似文献   

19.
闲暇时光,品一杯清茶,茗香悠长;温一本旧书,经典耐读. 虽为旧书,但页面干净、整洁,书角也没有卷起的现象.我想,对于一本旧书,逝去的只是时间,永恒的却是文字.书页在指间滑过,仿佛许多往日的读书时光在行云流水般地重现.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论语》是孔子写的书,其实不是。孔子一辈子没有自己写过一本书。为什么叫《论语》《论语》是在孔子去世几十年之后(大约公元前400年),由他的弟子和弟子的学生根据笔记和记忆加以整理汇编而成的书。全书用语录体的形式编纂,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和他所经历的一些事情,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学生的言论。全书涉及到孔子创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