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吕斌 《法人》2010,(1):58-59
网络福彩禁令出台,无疑将使淘宝们有所损失,但作为彩票销售的有益补充,网络售彩显然需要更清晰的发展脉络和更为规范、透明的规则  相似文献   

2.
网络诽谤的构成及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诽谤与传统诽谤相比,有其更为鲜明的特性.对网络诽谤管制更容易产生公民言论自由和公民名誉权的价值冲突。实践中在认定上存在很大分歧,因此,如何通过具体情节确切认定,确定罪与非罪,乃至归责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现代网络技术已经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和变革更为重大。因此,各个企业必须充分学习和运用网络技术,结合本企业实际,切实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因为在网络散布谣言引发一起群众聚集事件,目前,4G嫌疑人已被陕西省神木县警方控制。谣言自古有之,但在网络时代危害之甚则前所未有。对于网络谣言,目前的普遍观点是要严查严防严惩。值得深思的是,事后将造谣传谣者绳之以法进而严惩,即使行动迅速,也难以弥补谣言借助网络快速传播而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项技术都无法避免双重性,信息技术也是如此,当如今网络信息无处不在的时候,它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等提供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人员所利用,把传销搭上网络便是典型的一例,可以说,网络传销借助传统传销与网络技术的双重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传销活动中影响最广、危害最大的行为,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6.
买保江 《法制与社会》2011,(21):14-14,23
互联网影响并推动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劳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得言语表达自由的范围变得更为广阔。网络表达自由,对于扩大社会民主,促进监督民主,缓解社会矛盾冲突,促进公民知情权的实现起到了非常好的的促进作用。网络加强了公民政治沟通的能力,提高了政治表达的自由,网络表达了公民意志,伸张了公民权利。用网络养成社会民主或者带动、促进社会民主,是我们发扬民主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张帆 《法庭内外》2006,(4):37-40
P2P文件共享方式作为目前最火爆的网络传输方式.使得每一台联入P2P网络的电脑都成为了一个微型服务器.同时带宽资源也被整合在一起,放弃了中央服务器的同时也就凸现了其优势。它的方便、快捷使得许多互联网用户钟情于它,P2P本身并无过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软件,只不过有些人利用它达到非法的目的。通过立法加强对网络内容版权的立法保护,能够保证著作权者的切身利益也能保证用户正常使用,这是全球司法者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侵权构成要件理论的研究目的并非是为了简单对号入座,而是在排除了责任阻却的前提下,明确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防止司法走向能动主义极端。网络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网络侵权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过错。过错标准是网络侵权的核心,过错标准的记述性和规范性能够客观地为司法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网络侵权行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分为一般故意和实际恶意。过失分为轻微过失、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迟延置被侵权人于扩大损害风险的境地。风险是否被激发,导致网络服务提供者主观在无过错与过失之间变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及由此产生的对公众生活的冲击,网络基于其开放、即时传播等特性,日益成为公众便捷地表达利益诉求和赢取支持的途径。与此同时,因婚恋家庭矛盾、民商事纠纷、职务竞争等引发的网络诽谤案件大幅度攀升,公民名誉权保护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传统诽谤案件相比,网络诽谤信息发布者身份隐秘,信息传播迅速、广泛,且易叠  相似文献   

10.
于宁圆 《法制与经济》2008,(4):21-22,24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关于网络隐私权的探讨也愈加广泛和深入。文章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角度,运用所学之理论,在借鉴国外网络隐私权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时网络隐私权,ISP(网络服务提供者)及其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情况进行阐述。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提交的个人数据的接受者,首先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这些数据负起保护义务。除此以外还应负有合法获取、告知、合理利用、安全保障等义务。  相似文献   

11.
链接在给网络带来生机的同时,也“链”出了许多麻烦,因链接而引起的侵权纠纷日益增多,本文从设链者自身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及设链者是否要为被链者的侵权行为承担侵权责任两方面进行了法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有的城市治安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现代化城市对治安管理的新要求,以电子监控技术为核心的城市综合监控报警网络是一种随着城市发展应运而生的现代化城市治安管理的新手段。它的出现和建立为现代化城市治安防控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城市的治安防控网络更为严密,管理手段更为完善,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预防犯罪、辅助指挥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立先 《时代法学》2008,6(1):61-70
网络版权侵权现象目前发生得非常普遍,针对这一问题,我国进行了相关的专门立法活动。但是,如何从根本上理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仍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概念和范围重新加以梳理,根据网络版权法律关系的要求,辩明了各种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基本属性,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地位,并为实现网络版权侵权责任的明晰化,创见性地将网络服务提供者划分为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作品传播者,分别阐述其应该各自承担的版权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4.
《刑警与科技》2006,(8B):I0001-I0004
研发背景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防理念愈加深入人心。中国的安防市场逐渐开放,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商机。视频监控领域作为核心领域,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完全数字化的网络视频监控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最新统计表明:目前全球2亿多网民中,约有1140万患有某种形式的网络心理障碍,其中青少午“网络成瘾症”发病率高达15%。谁来拯救他们沦陷的灵魂?在武汉,一个曾不堪侮辱、冲动制造惊天事件而被学校开除,上班后又因受无辜牵连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最后痴迷网游而被贴上“坏孩子”标签的年轻人,在父爱的感召下,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竟以非常的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坏孩子”们,进行着一场场惊心动魄的非常对决,并因此赢得了成百上千家长的尊敬!  相似文献   

16.
丁兆威 《刑警与科技》2006,(12A):109-110
近年来,随着以打造“平安城市”为核心的社会面治安监控建设的普遍深入,金融、教育、石油、石化、保险等行业联网监控需求的涌现以及个人、家庭监控市场的兴起和以数字处理技术为基础的网络视频监控在安防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而在2006年,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运营商的介入,使得网络视频监控进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即运营级网络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17.
尹建国 《法学》2023,(1):65-78
判定网络虚假、诽谤性有害信息的法律范围,涉及表达自由权、名誉权、监督权、隐私权等多种权利间的冲突问题。判定网络虚假、诽谤性有害信息不能根据权利位阶次序理论得出一劳永逸的判定标准,个案中的利益衡量是具备正当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在进行利益衡量和具体判定时,一是要根据网络信息属事实陈述还是意见表达,区别适用“真实如否”“合理查证”“合理评论”与“真实恶意”判定标准;二是要根据信息指涉对象,对公共人物和非公共人物、法人与自然人分别课以程度不同的容忍义务;三是要根据信息侵犯的利益属于特定私益还是不特定社会秩序,准确界定信息危害后果。长远来看,设计更为明确细化的法律规则和司法解释条款,辅之以制定行政解释基准、发布指导案例等方式,是统一勘定网络虚假、诽谤性有害信息法律范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彭婵 《刑警与科技》2006,(10A):80-82
作为整个信息化产业的重要基础,宽带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一直是整个产业的驱动力和兴奋点,而IP网络监控一致被业界认为是未来视频联网监控的主要趋势。或许,随着技术的发展,带宽将不再是制约网络监控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的网络监控将会实现高清晰、高解析度图像的实时传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中国网络世界热闹非凡,新的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从“雷”等旧词的新用,到“扛酱油”、“俯卧撑”等词汇被赋予新意,网络词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网络,席卷各领域,以至于有媒体甚至推出2008年版《山寨汉语词典》。这些事件在带给人们乐趣的同时,也显示了网络给现实世界带来的巨大影响与冲击。与此同时,网络上一种新的搜索方式的盛行,也让人们见识到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无孔不入的侵扰,给某些人些许裸露在公众面前的恐惧与惊慌,也给广大网民一种窥视别人,探知神秘的快感。而微软在2008年中出台的对使用其盗版操作系统的电脑给予黑屏处理的行径则让不少人在体验网上冲浪的乐趣之际,对网络世界中强权的存在与网络暴力的温柔体现有了一种切身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小非 《法庭内外》2011,(8):30-33
他们遍布网络的各个角落,他们的人数难以计量。他们在网上时聚时散,像农民工一样接受打包业务,靠注水发帖获取报酬。他们当中有商业策划者,也有伪装民意、打击竞争对手的非法牟利者。他们是“网络水军”,一个随网络发展而生成的新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