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家张维迎去年力推的新作《市场的逻辑》开篇解释了什么是“市场的逻辑”,在他看来,如果你想活得幸福,你首先要使别人幸福,如果你不能使别人幸福,按照市场的逻辑,你是不可能幸福的。这就是市场与政府行为的根本差异,政府获取收入的办法跟个人和企业完全不一样,它是靠税收,税收有法定的强制性。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年经济改革之后,  相似文献   

2.
政府与政府职能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文丽 《思想战线》2003,29(5):11-14
政府是一个受制于有限理性和代理人机会主义双重约束的集体行动者。这一性质决定了政府的存在既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政府的职能主要有维护法律和秩序,纠正市场失灵、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界定产权等。开放经济与转轨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执政需面对特殊的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3.
西方产权理论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运用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经济学包括产权理论中一些带有一般性的理论分析框架、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分析中国经济的转轨和改革。但是,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以及许多转轨国家在转轨和改革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路径选择。转轨和改革路径的多样性决定了不可能用统一的现代经济学来解释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本文着眼于中国经济转轨过程的产权改革,从经济史中非正式约束所形成的“路径依赖”、缺乏相应的宏观制度环境、政治市场改革的滞后和行政权越位、产权改革与经济组织形式改革的不同步等各方面对产权失灵作一个简要的分…  相似文献   

4.
从过去30多年的经验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重要的是要靠改革;从未来10年、20年的大趋势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仍然要靠改革,靠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一、为什么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  相似文献   

5.
产权制度是经济体制的核心,产权制度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产权改革是所有转型经济国家所共同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艰巨任务.因此,准确认识我国目前产权改革的现状、借鉴俄罗斯及东欧国家等经济转型国家产权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把握产权改革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进我国的产权改革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改革时期的"温州模式"激发了包括费孝通、杨美惠、田汝康等在内的社会人类学家的思考.不同于经济学家的是,这些学者注意到了"温州模式"背后的非经济的因素.这些社会人类学家的观察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逻辑之外还可能有耗费的或者礼仪经济的逻辑,这种逻辑使人试图超越自身存在的局限.这种逻辑强调的不是索取,而是将索取散出.今天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也许只是市场经济自身的一个陷阱,它可以从强调耗费的生活方式中获得一点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建国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兴衰沉浮与农民产权的变革息息相关。工业化建设导致农民产权的异化,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后来的调整与改革,又促进了农民产权的同化,造成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改革仍然有不彻底性,最终造成农民收入的停滞和“三农”问题的出现。因此,为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和建设新农村,需要继续深化农民产权改革。  相似文献   

8.
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总结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改革是解决传统体制下国有产权安排的高成本问题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而中国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逻辑起点和特点却是中国采取符合经济比较优势的渐进式经济改革的经济逻辑。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与其改革方式具有内在一致的逻辑,这种逻辑在于中国改革方式的选择始终以降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为导向,这是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渐进式改革和激进式并非完全对立,充分认识渐进式改革的局限性。应该注意的是,生产力才是整个社会发展最活跃和最革命的成分,经济制度变迁带来的效应只能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下显现。  相似文献   

9.
过去我们一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经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总结了过去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总结了这几年改革的经验,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性质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才有了具体的依据,并且必须使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中共十八大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这就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讲得很清楚了,人们期待十八大后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有一个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