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法理是指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 ,基于某种特定事由 ,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 ,据以配置义务或责任的法律制度。其具有的本质特征有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适用的逻辑前提是承认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人格 ,只是对某一特定的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法人人格的否认 ,体现和维护的是法律的公平、正义 ,通过法人的特性追究法人人格滥用人的法律责任。我国公司法人人格的适用要件包括 :滥用法人人格行为的存在 ,造成了现实的民事损害 ,滥用法人人格行为与现实民事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滥用法人人格行为必须存在规避法定或约定义务等的主观恶意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大学生的不良行为直接体现了大学生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的转变.面对大学生的不良行为,最过激的观点就是把导致这种不良行为的原因归于具有反社会人格.对此,笔者并不赞同,认为大学生不良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人格,是一种介于正常大学生人格与反社会人格之间并偏向正常大学生人格的可塑造性人格.  相似文献   

3.
人格价值是人格特性与有效实践活动对主体要求之间的肯定或否定的关系。它有三种基本类型:功利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人格价值是被创造出来的。人格价值的创造包括创造有价值的人格和实现人格价值两个层面。人格价值的评价必须着眼于有效实践活动对人格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颖  邵龙宝 《前沿》2010,(7):39-42
人格的境界理论在中西方民族都备受重视,基于不同的经济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人格价值取向。在中国文化里,人格的主要内容是道义人格;西方人则更着力于“有用”。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过程中,中西方民族体现出在私德与公德,整体和谐与个性自由之间各有侧重的区别。在人格理想最终的旨归追求上有求真与向善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分析比较随沈从文个人经历而展开的心灵冲突模式及其消解模式的转变、作品主题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变迁 ,将沈从文的人生旅程、心理历程和创作过程综合性地划分为“在”与“是”的冲突、“在”与“不是”的冲突、“亦是亦不是”的双重冲突、“时在时不在”的双重冲突等四个阶段 ,并从被忽略了的“热情”和“悲痛”的角度 ,对其心理与人格作了整体观照 ,厘划了沈从文的围城情结和边缘人格的特性 ,揭示了其人生足迹、精神走向与创作心理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6.
国民人格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所普遍具有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格。当代中国国民人格发生了积极变化,但还大量存在不健全人格问题。健全的国民人格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创造的关系。塑造健全的国民人格的主要途径有: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社会组织的建设;注重国民心理调适等。  相似文献   

7.
姜红 《前沿》2010,(24):58-60
从终极人格理想与现实人格榜样的两极视角比较荀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人格理想观,可见不论荀子心中的"圣人"与"君子",抑或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幸福者"与"恢宏大度者",皆具备优于俗众的良好品质,体现了人类寻求完善自身的美好愿望。由二者对道德与财富、道德与身体、道德与语言之间关系的不同析解,见中国儒家文明与古希腊文明间的迥异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卡特尔人格测试和访谈,本文对16名少女犯罪人的人格特征作出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少女犯罪人有其明显的人格特征,例如外向、敢为等。但是人格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正确的加以引导,本文给学校和社会有关机构提供了详细的实证材料,对少女犯罪人的纠偏提供了实证素材。  相似文献   

9.
赵勇 《青年论坛》2002,3(1):4-6
邓小平人格风范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又是社会主义高尚精神的光辉典范。一方面 ,揭示邓小平人格风范的根基 ,更好地理解理论与理论创立者的关系 ;一方面 ,揭示邓小平人格风范的基本特征 ,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高尚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个体恐怖分子的人格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体恐怖分子的人格,是恐怖主义犯罪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国外学者的基本认识是:恐怖分子不是变态人格者,他们在人格上与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不管怎样,恐怖分子首先是普通人,具有普通人所具有的情感、性格;其次,恐怖分子与普通人还是有一些区别,其区别在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如他们对某种歪曲理论或荒谬观念的强烈信仰,他们对组织的忠诚等。个体恐怖分子人格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个体恐怖分子既有常态人格者,也有非常态人格者;领导者与成员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构成;个体的差异与共同性并存;人格的分裂。个体恐怖分子具有的共同特质包括:有较高的智能、心理上有压抑感、冒险敢为、狂热等。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理论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始人,邓小平的个人的主观条件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邓小平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工作狠抓实干,果敢坚毅、敢于迎接挑战,邓小平的人格特征也赋予了邓小平理论人民利益至上、务真求实性和开拓创新的理论特色.本文旨在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理论特色与邓小平人格特征关系的探讨,以期达到对邓小平理论的准确理解.  相似文献   

12.
陈仲庚 《求索》2008,(10):46-48
西方文化重视个体性,突出个性的外在特征,中国文化重视群体性,突出群体的共性要求,二者均有其优劣利弊。现代人格的培养需要借鉴二者,取其优而舍其劣,用其利而去其弊。具体说来就是借鉴西方的“人人平等”理念,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并结合中国的“和而不同”观念,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强化“和谐共存意识”为核心,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造就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新型人格。  相似文献   

13.
公民人格便是公民在某一政治社会中体现社会价值规定的特定生存状态。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公民的独立人格不仅没有在全社会普遍形成,而且其人格现状还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但“这种”危机“也可以转变为酿成”转机“和”生机“的新”契机“。要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中国公民的人格设计的质量,这又涉及公民人格设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及其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高校教师的人格养成 ,是由高校教师肩负的育人职责决定的 ,是加强素质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目前高校教师人格现状也迫切要求加强高校教师的人格养成。新时期高校教师的人格特征应反映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高校教师人格养成的途径 ,从主观上来说需要高校教师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 ,从客观上来说需要高校加强制度、措施、机制、氛围等方面的外在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人格理念中存在着重德性而轻知性、重理性而轻感性、重群体而轻个体的历史局限。现代人格的建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转换问题 ,而是一项在整合基础上重建的系统工程 ,应该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人格优秀成份基础上 ,学习借鉴西方人格理论的科学因素 ,塑造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道德人格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辩证统一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6.
谈创造型人才的人格特征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不仅是一种能力特征,而且是一种人格特征。创造型人才的主要人格特征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精神,勇于冒险、超越、开拓的个性风格,善于解决复杂矛盾的特殊才能及坚定的自信心与顽强的意志。目前,我国开展创新教育,主要应注意解决继承与创造、独立性与和群性,关注现实与超越现实、放纵与提升等几个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先秦文士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个特定的阶层。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时空中,先秦文士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人格,这对其政治行为、政治品质、政治思想、政治价值乃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分析先秦文士的政治人格,阐释在传统政治文化环境中文士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对当代的影响,会对当今人文知识分子人格构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人格刑法学将心理学、社会学中的人格概念引入法学领域,是在古典刑法学派和近代新兴刑法学派的争鸣中产生的折中学派。将人格概念引入刑法的主要依据是刑法理论中的人身危险性理论和犯罪学中的危险人格研究。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笔者倾向我国刑法做出以危险人格为基础的立法和司法选择,并指导其他相关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新疆274名未成年犯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测查,研究发现:在EPQ所反映的人格各维度上,未成年犯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且未成年男犯与未成年女犯也存在显著差异。与常模相比,未成年犯在精神质(P)、神经质(N)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分数;在内外倾(E)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常模分数。未成年男犯在精神质(P)和内外倾(E)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未成年女犯,在神经质(N)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未成年女犯。这与以往研究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未成年犯人格上存在缺陷,且男犯与女犯在人格特征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创造性人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探讨创造性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基本内容,并就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大学生健全的创造性人格提出了四点建设性的对策:创建富有特色、现代化的高校优良校风,促使教育在社会化和个性化间保持张力,充分发挥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