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劳动事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 劳动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对顺利实现中央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和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并顺利实现中央提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1-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是中国实施“十五”发展计划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在不断恶化的外部经济环境下获得了稳定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人均GDP超过800美元,从而正式进入了世界中下收入国家的行列。  2001年社会形势的基本判断  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2001年,社会各主要发展领域基本为各种健康的因素和力量所主导,基本稳定的格局与显著的发展业绩双双构成了社会形势的主流。  1.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的速度,为社会形势的健康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1年的中国经济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国际形势,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使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是在总结经验和分析形势的基础上,为我国“九五”期间和二十一世纪前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描绘的宏伟蓝图。展望未来,我们对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  相似文献   

5.
全国计划会议今天就要结束了。现在,我就1991年的计划安排和经济工作讲一些意见,一共讲十个问题。一、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形势正确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首先要充分肯定十年多来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80年代,我国全面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局面。社会生产大幅度增长,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呈现出“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举国上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为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谱写新的篇章,形势喜人。 新的一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事关“八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在新的一年里,继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一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各个阶层和群体对社会形势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领导干部既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政策的执行者,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对中国社会形势的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准确把握和科学预测中国社会形势的发展,了解领导干部对中国社会形势发展的基本看法,2007年10月,“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地(厅)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8.
<正> 今年是“八五”计划的头一年,从我省今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总的情况是好的,工业生产呈现平稳增长态势,金融形势在稳定中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物价自1990年以来继续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市场形势较好,社会商品零售额呈稳步增长的势头,预计1992年我省国民经济会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一、工业生产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省工业生产摆脱徘徊不前的状态,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今年  相似文献   

9.
当前经济形势和“九五”计划思路──在中央五部委举办的在京司局级干部形势报告会上的报告陈锦华一、1995年计划和“八五”计划预计完成情况1995年,全国各地方、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制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正...  相似文献   

10.
一、社会转型期的拆迁问题对维稳形势的影响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基本前提。从2010年的维稳形势来看,维稳仍面临许多让人担忧的问题。目前的群体性事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增多;二是群体性事件仍然可控,但地方政府的维稳意识和所承受的压力在增加。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是本世纪最后一年,也是武汉市实施“九五”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关键一年。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顺利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三者的关系,在加速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社会发展战略,化解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1999年武汉市社会形势的基本走向如何?这是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以下略作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2.
1999年社会形势的几个主要判断1999年中国社会形势总的特点是:大事多、喜事多、难点多、突发事件多。中央政府在年初提出的要保持社会稳定的目标基本实现,整个社会形势呈基本稳定局面,且形势发展的主流显现出诸多积极趋向。但是,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和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少数地区和少数社会领域中的不稳定因素继续增长,有的已严重影响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局面。一、建国50周年成就回顾和大规模的庆典活跃了社会氛围,激发了公众的爱国热情。公众对共和国50年历程的回顾与总结,导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  相似文献   

13.
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自1995年2月成立两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值从“八五”计划向“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迈进的重要时期;机关后勤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了第一步的改革任务,正处在向第二步改革目标转变的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不仅为协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进一步丰富了协会的工作内容。协会紧紧围绕机关后勤改革和发展,探索前进,积极开展工作,发挥了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一、深入宣传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机关后勤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题词,提高了机关后勤的地位。1995年2月,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成立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  相似文献   

14.
2000年 11年,“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武汉市部分局级领导干部就其对武汉市 2000年— 2001年社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问卷 54份,回收有效问卷 4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82%。    一、对 2000年武汉社会形势的基本分析 (一 )绝大多数的人认为社会形势“比较好”或“一般好”   对社会形势的总体评价,首先涉及到评价的标准问题。问卷是以社会形势稳定与否作为主要标准的,共设计了 8项指标,要求选择两项并依重要性排序。调查结果表明: 2000年与 1999年相比 (参见《长江论坛》 1999年第 6期和 2000年第 …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大》2009,(15):14-18
去年下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冲击。面对国内外极其复杂严峻的形势,中央迅速推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今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进一步充实细化并批准了这个计划。最近,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各项数据陆续出炉,全国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一揽子计划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把握和科学预测中国社会形势的发展,了解领导干部对中国社会形势发展的基本看法,2003年10月,"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地(厅)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对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把握和科学预测中国社会形势的发展,了解领导干部对中国社会形势发展的基本看法,2005年10月,"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对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的部分地(厅)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年份,对人们有着多种多样的激励和警策作用。可以预测,2000年在世界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格局不变的条件下,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心态反应、心理结构,都会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而平稳发展将仍然是武汉市社会形势的主基调。影响武汉市2000年社会形势发展走  相似文献   

19.
现将《河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 2 0 0 1— 2 0 0 5年 )》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执行。河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2 0 0 1— 2 0 0 5年 )  为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的意见》 (豫发〔2 0 0 1〕 3号 ) ,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的精神 ,结合我省人口老龄化的实际 ,特制定《河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一、人口老龄化形势及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相似文献   

20.
1983年,我国工业生产形势和农业战线一样,是近几年来生产情况最好的一年,是开创新局面的一年。 1983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第一次突破了6千亿元大关,达到6147亿元,比1982年增长10.2%。这表明,“六五”计划规定的1985年全国工业总产值6050亿元的指标,已经提前两年达到了。全国的原油、原煤、钢、生铁、水泥、硫酸、汽车、手扶拖拉机、录音机等工业品的产品指标,都提前达到了1985年的计划要求。工业界的权威人士指出,如果能使这个好势头持续发展下去,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