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标法作为上层建筑,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我国商标法的作用,最主要的是要保护商标的专用权,维护生产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发展。我国过去的商标立法没有关于保护商标专用权的规定,只强调企业使用商标应当注册,而不提企业获准商标注册后所取得专用商标的权利。这样不但使一些企业对商标专  相似文献   

2.
所谓商标专用权,是指由商标管理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申请注册的商标核准注册后,商标注册人即可享有排除他人擅自使用其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利。它具有排他性、严格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商标专用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工业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是我国商标法的基本宗旨。1982年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商标管理法规上的重大进展,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3.
在商标法的自愿注册制度下,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在市场上同时存在与流通。我国《商标法》第3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显然,商标法保护注册商标是毫无疑问的。那么,未注册商标处于何种法律地位?是否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呢?笔者不  相似文献   

4.
商标专用权是经核准的注册商标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使用商品上拥有的专用权。它的内容包括商标使用权、禁止权、许可权和转让权。商标专用权的取得,依据商标法第3条的规定,必须是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只有注册商标的所有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
商标是一种使用在商品上用以区别商品来源的显著标志,代表着商品的信誉。商标经过法定程序注册以后,注册人即获得了商标专用权。商标专用权是一种工业产权,其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是我国商标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试论加工承揽中商标侵权责任徐懿《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用专章规定了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这对维护企业的商标信誉,促进市场竞争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商标法制还只是刚刚起步,许多经济法规中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未作规定,这给司法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  相似文献   

7.
商标是区别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标记,这种标记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我国《商标法》第3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因此,商标权即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在法律规定的有效期内所享有的独占使用权。而商标争议则是指在先商标注册人发现商标局审定公告的商标与自己的同在一种商品(或服务)或类似商品(或服务)上注册在先的商标相同或近似,在法定的时间内提出反对意见,并要求商标局撤销该在后注册商标的行为。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权争议由当事…  相似文献   

8.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解决的主要是注册商标问题,即什么样的商标可以获准注册从而获得商标专用权及其程序,以及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与限制等。本文以大量新近案例为基础,对现行商标法关于可以获准注册的商标的规定,特别是关于商标的构成、商标的显著性、商标冲突等问题,从立法与司法、理论与实务诸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保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并参照国际惯例,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商标制度。1950年7月我国公布了《商标注册暂行条例》,实行全国统一注册,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1963年4月国务院公布了《商标管理条例》,要求我国企业使用的商标必须注册,并通过商标管理工作对商品质量进行监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刑法保护李劼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注册的商标享有专用的权利。法律规定禁止假冒、伪造、仿造、销售他人注册商标,以保护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了加强商标管理...  相似文献   

11.
商标侵权诉讼的主体、诉权和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细则以及有关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商标侵权,大多都是按照商标侵权行为的内容或者类型来确定案件管辖和案件主体的。商标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的;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但是事实上,商标法所保护的商标专用权…  相似文献   

12.
我国第一部商标法于1983年3月1日施行以来,近十年的实践证明,商标法在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促进对外经济合作,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我国商标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玉敏 《法学论坛》2008,23(2):30-36
商标保护是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的重要机制.商标法修改应当从商标注册、使用到保护的全过程贯彻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立法宗旨.商标注册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对抢注他人在先使用的商标者不仅应撤销注册.而且要给予罚款;不得超越注册商标专用权范围使用注册标记,违者以冒充注册商标论,除责令改正外并应处以罚款;不得擅自改变注册商标标识;使用注册商标要附加注册标记,否则在侵权诉讼中不能获得损害赔偿;要强化对注册商标的保护,对故意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侵权行为,特别是再犯,可判处三倍以下惩罚性赔偿和合理的律师费;假冒注册商标本身就属于性质严重的行为,不应以"情节严重"、"数额较大"为犯罪构成要件,以充分发挥刑法在保护商标权中的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保我国注册商标的质量,防止不符合商标法规定的商标被核准注册,我国商标法设置了比较严格的注册审查制度,即异议制度、争议裁定制度、注册不当商标的撤销制度。这些制度的实行,对于保证注册商标的质量,维护商标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商标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成为企业进行竞争,占有市场的重要手段.随之而来的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也大量出现.为了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切实保护商标权人的商标专用权,1982年8月我国通过了第一部商标法,并于1983年3月迈过了商标法实施细则,其后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几经修改,先后将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纳入保护范围,进一步强化了对商标权人的保护。但是,目前的商标法中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以及与我国参加和承认的国际公约不相一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第一条 为了加强商标印制管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分别简称《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以印刷、印染、制版、刻字、织字、晒蚀、印铁、铸模、冲压、烫印、贴花等方式制作商标标识的,应当  相似文献   

17.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一切侵犯和损害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我国商标法第38条、商标法实施细则第41条对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了界定。根据法律规定,商标侵权行为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二是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三是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这种商标标识;四是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具体表现为:(1)经销明知或应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2)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  相似文献   

18.
外观设计专利和商标同属于工业产权。我国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或者销售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因此,外观设计只有取得了专利权后,才受法律保护,才具有排他性。同样,我国商标法第三条规定:“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即商标专用权是以该商标被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前提的。由于外观设计和商标都具有点缀和美化产品的作用,因此有些人对外观设计专利和注册商标产生了概念上的混淆,误把商标作为外观设计来申请专利,以致“走错门”。因此,我们必须对外观设计专利和注册商标的异同点有清楚的认识,有效地将企业的产品及其信誉置于法律保护之下。外观设计专利和注册商标虽然都是法律授予权利所有人或持有人的无形财产权,但二者存在许多不同之处。首先,作为这些无  相似文献   

19.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自1983年3月1日施行至今已有八个年头了。八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商品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现行《商标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已不完全适应,亟需进行修订、补充,以臻完善。一、合理确定商标权的内涵,完整保护注册人的权利。我国《商标法》第1条明确规定立法的宗旨之一就是“保护商标专用权”,商标专用权是商标注册人在核准商品上使用其注册商标的权利,以及禁止他人在该商品或其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王捷 《法学研究》1983,(5):44-46
确认和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是我国《商标法》的核心所在。本文拟就我国《商标法》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宗旨以及有关侵权行为的构成、分类和案件管辖等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