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法院的判决是不正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律师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律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即律师是社会上的自由职业者,故律师不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不属于其他依法从事国家公务的人员。所以律师不具备受贿罪主体资格,被告的行为自然不能构成受贿罪。但被告的行为不构成受贿罪不等于无罪。据《新刑法》第163条规定:“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这类犯罪的主体是公司和除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的工作人员。被告所在律…  相似文献   

2.
律师实务与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一、判断下列各题是足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上“对”,错误的在括号内写上“错”。(每题1分,共5分)1、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适用于律师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全部行为。()2、为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是律师的义务,也是律师执业纪律的要求。()3、律师私自收费的,予以停止执业十二个月或取消律师资格的处分。()4、在一起经济纠纷中,赵律师代理原告。由于某种原因,在诉讼过程中赵律师与原告依法解除了委托合同。本案被告送聘请赵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原告对此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3.
第一单元试卷二(本卷45分)律师实务与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一、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上“对”,错误的在括号内写上“错”。(每题1分,共5分)1、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适用于律师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过程中的全部行为。()2、为有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是律师的义务,也是律师执业纪律的要求。3、律师私自收费的,予以停止执业十二个月或取消律师资格的处分。()4、在一起经济纠纷中,赵律师代理原告。由于某种原因,在诉讼过程中赵律师与原告依法解除了委托合同。本案被告送聘请赵律师作为诉讼代…  相似文献   

4.
严新 《天津检察》2006,(1):36-37
妨害公务犯罪是一种暴力妨害执法机关及其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暴力妨害公安干警依法执行职务的妨害公务案件时有发生,由于公安干警特殊的身份,使妨害公务犯罪案件的证据存在一些瑕疵。本文试就妨害公安干警执行公务犯罪案件证据存在的瑕疵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律师赔偿责任的认定杨春福张曙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已于199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对于完善我国律师制度,保障律师依法执行职务,规范律师的行为,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法...  相似文献   

6.
4月13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召开了‘物调检察工作与律师工作座谈会”。会上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向全国律师做出“尊重律师职业,保障律师执行职务的十条承诺”。全国律师协会向全国检察机关做出“严格依法执行职务,自觉配合检察机关工作的十条承诺”。随着律师介入刑事案件时间的提前、抗辩式庭用方式的实现等一系列重大司法改革方案的出台.一些地方发生了检察官与律师情绪上对立、工作上彼此防范乃至发生直接冲突的事件,这些虽然不能代表双方工作的主流,但也严重地损害了检察官和律师的形象,妨碍了刑法、…  相似文献   

7.
高婕 《天津检察》2006,(1):41-41
根据我国刑法第277条的规定,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除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炎、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妨害公务罪不需要“暴力、威胁方法”外,暴力、威胁方法是其他妨害公务行为构成犯罪必备的行为方法条件。  相似文献   

8.
论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彬 《犯罪研究》2004,(3):67-69
近年来,暴力袭击和威胁执法民警的犯罪现象屡有发生,而非暴力侵害执法民警的违法行为,如拒绝、阻碍依法执行职务,侮辱、诽谤民警以及举报失实等更是层出不穷。立法滞后已经成为滋长社会不法势力和不法分子嚣张气馅的重要根源。由此我们发现,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已时不我待。一、完善我国袭警犯罪刑事立法的必要性与当今界各主要国家的刑事立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立法的严重滞后是滋长不法分子嚣张气馅,使不法分子产生抗拒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心理,实施侵犯民警正当执法权益行为的主要原因。在我国,与袭警犯罪相对应的刑法罪名主要…  相似文献   

9.
依法调查取证,是律师的一项最基本的执业权利。是律师依法履行职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本工作途径和手段。也是律师在业务活动中坚持和遵循“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工作最基本准则的前提条件。它对进一步完善律师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特别是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维护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律师在执行职务的活动中能否调取到确实充分的证据,对保障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行的有关律师调查取证的立法、理论以及司法实践都不如人意,存在着种…  相似文献   

10.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近年来,根据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所办案件显示,妨害公务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规范律师的执业行为和执业纪律,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提高全省律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督促和强化律师和律师事务所严格依法履行职务,自觉遵守和执行律师管理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省司法厅于7月15日举行了全省律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统一考试。全省21个市地州及省厅共设22个考场,4370名执业律师参加了考试。 这次职业道德执业纪律考试是省司法厅认真贯彻执行《律师法》和司法部有关律师管理部令规章,贯彻省委七届七次全会提出的《关于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见》,按照省委政法委对…  相似文献   

12.
国家法律为保障律师执行职务赋予了律师一系列的工作权利和人身保障权利。这种职务性权利是律师以其社会法律工作者的职务身份向社会提供专门法律服务的职业需要而享有的特殊权利。这些权利是律师执行职务的必要保证,是为律师完成其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任务所必须。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律师的权利逐步得到了维护和保障。但司法实践让我们感到为保障律师有效的履行职务,仍需要制订相应措施、完善立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程坚毅 《法制与经济》2010,(14):46-46,4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贪污贿赂等贪利性质的职务犯罪为主要形式的腐败犯罪呈现出了滋生、蔓延的态势。职务犯罪是严重的腐败行为,也是典型的腐败形式。职务犯罪是指,依照法律、依法授权或者合同约定而承担一定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应的管理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背其依法应承担的义务,依照刑法具体罪行规范的规定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国家公职人员不履行职责、不正确履行职责或者利用职权牟取不法利益,妨害国家对职务行为的管理活动,损害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感,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总称。  相似文献   

14.
《北方法学》2018,(2):89-102
《刑法》第277条第5款所规定的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行为属于妨害公务罪法定的从重量刑情节,而不是犯罪构成要件。该款的暴力行为无论是在体系地位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应当与第1款的暴力行为同等看待,该款的暴力行为应当属于广义的暴力。构成依法执行职务,必须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的行为在其抽象的职务权限内,而且具有具体的职务权限,并且符合作为执行职务必须的重要程序、方式。判断是否属于重要程序和方式应当从该程序、方式对于相对人权利的影响进行实质判断。正在执行,应当理解为从开始执行特定的职务,一直到执行结束这一事件范围内的所有职务行为,而且该行为应当属于具有连续性或者一体性的执行职务的情况。妨害公务罪应当属于抽象危险犯的范畴,成立本罪的既遂形态并不需要造成人民警察人身伤亡的后果。在造成人民警察轻伤以上或者死亡后果的场合,构成本罪与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的想象竞合犯。同时,该款规定还可以适用于第4款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国家安全任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广义而言,律师的职业道德是指律师在执行职务、履行职责时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律师的职业道德是有其内部完整逻辑性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职业行为规则的根据,而职业行为规则是职业道德规范得以体现的载体;前者具有纲领性、抽象性、概括性、而后者则以明确、具体为特征。诚如《西欧国家的律师制度》一书所言,“要介绍管理律师职业的法律而不说明它所必须遵守的职业行为规则,就象要塑造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一样空阔和荒唐,因为那些规则乃是影响律师职业的最重要的规则,它们反映了律师职业的精髓和实质”。它们反映了律师职业什…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是执业律师从事律师职务活动的基本准则。执业律师必须严格格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在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认真履行《律师法》等法律规定的义务,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统一起来,严格依法办事。执业律师违反《律师法》的法律责任就是指执业律师在执行律师职务过程中,违反《律师法》,因故意或过失的行为危害国家利益或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的行政、刑事、民事责任。一、行政责任律师的行政责任是指国家司法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律师违反职业道德、执业纪律,违反《律师…  相似文献   

17.
一贿赂犯罪是一种严重破坏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犯罪,是犯罪分了双方或多方共谋,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而进行的犯罪活动。这种犯罪直接侵蚀国家的机体,败坏国家机关的声誉,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对国家和社会具有特殊严重的危害性和危险性。首先,从贿赂罪的犯罪主体上看,在贿赂罪中,受贿罪、索贿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各种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这些人是受国家委托,依照国家法律从事公务,实现国家意志的人员。国家的意志依靠这些人忠实地履行职务来实现,国家在人民中的信誉,通过这些人廉洁的行为来树立。但是,当这些人利用自己的职务来谋取私利,公然索取或收受贿赂时,国家在人民中的信誉便被他们的这种行为损害了;又由于他们收取贿赂,许诺为行贿人谋取非法利益,便很难公平、正确地执行职务,使国家意志的实现遭到了阻挠与篡改。  相似文献   

18.
孙刚  李秦英 《人民检察》2012,(12):77-78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中和突发事件中,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近年来,妨害公务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办案人员发现,妨害公务案件多发除社会原因之外,在案件办理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对私舞弊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为了个人的私利或私情,而弄虚作假、曲断法律和职责,情节严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客观上表现为因河私而作假、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使该追究犯罪的不依法追究,不该追究犯罪的按犯罪处理,该依法办理的事情不依法办理等,对法律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造成严重亵读,因而是一种严重的读职犯罪。一、初私舞弊犯罪的特点1.河私舞弊犯罪的发案部位,以公安基层单位居多。以97年为例,深圳市龙岗区检察院受理的16件佝私舞弊案件线索中有14件涉及到公安基层单位,约占90%。从…  相似文献   

20.
一、按照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受贿罪的基本特征是利用职务进行犯罪,职务的被利用一是为特殊犯罪主体自己所用,一是被一般犯罪主体驱使调动。因此,对受贿罪“利用职务”这一行为要件应从两个方面来表述,与此相呼应,受贿罪的犯罪主体亦应修改为一般主体。 受贿犯罪是一种职务犯罪,这是毋庸置疑的。正是基于受贿犯罪的这一特征,现行刑事立法才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作为构成受贿罪的基本行为要件写进了受贿罪的定义中。而有职务上的便利可利用者,自然只有那些“国家工作人员、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于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行为要件便决定了刑事立法必然要对受贿罪的犯罪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