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间谍战不仅限于地球表面,而且逐步发展到太空领域,自从美国“发现者-2”号间谍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太空间谍战就一发而不可收。迄今,在茫茫寰宇中已有数千颗人造卫星日夜不停地运行,其中60%以上是执行侦察、探测、监视等任务的间谍卫星。  相似文献   

2.
全球最大的间谍堡垒在美国首都离巴尔的摩——华盛顿公园大道几百米处的一片绿树掩映的丛林中,坐落着一幢塔式办公大楼,楼的周围布满一架架接收卫星讯号的银白色抛物天线。楼内,大批军职和文职人员神情肃穆,每天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他们通过接收卫星讯号,随时为美国政府和五角大楼提供有关外国元首。军事头目、贸易谈判代表、恐怖分子和毒品贩子等高度机密的情报。这里就是全球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间谍堡垒——美国国家安全局所在地。自1960年以来,美国国家安全局一直利用间谍卫星监视着地球上的各国发生的重大活动,它在经费预…  相似文献   

3.
2月21日,一条爆炸性新闻席卷了美国各大媒体:曾为联邦调查局服务长达25年之久的资深特工——罗伯特·菲利普·汉森,竟是为俄方服务的双重间谍! 对于这位在FBI的眼皮底下隐藏了15年才被发现的传奇人物,有人称赞他有着“超凡的幽默感和锐利的思维能力”。有人认为他的经历简直可以写成一部“间谍百科全书”。 作为美国联邦调查局历史上被指控犯间谍罪的第三人,汉森的影响力已直逼几年前的轰动一时的埃姆斯。  相似文献   

4.
幽深莫测、碧波万顷的大海历来是国际间谍战角逐的重要舞台。冷战虽已结束,但间谍们并未从奔腾咆哮的海浪中消失,相反,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辅助之下,各国间谍频频染指海洋,利用这一广阔的战场开展各种情报侦察活动。从地中海到太平洋,从大西洋到印度洋,海洋间谍战无不在悄然进行着。长期以来,俄罗斯始终是各国开展情报活动的众矢之的,而横跨欧亚的俄罗斯周边广阔海域更成为海洋间谍战的热点地区之一。各国海洋间谍卫星、侦察船、间谍潜艇等纷纷在此登台亮相。其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一直在针对俄罗斯的海洋秘密战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  相似文献   

5.
曾为前苏联和俄罗斯提供绝密情报、长期隐藏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内部的大间谍汉森以叛国罪被判处终生监禁,此案似乎已经了结。然而,是谁在汉森案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却一直是个谜。 不久前,美国广播公司披露,原来这只狡猾的狐狸,并非栽在老猎人手里,而是栽在了一位初出茅庐的联邦调查局的小特工手里。  相似文献   

6.
1999年5月24日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国防部22日宣布,美国空军当天用大力神4型火箭将一赢间谍卫星送入太空。这法属于国家侦察办公室的间谍卫星是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成功的。这也是近一年来美国军用卫星的首次发射成功。在此之前,美国军方曾3次使用大力神火箭发射军用卫星,但不是火箭爆炸,就是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遣。美国发射一颗间谍卫星  相似文献   

7.
间谍们一般都不用嘴巴传递情报,发报机就是间谍们的“嘴巴”。美国科学家们制造了一种象一块方糖那么大的无线电发报机,能把信号发射到数千米远的地方,而且能连续播发100个小时。如果把它藏在小汽车的电池组或电话系统里,它还可以从汽车电池组或电话系统里取得能源。美国间谍时常把自己变成活动的无线电发报机,无线一般被放置在衬衫或外套的里面,发报机极小,一般不会被察觉,即使这个间谍被保安人员搜身也不会被发现。有人推测,这种间谍装置曾经在暗杀肯尼迪总统时使用过。当时杀手都带有极小的收发报机,当总统的车队快到达时,最…  相似文献   

8.
1960年8月18日,美国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军事间谍卫星,揭开了人类太空谍战的序幕。其实,如果不是一只小小的白鼠作怪,人类发射间谍卫星的历  相似文献   

9.
忠诚与背叛     
忠诚与背叛,两者的界线本应是泾渭分明的。但是,在错综复杂的国际间谍斗争中,二者却如同庄稼地里夹杂着野草,令人良莠难辨。 如果说,忠诚成为背叛的原因与起点,读者会觉得真是匪夷所思。然而在现实斗争中,的确就有这样的咄咄怪事。波兰军官库克林斯基就是从“忠诚”而走向背叛的。库克林斯基官至波军总参谋部战略规划部第一总局局长,并兼任波兰总统的军事顾问。他于1970年主动投靠美国充当间谍。1981年马脚即将暴露时叛逃到美国。在充当间谍的10多年间,他向美国提供了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的世界 ,有真枪实弹、你死我活的血战 ,更有来势凶猛、愈演愈烈的商战。在这个没有硝烟、看不清对手的战场上 ,经济间谍神出鬼没、无孔不钻……今年2月,法国《世界报》披露了美国利用冷战时期建立的情报网大肆窍听、搜集欧洲国家的经济、金融和高科技情报的内幕。这个名叫埃世龙的情报网创建于1947年,以英国为主要基地,拥有120颗间谍卫星,能够截取全球电话通话内容、电子邮件,并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加以分析筛选。美国利用该情报网在经济贸易上占了很大便宜,引起欧盟各国的强烈不满。政府重视 ,竞争使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经…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日本首次发射两颗间谍卫星升空,这是日本近年来发射间谍卫星取得成果较大的一次。对此,作为日本情报安全机构——情报本部部长的国见昌宏最为兴奋,他得意地对媒体称:“间谍卫星的成功发射,是日本在安全保障问题上,从由美国完全控制情报向建立独立情报系统迈出的第一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见昌宏何许人也?他所领导的情报本部机构内部情况如何?今年6月初,外国媒体对这位情报机构首脑及其情报本部机构情况进行了披露。  相似文献   

12.
引鱼上钩     
“日本间谍太猖獗了。”“我们的太平洋西海岸简直成了日本间谍的天下。”美国海军的将领们被日本间谍闹得心烦意乱。太平洋舰队参谋长史密斯将军决定拔掉日本海军在美国的情报网,由情报参谋莱顿少校具体安排反间谍的圈套,采用设诱饵搜捕的方法,引蛇出洞,逮捕日本在美国西海岸情报网的间谍头目。  相似文献   

13.
5月10日,美国一家联邦法院因美国联邦调查局前特工罗伯特·汉森长期为原苏联和俄罗斯提供情报,判处其终身监禁并不得保释。身着囚服的汉森当天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的联邦  相似文献   

14.
2月1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逮捕了其高级情报官员罗伯特&;#183;汉森,并指控他长期以来,一直为俄罗斯提供美国的机密情报;据外电透露,汉森之所以暴露,与美国一个比FBI更为机密、情报更为广泛的机构有很大关系,这就是美国国家安全局.……  相似文献   

15.
最近,美国报纸披露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新闻: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是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监控对象!一份FBI的绝密文件披露,爱因斯坦曾被怀疑是俄国派驻柏林的间谍。联邦调查局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对他进行秘密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最新一项调查首次披露:间谍软件对电脑和使用者的侵害较大。专家们认为,接近90%的上网电脑中都载有间谍软件。间谍软件是那些对电脑使用者个人活动进行秘密侦查的软件,在对100万台电脑的检查中,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美国国会发表《考克斯报创,诬陷中国自70年代以来一直在偷窃美国的核技术,殊不知,论“徽’的功夫,美国人才是天下第一!窃取经济科技情报冷战时期,美国利用其遍布世界各地的间谍搜集了大量别国的政治、军事情报。进入叨年代后,美国的情报机构把搜集情报的重点由政治、军事、外交转向了经济、科技领域。中情局三分之二以上的任务是收集经济、科技情报,新的情报人员更多的是以公司主管、经济学家\新闻记者的身份出现,中情局的经济、科技间谍们大都在两个战场上作战:一是“宏观情报战场”,在于摸清有关国家在全球和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8.
无人驾驶间谍飞机是由无线遥控设备或自备程序控制系统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又称无人飞行器,简称“无人间谍机”。无人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能完成有人驾驶间谍飞机不宜执行的多种任务,它在情报侦察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受到美国政府的青睐。纵观近年来的国际谍报史,人们发现,美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力发展、依赖无人间谍飞机对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等世界热点地区进行频繁的情报侦察活动。  相似文献   

19.
前东德重要秘密档案磁带被破译路透社1999年12月12日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专家破译了前东德安全部门的两盘重要的秘密磁带,内容涉及1500多名曾在前西德从事间谍活动的间谍的情况。这一消息传出后在德国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两盘磁带被称为”F-22”号档案,是“高克局”间谍档案的一部分。这两盘磁带除了披露前东德间谍的情况之外,还提供了1500多家德国机构被盯梢的具体信息,其中包括联邦政府、大公司、政治党派以及其他一些专业机构。德国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与美国政府交涉,希望美国方面能将有关前东德间谍的资料转交给德国…  相似文献   

20.
美国联邦调查局最近重申,反间谍是仅次于反恐的第二要务,并认定中国是今后10到15年间“美国最大的间谍威胁”。联邦调查局认为,美境内的外国间谍现在更偏重于窃取美国科技情报,如先进电脑软件、敏感国防技术等,他们的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