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善听",就是要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它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之一。做到"善听",主要方法是"三辨":一辨动机。就是要辨别说话人或汇报人的动机。一个有头脑的领导者,要审慎地辨别,远小人,近贤人,努力认清搬弄是非的人的动机。有些人常到领导者  相似文献   

2.
谦听与兼听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中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而听什么、怎么听、听的效果如何,这不单单是带着耳朵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是领导能力与领导艺术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体现。因而,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一定要学会和掌握“听”的本领、“听”的艺术。谦听。态度决定听的效果,虚心而又耐心地听人讲话是成熟的领导者所具备的品格与气度。至于听别人讲自己不爱听的话,而且要从头到尾地听,那是对领导者自控能力的考验。首先,要认清听的意义和作用,变“要我听…  相似文献   

3.
<正>领导讲话是领导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是领导者指导、部署和推动工作的基本方式。领导讲话既能体现领导者的思想观点和学识水平,也能反映领导者的领导艺术、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更能直接表达领导者个人立场、态度、方法和情感。领导者在讲话时要讲求技巧和方法,进而达到说服人、教育人、引导人、感动人、影响人、号召人的目的,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4.
领导者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王孝忠我曾在湖南的石门、临澧两个县先后任近8年县委书记,现任常德市委副书记。回顾工作经历,总结经验教训,深深感到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这种能力涉及的方面很广。把握形势。领导者对全局一定要心中有数。古人说:“不...  相似文献   

5.
领导者的威信是一个单位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领导者如果在下属中没有很高的威信,下属的工作就不会主动,就不会创新,集体也就没有了活力。因此,领导者要精心塑造自己的形象,培养自己的威信。以下十种素质是领导者应该努力培养的:第一,良好的自信心。别人看待你的眼光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如何看待自己的成绩,怎样看待自己的失败,  相似文献   

6.
简言之,就是看他处理人、事、时三方面有没有改革者的素质。一、对人的领导艺术。出色的改革领导者,可以使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下级劲头十足,同级乐于配合,上级大力帮助。作为一个改革者,你对自己下属的长处了解吗?你交给下属的工作能发挥他的长处吗?你为发挥下属的长处创造了什么条件?你或许感到下属不得力,但是,你会不会使用他?  相似文献   

7.
一个组织中,影响其成员积极性的因素很多,诸如工资待遇、工作条件、规章制度等等,但是,在各种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中,领导者的个人品德行为乃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它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和感染力。这是因为领导者的个人品德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表率作用和榜样作用。因此,领导者的领导行为要得到正常实施,在相当的程度上要依靠其自身品德行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领导者的领导艺术涉及其活动的各方面,就企业管理而言,现代企业管理最基本的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其中人是企业的主体、财和物要有人来掌握和支配。而对人的管理既不能求助于数学公式,也不能单靠规章制度,通常情况下需要领导者运用艺术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领导者应善于识人用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芳 《实践》2006,(4):48-48
识人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 是否善于识人用人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要善于识才。识才是任人唯贤的前提。识才,首先要弄清人才标准。无  相似文献   

10.
试题一:(答辩时间为5分钟)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对待权力,有的人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而有的人则追求“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此,你怎么看?测试重点:分析问题能力答辩参考思路:1、领导者的职务或职位是依法获得的,但归根到底是人民赋予的。任何一个领导者,都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权力机关和上级机关负责。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巧妙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具有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拟从工作过程的角度,就如何按正确的思维方式做好领导工作,谈几点看法。一、要善于提出问题一个提不出问题的领导,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一个不善于提出问题的领导,也不是一个好的领导。善于提出问题是领导者基本素质之一,领导者提出问题应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围绕一条主线。这条主线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领导者所处的位置决定他考虑问题必须在基本理论指导下,从党的基本路线出发,从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出发,从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虽然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者主要从本单位的角度考虑问题,但必须从全局上来把握本单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领导工作的重点是"出主意",并不意味着"出主意"是领导者的专利。社会的工作、企业的工作、政府的工作可以由领导者去"出主意",也可以由普通群众去"出主意"。"出主意"的人越多,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社会也就越有活力,越有希望。更进一步而言,领导者要少出主意,让普通员工去出主意,去多出主意;领导者要出大主意,也让普通群众去出大大小小的主意。"出主意"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也就越和谐,越有活力。按照现代领导科学的观点,领导决策是一个谋断分工合作的过程。首先是"谋",是"出主  相似文献   

13.
一、具有高尚的人格,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高尚的人格是当好领导的无形资本。领导者的职权对下属有影响力,领导者的人格对下属也有影响力。一些领导看往往只看职权的影响力,而忽略领导者人格的影响力。有些领导者威信低,并不是因为他的权力小,而往往是他的人格低,个人的社会形象不好造成的。决定人格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的思想修养水平,即德的水平。表现为人的道德品质、思想境界是否高尚,对自己要求的标准高低,人际关系是否处理得好等诸多方面内容。德高望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德能跟人,…  相似文献   

14.
领导干部要真正为群众所拥护,真正具有力量,不是靠权力,而是靠人格。作家萧军曾说过一句很富哲理的话:“好人不见得是好官,但好官却必须首先是好人;没有一流的人品作底子,从政肯定要跌跤子。”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从社会道德方面讲,蕴含着人的品格、良知和义务。领导者的人格力量是一种非权力影响力。这种人格力量,建立在对领导者崇敬、信服的基础上,是一种使人甘愿接受对方影响的心理因素。领导者的人格是领导者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政治品质,一种思想格调,一种…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作为领导者要善于用人之长。而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不仅要善于用人之长,更要学会用人之短。  相似文献   

16.
能否创造一个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很大程度取决于基层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思维方法正确与否。作为基层领导者,在培养人、选拔人时,必须坚持辩证法,讲两点论,不搞一点论;讲对立,不割裂统一;讲肯定,不放弃否定;尤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一、敢用不乱用 敢用与乱用,是人才管理与决策上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敢用是建立在科学人才观和发扬民主、集体研究基础上的工作方法。而乱用则是建立在个人主观臆断基础上的一种反科学的工作方法。必须严格地把两者区分开来,切实做到敢用而不乱用。一是要确立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领导者,无论有怎样的远见卓识、聪明睿智,无论有多么好的决策思想,都必须通过被领导者才能付诸实施。因此,善于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础。领导者依靠什么来对下级施加影响,实现自己的领导意图呢?不少人往在习惯于依靠自己的领导地位,依靠行政命令的手段发号施令、开展工作。他们不知道,要处理好领导者与下级的关系,首先要从领导者自身做起,也就是要了解下级对自己的期望,尽量使自己“接近”下级心目中的“理想对级”。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因为每个领导者都有过当下属的亲身经历,而且上下级关系本是相对的,领导者也要与自己的上级打交道,所以,只要  相似文献   

18.
现代行政领导工作是一种比较复杂、特殊的活动,然而无论怎样复杂多变,从本质上看,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核心因素是“人”。所以,现代领导者的用人艺术是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对于一个单位乃至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用人艺术可分为三个方面——“知人”的择人艺术、“善任”的管理艺术和“沟通”的领导艺术。领导者如果能注意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把用人艺术运用自如,充分协调组织内部的成员关系,充分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就能为顺利的实现行政活动目标提供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在政治、道德、业务等方面都要具备良好的素质,这是勿庸置疑的.但领导者如何在具备这些基本素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需要领导者有着更深层的内在的素质作为保证,否则,就可能使原有素质退化.从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意义上看,笔者认为,科学精神是现代领导者的必备素质.  相似文献   

20.
工作中,时常有领导抱怨:嗨,真后悔当初没把话说清楚,你看这事又办走样了!下属心里也有委屈:唉,到底要我干什么呀?领导的意图真是难以琢磨啊!这抱怨和委屈,其实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领导者不善于与下属有效地沟通。因地位、学识、性格、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人们看问题、想事情的角度、深度、广度必然地会有差别,致使工作和生活中发生误会和隔阂成为经常的事情。如不及时沟通化解,这些误会和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